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工程管理现存问题及优化改进策略研究

作者

董航

黄石市路桥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黄石 4350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项目目标与范围不明确、沟通与协调不畅、资源管理混乱、风险失控等,这些问题不仅导致项目效率低下,还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因此,深入研究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对于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1 建筑工程管理现存问题

1.1 工程项目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团队制定的工程项目计划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项目所需整体时间的判断缺乏准确性,未充分考虑影响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如人员配置、材料供应、气候变化等,在施工计划制定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判,进而影响项目的整体质量。其次,项目计划执行不到位。即便有详细的施工计划,但在实际执行中,因人员变动、材料短缺、设备故障等因素,无法得到有效执行,致使项目停滞在某个阶段,加剧工期延误的风险。最后,项目计划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审核机制,导致计划无法有效执行。这种混乱的管理状态不仅损害施工质量,还进一步拖延施工进度,使项目难以按时交付。

1.2 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个良好的图纸设计是帮助工程开展的基础。项目团队的设计图纸质量不高,部分工程设计文件也不够完善,甚至出现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书与图纸不匹配的情况;部分工程的抗震概念设计不周全,结构体系和构造措施不尽合理,构件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其次,施工质量也存在问题。一方面,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存在问题。在采购方面,项目团队出于经济效益会削减材料的成本,使用较为一般的材料,导致建筑的整体质量达不到设计性能,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为后续的使用埋下隐患。另一方面,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未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操作,例如,在施工前,未对施工中使用的钢筋、水泥等材料进行取样送检,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和设备未按照要求进行摆放等。最后,工程质量的监管也存在问题。如监管团队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对于施工环节中的各种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导致建筑出现质量问题。

2 建筑工程管理现存问题的有效优化改进对策

2.1 创新与优化工程管理体系

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与改进,能够显著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然而,随着现阶段新技术与工艺的不断融入,很多陈旧的管理办法都已经不再适用,为此,要想让建筑行业得到更快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根据行业现状来制定相匹配的管理机制。而在管理体系创新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明确了解工程的当前现状,并根据工程实际建设需求,来做出针对性的完善与创新。例如,在施工管理环节,应明确规定出工程技术要求与质量要求,并同时保证监督体系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一旦在建设中有质量问题或技术问题的出现,都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对其进行快速解决,如此不仅能够将恶劣影响降至到最低,还能够显著提高工程整体管理效果。

2.2 加大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力度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若想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材料管理工作。具体而言,施工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决定工程建设效果,如果施工材料存在缺陷,那则难以使建筑工程达到理想的施工质量。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基于各项外在因素的影响,很难保证施工所用材料切实满足施工要求,这将会严重影响到工程施工的顺利施工。而为消除这些管理弊病,管理人员在材料质量管控工程中,应对以下几点内容进行严格把控:其一,在施工材料采购环节,采购人员要先对材料的技术指标进行详细了解。例如,在钢筋材料采购中,需要明确了解钢筋的规格、型号、力学性能、抗震效果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来选择对应的钢筋进行购买,则可使现场施工中应用到质量合格的钢筋材料;其二,在材料存储环节,要根据材料的技术特性,来制定符合要求的库房或料场,例如,在水泥材料存储阶段,由于水泥遇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必须保证水泥库房的干燥环境,以避免其受到不良影响,降低技术指标,影响到后续的施工质量;其三,在材料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材料的技术性能,来应用正确的施工工艺。例如,在蒸压加气块砌筑环节中,要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来确定其是否需要提前润湿,以避免砌筑后强度不足,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2.3 做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工作一直都处于首要地位,为此,在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开展环节,工程管理人员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对自身的安全管理手段进行相应的优化与改进,以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当下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管理人员要想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就要对新的工作模式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管理人员也要清晰了解当前施工内容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如新型钢结构施工技术、新型预制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针对这些施工技术中的操作要点,管理人员要形成相对应的安全管理办法,以便于进一步确保工程施工工作安全、稳定的进行。并且,施工单位要将安全管理与自身发展战略相融合,在工程管理工作中科学融入安全管理内容,让所有人员都能够认真贯彻安全管理行为。

2.4 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管理

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或监督小组,切实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势在必行。这些专业队伍还要有严密的巡查计划,经常深入施工现场的各个角落,就像是一位精密的探测器,不放过任何一个质量隐患。比如从基础的地基挖掘深度、平整度,到主体结构的钢筋绑扎密度、混凝土浇筑密实度,再到装饰装修阶段的墙面平整度、漆面色泽均匀度等逐一排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启动高效的处理机制,当场与施工人员沟通解决方案,要求限时整改。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强与施工人员的互动交流,倾听他们在一线操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共同探讨优化施工工艺、提升质量的有效举措,凝聚全员力量,携手推动质量管理水平稳步迈向新高度。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建筑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各城市的建筑施工数量不断增加,且施工规模持续扩大,这则对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建设出美观、优质、安全的建筑物,更好地延伸建筑物应用年限,在实际施工环节,不仅需要施工人员科学运用规范的施工技术,而且还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建设期间潜在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爽 . 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能的关键要素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4,(32):46-48.

[2] 谈星辰 . 建筑工程管理现存问题及优化改进策略 [J]. 销售与管理 ,2024,(32):99-101.

[3] 张钦荣 . 住宅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管理措施分析 [J]. 居舍 ,2024,(31):166-169.

[4] 李志旭 .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J]. 房地产世界 ,2024,(20):62-64.

[5] 李仲宏.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