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废弃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路径探析

作者

黄超俊

杭州志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引言

在现代社会,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建筑废弃物,如废弃混凝土、砖块、木材、金属等。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等造成严重污染。在倡导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绿色施工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是绿色施工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建筑废弃物的现状及危害

(一)建筑废弃物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数量持续增长,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亦呈现迅猛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已超过数十亿吨,且总量仍在持续攀升。建筑废弃物来源广泛,涵盖新建工程施工、既有建筑拆除及装饰装修等各个环节。其中,废弃混凝土和砖块占比最高,其次为木材、金属及塑料等材料,构成了建筑废弃物的主要成分。

(二)建筑废弃物的危害

建筑废弃物的大量堆积严重侵占土地资源,许多未经处理的废弃物被随意堆放于城市边缘或郊区空地,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空间,影响土地的正常功能与可持续利用。同时,废弃物中含有的废弃油漆、涂料等有害成分在堆放过程中可能渗入土壤,破坏土壤结构与质量。雨水冲刷后,污染物更可进入水体,威胁水环境安全;在运输及堆放过程中,粉尘飞扬,加剧空气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多重负面影响。

二、绿色施工理念的内涵

绿色施工理念涵盖了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过程再到后期运营管理。其核心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一)资源节约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着力降低资源消耗,涵盖原材料与能源的高效利用。通过采用装配式施工、3D打印等先进工艺和技术手段,优化施工流程,精准控制材料切割与使用,显著减少钢筋、混凝土等关键材料的浪费;同时科学配置智能化施工设备,借助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能耗数据,动态调整设备运行参数,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实现精细化、数字化的绿色施工管理。

(二)环境保护

在施工全过程中,应强化环境管控,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干扰。重点加强对噪声、扬尘及污水排放等环境要素的动态监测与精准治理。例如,在土石方作业环节,采用雾炮喷淋系统实施湿法作业,有效抑制粉尘扩散;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与污水处理装置,确保施工废水经多级过滤后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从而减轻对水体和大气环境的负担。

(三)可持续发展

以建筑全生命周期视角推动可持续发展,需在设计初期即融入绿色理念,统筹考虑材料选用、施工方式、使用功能及后期拆除回收。在拆除阶段,应通过精细化拆解与分类回收,实现钢筋、混凝土、砖瓦等材料的有效再利用。同时,构建完善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体系,推动再生建材产品在市政工程、住宅建设中的广泛应用,真正实现建筑业闭环循环与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协同发展。

三、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的路径

(一)优化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阶段,应提高标准化程度,采用标准化构配件,以减少因结构和形式复杂所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其构件在工厂内预制、现场组装,大幅减少施工现场切割与加工作业,有效降低废弃物产生量。同时,合理规划建筑布局,避免空间浪费。通过优化建筑物内部功能分区,减少不必要的墙体分隔及拆除重建,在源头上控制建筑废弃物的产生。

(二)加强施工管理

施工单位应依据工程设计要求,精确计算材料用量,并制定详尽的采购与使用计划,严控材料领用流程,防止过度采购与浪费。例如,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实现建筑材料用量的精准测算与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同时,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与环保意识教育,提升操作规范性,减少因操作失误导致的材料损耗,从而有效实现建筑废弃物减量化。

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一)再生建材生产

废弃混凝土经破碎、筛分与清洗等工艺处理后可制备为再生骨料,用于再生混凝土及再生砖等建筑材料的生产。研究显示,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再生混凝土可广泛应用于道路基层、非承重结构等领域。

废弃砖块可通过再加工制成建筑用砖或园林景观铺地材料。例如,将其破碎后与水泥复合制成园林步道砖,不仅实现资源化利用,同时提升了景观设计的独特性。

(二)能源回收

废弃木材可通过生物质能转化技术转化为热能或电能。在木材加工厂或拆除现场集中收集后,送入生物质锅炉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可用于供暖或发电。

废弃塑料则可通过热解等技术转化为燃料油或燃气,实现能源回收。该方式不仅能有效减少废弃物体积,还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五、实证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以某城市大型商业建筑项目为例,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贯彻绿色施工理念,系统实施了建筑废弃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措施,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

(二)减量化措施实施情况

项目在设计阶段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实现标准化设计比例超过80%,显著降低施工现场材料浪费。同时,施工单位依托 BIM 技术进行材料用量精准建模与动态管理,使整体材料浪费率控制在 3% 以内,较传统施工方式减少近 50% 。

(三)资源化利用措施实施情况

针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项目方联合本地再生建材企业,通过破碎筛分处理制备再生骨料,并广泛应用于项目周边道路基层铺设,累计使用量达数千立方米。对于废弃木材和塑料等材料,项目实行分类回收:木材用于临时工程搭建,塑料则送至专业处理机构进行热解能源回收,实现资源高效再利用。

(四)项目效益分析

环境效益方面,通过全过程废弃物管理,有效降低了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显著减少碳排放。经济效益方面,尽管前期在设备购置与技术研发上投入一定资金,但通过再生资源回用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并实现了再生建材销售等附加收益,整体经济效益良好,具备可持续推广价值。

结论

在绿色施工理念的指引下,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加强施工管理等减量化措施,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而通过再生建材生产、能源回收等资源化利用途径,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实证案例表明,这些措施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建筑行业应积极推广绿色施工理念,不断探索和完善建筑废弃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的路径,以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威威 , 刘宗辉 .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J].城市住宅 ,2019,26(03):148-149.

[2] 魏裕超 . 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创新运用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14):142-144.

[3] 韩宝庆 , 马云龙 , 马岷成 . 基于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与实践探讨 [J]. 城市开发 ,2025,(07):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