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路径研究
叶月珍
广东省云浮市实验小学 527300
摘要:生活化德育的落实,往往能够体现出班主任教师本身的教育观念、文化素养、专业素质。可以说,运用精湛、娴熟,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实践路径,才能增强学生凝聚力,让他们迈入正确的个性化发展进程中,逐步转化思想意识形态,优化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塑造优秀的精神品质。为此,新时代背景之下,广大教师则需持续性学习、探索,基于班级管理艺术的运用,贯穿于工作始终,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班级管理中,育人是最重要的目标导向。真正开发教育机智,运用生活化德育路径,基于管理艺术实现对学生正的向引导,才能够培养学生获得原有基础上的全面提升。教育工作者唯有关注到学生的真实成长需求,立足于不同的班级情况,实事求是地选择更科学的方案、策略,才会德育发挥出用,助力学生成长。因此,本文则针对行动研究、经验总结,基于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路径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一、对标生活化主题班会,持续引领
在小学德育过程中,主题班会的活动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可以说,对标生活化主题,更能让教育本身实现对学生的启迪,带动他们逐步受到熏陶、感染,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行为改善的进程之中。因此,为了能发挥出班级管理艺术、德育教育的作用。作为教师,也应基于信息技术,引用不同类型的真实情景案例资源,贯穿活动始终,以营造出沉浸式的体验氛围,让学生真正代入到不同事件中,体验其中所传达出来的启示道理,关注到不同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品质,在获得有效启发的背景下,持续调节自己的状态、消极心理,消除一些畏难情绪,建立积极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态度、品质。
以“挫折教育”的主题班会为例,教师则可以基于生活化情境资源,让学生在分析感知中明确:挫折是成长的磨砺石,真正懂得挫折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事情,能够正确认识挫折;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就会最终实现目标,增强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如,观看《马云的三次高考》视频。视频简介:马云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但曾经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让学生体验马云这么成功的企业家遇到挫折时,能够坚强地面对挫折,迎接生活的挑战。接着出谋划策,战胜挫折,让学生热情高涨地为挫折中的同学支招,比如,向自己信赖的人倾诉,运动式发泄,幽默对待,加倍努力去提升自己……
二、融入爱与赏识,关注学生闪光点
在德育生活化中,爱与赏识往往是班主任推进实际工作的前提。只有真正“爱学生”才能够教育好学生。所以,班主任应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学生之中,运用“真诚”去打动学生,走进学生内心,才能够达到感化学生的目的。而“赞赏”就像是泼洒在学生身上的一缕阳光,更能够鼓舞学生、认可学生,最终让他们将自己的优势表现出来,同时改善不同的缺点。因此,围绕着班级管理的艺术,基于生活化德育,教师应从此维度来切入,尽可能关注到学生身上的多个闪光点,持续进行激励、表扬、赞美等,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他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榜样,在班级中形成一种人人力争上游的氛围。
例如,在班级中,教师可以定期颁布荣誉奖,或者说授予学生不同的荣誉称号。而考量的标准,就是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优秀品质,或者是说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甚至是一系列的特长。教师应秉持着“尊重每一个学生差异的原则”来实施管理与教育,尽可能地热爱学生,最终感化学生。在具体落实中,学生则能够初步形成一定的竞争意识,并且朝着目标方向而努力。同时,他们也会尽可能地转化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者思想意识,达到最佳的状态,融入持续发展的进程之中。在明确的表扬激励下,学生本身的自信心也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自然反思自己所存在的不足,并且运用“积极”带动“消极”朝着更正确的方向而迈进。
三、促成文化熏陶与感染,浸润式育人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班级文化象征着精神的动力,是促成生活化德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巧妙的文化熏陶与感染,更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最终形成优秀的班风。尽可能淡化教育的痕迹,实现浸润式培养,才能带动学生可持续发展。而班级环境的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育工作者尽可能投入更多的热情,带动学生进行持续参与,才能达成预期目标。
例如,在班级中的后黑板报之中,则可以涉及更多文化浸润的资源、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周进行更换,培养他们在张扬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受到其中资料内容的熏陶,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又如,每个班级都会配备广播,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广播活动,围绕着一些正向具有启发引领意义的材料,鼓励学生踊跃地参与宣读。在循序渐进中,相应的育人生活化德育机制则会变得更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生活化德育,更能带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成长而赋能。因此,展望未来广大教师仍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探索,基于不同的方式营造浸润式育人氛围,融入爱与赏识,真正落实生活化教育,从而走进学生内心,带动学生持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珍.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3,(11):73-75.
[2]任唯秀子.生活化德育融入小学班级管理的五个维度[J].教书育人,2023,(25):75-77.
[3]杨喜顺.小学德育教育中生活化课堂构建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3,(06):65-67.
[4]李彦.关于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J].家长,2023,(03):49-51.
[5]穆遥敏.着眼德育细节,夯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德育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3,(02):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