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节能环保技术融入电气工程自动化课程体系探讨

作者

张秀华

冀南技师学院 河北邯郸 056000

1 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节能环保技术需求分析

1.1 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发展现状

电气工程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电子、自动控制等众多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该领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快速发展,其中智能电网的建设更是备受瞩目。智能电网是一种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能源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能力。

1.2 节能环保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应用节能和环境保护技术,对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提高生产率,都是十分重要的。有源滤波器是一种常用的抑制电网谐波干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原谐波,使其在同一频率上与有害谐波具有相反的相位,以保证用电设备的安全。采用 APF 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网谐波对电网的不利影响,提高电网的稳定与可靠性。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加装功率因数修正装置,并采用高效的电器装置,可有效改善装置的功率因素,减少无功损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 节能环保技术融入电气工程自动化课程体系的策略

2.1 节能环保课程内容构建

能源与环境保护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要确保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覆盖多个重点层次。首先,在理论基础上,对节能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有关政策、法律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旨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技术应用单元将着重讲述有源滤波技术、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无功功率补偿技术等在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技术,使学员能够熟练地掌握相关技术。同时,通过对实际工程实例的深入剖析,探索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运用节能环保技术的作用与优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

为了更高效地传授节能环保技术知识,应当积极研究和实施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操能力。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高效手段,通过深入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从而加深他们对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的理解。同时,项目驱动教学法激励学生直接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翻转课堂模式充分运用了网上的资源,使学生能够在课前对重点概念进行自学,在课上进行深度的探讨与交流,从而提高了学生们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模拟模拟教学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先进的模拟工具,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工作情景进行模拟,使学生能够在高仿真的环境中,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

2.3 教学环境优化

本文提出新思路,研究学生学习、生活、方法。首先,强化实验室建设,引入节能环保实验设备,让学生实践中加深理论理解,掌握技术。其次,建设和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视频教程、在线测试、互动论坛等资源,突破时空限制,促进自主学习。同时,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实际工作应用节能技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3 实践探索:校企合作与工学一体化

3.1 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校企合作是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内容的开发,以及搭建实习实训平台的搭建。同时,企业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渠道,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3.2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

“一体化工程”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学习、实习,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所学的理论,并快速地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该课程旨在强化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升。

3.3 产教融合案例分析

以某一具体的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为例,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实施产学研结合项目。该项目旨在让同学们直接投身于公司的日常运作,并对其进行研究、开发及实施。在此次实习中,同学们不但获得了有关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与此同时,企业也从该计划中获取了宝贵的人才,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4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创新

4.1 教学管理改革措施

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管理改革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电气自动化教学质量。首先,推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让学生依自己的兴趣、能力及未来发展方向,自由地选修科目及修读进度。其次,要制定一套科学的课程评估制度,并对其进行周期性的检讨与优化。基于学生、教师和行业反馈,全面评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加强教学质量监督,通过定期检查、学生评价和同行评议等手段,全面监控教学,确保达标。实施这些改革将显著提升我国电力工程自动化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4.2 学生管理创新实践

(1) 实行导师制,保证每个学员都有一名专职教师陪同、指导;他们不但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学习指导,而且在职业生涯规划和技能提高上也给予了很高的指导。这是一种“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它能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更加清晰地认识并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某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的一名本科生,在其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成功地参加了一项节能环保的研究课题,使其专业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2) 鼓励学生参加学生自主组织,在学生中担任学生干部,策划、组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合作精神。学生自治小组不但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展现自己、提升自己能力的舞台,同时也增进了同学间的沟通与协作,使班级及校园的凝聚力得到明显提升。(3)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场地、导师指导等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研究计划,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

结束语

本文紧扣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宗旨,详尽分析了将节能环保技术整合进电气工程自动化课程体系的迫切性及其具体实施策略。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并加强校企合作及工学一体化实践,本文为技工类院校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教育改革贡献了独到见解和参考路径。面向未来,伴随节能环保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国家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的逐步扩大,技工院校需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和节能环保意识,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加强劲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贤斌 . 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环保技术研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3.

[2] 李雪峰. 探讨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环保技术[J]. 名城绘,2020.

[3] 翟 俊 峰 . 电 气 工 程 自 动 化 节 能 环 保 技 术 分 析 [J]. 中 州 煤炭 ,2018,040(007):186-188.

[4] 莫盈盈 . 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环保技术分析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5] 李印洲 . 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节能技术设计探究 [J]. 现代物业 ( 中旬刊 ),2018.DOI:CNKI:SUN:XDWX.0.2018-1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