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机载雷达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

朱宏伟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引言:

海洋测绘对认识海洋、开发海洋资源至关重要。传统测绘手段存在局限性,而机载雷达凭借其机动性强、探测范围广等特点,为海洋测绘带来新的契机。研究其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前景,对推动海洋测绘技术发展意义重大。

1. 机载雷达应用于海洋测绘的优势

1.1 快速大面积数据获取

机载雷达凭借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搭载平台优势,在海洋测绘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快速大面积数据获取能力。与传统的海洋测绘手段相比,机载雷达能够在短时间内覆盖广阔的海洋区域。它安装在飞机上,随着飞机的高速飞行,可以迅速对下方海面进行扫描。例如,在一次飞行任务中,机载雷达能够沿着航线连续采集数据,其覆盖范围可能是传统船载测量方式难以企及的。船载测量往往受到船只航行速度的限制,而且在一些复杂海况下,船只的航行安全和测量效率都会受到影响。而机载雷达不受海面状况的过多束缚,能够在保证安全飞行高度的前提下,高效地获取大面积海洋表面的信息。这种快速大面积数据获取的能力,使得海洋测绘工作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海洋测绘的全面性和及时性提供了有力保障。无论是对于海洋地形的宏观把握,还是对海冰等海洋现象的大面积监测,机载雷达都能迅速收集到足够的数据,为后续的分析和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1.2 复杂海况适应性

机载雷达在复杂海况下具有出色的适应性。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时常会出现恶劣天气和海况,如狂风、巨浪、暴雨等。在这些情况下,许多传统的海洋测绘设备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然而,机载雷达却能够在复杂海况中保持稳定的性能。由于其搭载在飞机上,处于相对较高的空中位置,避免了与海水的直接接触,减少了因海浪冲击、海水腐蚀等因素带来的设备损坏风险。同时,机载雷达的工作频率和信号特性使其能够穿透一定程度的雨幕、雾气等恶劣气象条件,依然准确地探测到海面及海底的目标信息。例如,在高海况下,当海浪汹涌导致船载设备的测量精度大幅下降甚至无法测量时,机载雷达可以从空中俯瞰,通过其发射和接收的电磁波信号,有效地识别出海浪的波峰、波谷以及下方的海洋地形特征。这种复杂海况适应性使得机载雷达能够在各种恶劣的海洋环境中持续进行测绘工作,为获取准确、全面的海洋测绘数据提供了可靠保障,无论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紧急海洋监测任务,还是在长期对复杂海域的测绘规划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机载雷达在海洋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2.1 海洋地形探测

机载雷达在海洋地形探测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通过向海面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海面后会发生反射,其中部分电磁波会穿透海水并被海底地形反射回来,被机载雷达接收。通过对接收信号的时间、强度、频率等参数的分析,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海洋的深度以及海底地形的起伏情况。与传统的船载测深设备相比,机载雷达能够获取更大面积的海底地形数据,并且可以在较深的海域进行探测。例如,在一些深海区域,船载设备的绳索长度和测量范围有限,而机载雷达则能够跨越这些限制,快速绘制出大范围的深海地形图。这对于研究海洋地质结构、板块运动、海底山脉和峡谷的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机载雷达还能够检测到海底的一些微小地形变化,如海沟、海岭的细微起伏以及海底沙波的迁移等,为海洋学家提供了更丰富的细节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海洋地形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此外,机载雷达获取的海洋地形数据还可以为航海导航、海洋资源开发等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支持,确保船舶安全航行以及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活动的顺利开展。

2.2 海冰监测

在海冰监测领域,机载雷达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海冰的分布、厚度、面积等信息对于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研究、航运安全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都至关重要。机载雷达能够利用其发射的电磁波与海冰表面的相互作用,清晰地分辨出海冰的边缘、裂缝、纹理等特征。不同类型和厚度的海冰对电磁波的反射特性有所不同,通过分析雷达回波信号,可以准确地判断海冰的厚度范围。例如,较厚的海冰会反射较强的信号,而薄冰或者有融水的海冰则会产生相对较弱且复杂的反射信号。机载雷达可以在极地地区广阔的海域上空进行大面积的海冰监测,及时获取海冰的动态变化信息。在冬季,海冰不断生长和扩展,机载雷达能够跟踪其生长趋势,确定海冰的范围边界;在春季和夏季,海冰融化过程中,机载雷达可以监测到海冰的破裂、消融情况,为海上航运提供实时的冰情预警。

3. 机载雷达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3.1 海洋资源勘探

机载雷达在海洋资源勘探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全球对海洋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准确、高效地探寻海洋中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变得尤为重要。机载雷达可以通过对海洋表面的探测,发现一些与海洋资源相关的间接迹象。例如,某些海域的海底地形特征可能与矿产资源的富集有关,机载雷达能够快速绘制出这些特殊地形区域,为进一步的详细勘探提供目标指引。在油气资源勘探中,机载雷达可以检测到海面上的油膜分布,油膜的存在往往是水下油气泄漏或者油气储藏区域的一种指示。通过对油膜的范围、厚度等信息的分析,结合其他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能够更精准地定位潜在的油气田位置。此外,对于海洋生物资源,机载雷达可以监测到海洋表面的温度、水流等环境参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与浮游生物的聚集、鱼群的分布等密切相关。通过长期的机载雷达监测数据,结合海洋生态模型,可以预测海洋生物资源的丰富区域,为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未来,随着机载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分辨率和探测精度将进一步提高,有望在更深海域、更复杂环境下为海洋资源勘探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助力人类更全面地认识和开发海洋资源宝库。

3.2 海洋环境监测

在未来的海洋环境监测中,机载雷达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海洋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受到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海洋污染、海洋酸化、气候变化等。机载雷达能够实时监测海洋表面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质分布,为全面了解海洋环境状况提供丰富的数据。一方面,它可以监测海洋表面的风场、浪场和流场信息。通过分析雷达回波信号的变化,可以推断出海面风速、风向以及海浪的高度、波长和传播方向等参数,这对于研究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海洋环流模式以及海上气象预报都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机载雷达对于海洋污染的监测也具有独特优势。它能够检测到海面上漂浮的垃圾、油污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和扩散趋势。例如,在发生石油泄漏事故时,机载雷达可以迅速确定油污的面积和边界,跟踪油污的漂移路径,为海上清污行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此外,机载雷达还可以通过长期监测海洋表面的温度变化、海冰覆盖范围的变动等情况,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提供重要数据。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机载雷达有望与其他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完善、高效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为实现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结束语:

机载雷达在海洋测绘中已展现出显著优势和多样应用。未来,随着技术持续革新,其在海洋测绘领域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和深入,为海洋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等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助力海洋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涛 , 袁毅 , 黄万胜 . 倾斜摄影和激光雷达技术在新型基础测绘建设中的应用——以上海张江试验区地形图升级项目为例 [J]. 现代绘 ,2021,44(1):9-12.

[2] 陣鎌真一, 宋显亮. 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激光雷达(LiDAR) 的基础技术、最新动态及车载技术的必要条件 [J]. 汽车与新动力 ,2021,4(4):30-34.

[3] 王双美. 大型建筑物数字化及三维建模关键技术——评《地面激光雷达与摄影测量三维重建》[J]. 环境工程 ,2021,39(6): 后插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