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基注浆技术在公路桥梁基础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唐永辉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0

1. 注浆技术概述

注浆技术原理

注浆技术是利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原理,通过注浆管把凝胶时间具有一定时间的浆液注入各种介质的孔隙、裂隙或空洞中,浆液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在介质中渗透、扩散、填充,待浆液凝固后,将松散的颗粒或裂隙胶结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加固、防渗、堵漏等目的。例如地基加固中,通过浆液填充地基土颗粒间孔隙,增加土体密实度和强度;在混凝土裂缝修补中,填充裂缝,恢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注浆技术特点

注浆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一是它适用性强,可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工程结构中,不论软土地基、砂土地基、岩石地基,混凝土结构、砖石结构等均可采用注浆技术处理。其次,注浆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设备轻便、易于操作,在狭窄空间或复杂施工环境下作业。再次,注浆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土体或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及抗渗性,对提高工程质量效果显著。但是注浆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注浆效果受浆液性质、注浆压力、注浆工艺等因素影响较大,控制不当,可能造成注浆不密实、浆液流失等。

注浆技术分类

注浆技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注浆材料可分为水泥注浆、化学注浆、混合注浆。水泥注浆以水泥为主要材料,具有成本低、结石体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地基加固、基础防渗等工程;化学注浆采用化学材料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作为浆液,其特点是浆液流动性好、可灌性强,能注入细微裂缝和孔隙,常用于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堵漏等;混合注浆则是将水泥与化学材料混合使用,兼具两者优点。按注浆目的可分为加固注浆、防渗注浆和堵漏注浆等,分别针对不同的工程需求发挥作用。

2. 注浆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2.1 混凝土裂缝修补

2.2.1 裂缝产生原因

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荷载作用等,都容易产生裂缝。例如,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分逐渐蒸发,体积收缩,当收缩受到约束时,就会产生收缩裂缝;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过大,也会产生温度裂缝。

2.2.2

注浆材料选择对宽度小于 0.2mm 的细裂缝,用环氧树脂浆液进行修补。环氧树脂具有黏结强度大,收缩小,耐化学腐蚀,能很好地填塞微裂缝,使混凝土结构重新具有整体性。对大于 0.2mm 宽的裂缝,可用水泥 - 水玻璃双液浆进行补足。水泥 - 水玻璃双液浆凝结时间短,早期强度高,易于较大裂缝的快速修补。

2.2.3

修补工艺首先对裂缝进行清理,用钢丝刷、压缩空气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使裂缝表面干净、干燥。然后按裂缝宽度、深度对裂缝两侧每隔一定距离粘贴注浆嘴,注浆嘴间距根据裂缝宽度及深度确定,一般 20-30cm 。用封缝胶封闭裂缝,形成封闭注浆空间。待封缝胶固化后,用注浆泵将配制好的浆液注入裂缝中。注浆过程中要控制好注浆压力,一般为 0.1-0.3MPa ,防止浆液溢出。注浆结束后,拆除注浆嘴,对表面进行修整。

2.2.4 修补效果评估

采用超声波探伤仪对裂缝修补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修补后的裂缝内部浆液饱满,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得到恢复,裂缝处的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

2.3 孔洞填充

2.3.1 孔洞形成原因

公路桥梁施工中,由于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模板漏浆等原因,在混凝土结构中容易形成孔洞。譬如在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中的气泡不能排出,便产生气孔;模板拼接不严密,混凝土浆体流出,也可产生孔洞。

2.3.2 注浆填充方案

对于较小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充。 2 4 水泥砂浆配合比水泥:砂:一般水泥:砂 =1:1:3 ;水灰比控制在 0.4――0.5 之间。对于较大的孔洞,在孔内设置钢筋骨架,然后用细石混凝土填充,细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原混凝土提高一级。

2.3.3 施工要点

在进行孔洞填充前,要先对孔洞进行清理,将孔洞内的杂物、松动混凝土等清除干净,并用清水冲洗湿润。填充过程中要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 ,采用振捣棒或小型振捣器进行振捣,确保填充材料密实。对于较大孔洞填充的细石混凝土,要在混凝土终凝后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 天。

2.3.4 填充效果检查

通过外观检查和钻孔取芯检测填充效果。外观检查主要查看填充表面是否平整、密实,有无裂缝、蜂窝等缺陷。钻孔取芯检测填充材料的强度和密实度,检测结果表明,填充后的孔洞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得到了恢复。

2.3.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确保注浆技术应用效果的重要环节。钻孔、注浆管安装、注浆等,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操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做好施工记录,对注浆过程中各项参数、施工情况进行详细地记录,以便于对注浆效果进行分析、评估。

3. 注浆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3.1 质量评估

通过对采用注浆技术处理后的公路桥梁工程进行各项质量检测,如地基承载力检测、混凝土强度检测、裂缝深度检测等,结果表明,注浆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地基加固后,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沉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混凝土裂缝修补和孔洞填充后,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得到恢复,各项力学性能指标符合设计标准。

3.2 经济效益评估

注浆技术虽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材料、设备和人工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能避免因地基沉降、结构裂缝等问题导致的桥梁维修、加固甚至重建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再如:某公路桥梁采用注浆技术进行地基加固,相对于其他的地基处理方法,虽然初期投资有所增加,但后期运营过程中由于地基原因引起的维修费用大大降低,综合经济效益明显。

3.3 社会效益评估

公路桥梁是交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出行安全,交通运输顺畅。注浆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公路桥梁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结论

注浆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践价值。并在地基加固、混凝土裂缝修补、孔洞填充等方面使用,有效地提高了公路桥梁的工程质量、稳定性和耐久性。在应用注浆技术时,要充分了解其原理、特点、分类,因地制宜地选择注浆方案和参数,严把施工过程质量关,保证注浆效果。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应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型注浆材料和工艺,不断完善注浆技术,为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推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 丛 . 注 浆 技 术 在 高 速 公 路 桥 梁 施 工 中 的 应 用 [J]. 交 通 世界 ,2024(27):118-120.

[2] 黄河 . 地基注浆技术在公路桥梁基础施工中的应用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4(2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