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引领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杨恒

兰州市第七十八中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学) 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对初中教育而言,语文学科无疑在这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在新时代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对新知识的接收能力与学习能力显得十分关键,因此对语文这样的人文性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方向。大单元教学法近些年来广受教育领域各界人士的关注,将大单元教学法与教材自主指导设计相互结合,以促进现阶段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基于此,对新课标引领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

引言

大单元教学是提高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学习行为的科学化。作为一名老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育时,在实施“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和把握实施大单元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这种方法在课堂上的应用效果。运用语文大单元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单元主题进行精练,使其形成更为完整的知识库,从而使其达到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1 大单元教学的特点

大单元能够将各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紧密的联系,其体现了语文的逻辑性。每一篇独立文本的存在意义在于使大单元的学习达到目的,同时,大的单元式学习目的也在指导着每一个独立文本,使之成为一个较为完备的课程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检索、分类、比较和重构等学习技能。一个大的课程可以分成几节课,每个课都有一个专项的练习:读书、文风、作者的文章、词语的累积、组织的层级、表达方式、角色的描写、语言的表达、语言的挖掘等等主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库,如此一来就能使零星知识系统化重构。

2 新课标引领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2.1 建立基础的单元学习目标

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要求,明确单元的学习主题,确定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并在大单元教学中建立一个基础的、整体的学习目标。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主要通过单元引言和选编的单元课文来决定,而单元的引言和对单元课文的理解则是构建核心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进行《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学习时,教师可以从单元引言以及单元课文中确定这个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为:简单掌握游记特征、琢磨体会文章语言、掌握游记写作方法,并将其转换为单元整体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核心知识为基础的单元学习目标,确定了整个大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程,并以大单元的总体学习目标为中心,设计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2.2 实施大单元教学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以教学成效为切入点,实施大单元的教学,加强了语文课程的体系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提高老师的教学效能是很关键的。以“以人为本”为基础,实施大单元的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效。这种方法可以使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发生变化。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以记叙性为主体,包括诸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等特定的活动。从大单元教学的角度出发,帮助学员在阅读时获得更为详细的资料,并加以精炼和剖析,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书写水平,是实施汉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从理论上讲,老师们主要是以示范的方式,指导同学们对问题的解析与研究,从而促进了教学的目的更加突出。

2.3 开展单元主题实践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并重,因此,在落实学习任务群下的大单元教学时,还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例如,当学生学习“话剧”相关或角色、对话较多的单元时,因为角色与对话多,故事的进展主要是依靠角色的话语来带动,所以老师在讲课之后,可以大单元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或“故事编排”活动,在这种实践活动中,老师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行组建若干个表演团体,并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分配角色。当学生进行练习时,老师也不会闲着,可以对各个小组进行观测,当学生有问题时,给予适当的指点和意见,并会带着学生将课堂进行简易的装饰,增加演出的气氛。在正式的表演及展示这个实践作品时,同学们会组织一个集体评审委员会,每个评委都会有一张评分表格,然后在表演结束后,由同学们和教师们一起评分,并在上面做简短的评语,指出团队的长处和不足之处。演出完毕,老师会根据成绩来决定哪一组表演是最好的,老师会给他们发一份礼物,同时也会给参加这个实践活动的人一份嘉奖。对于上述所说的语文单元,基于故事编排任务开展大单元整合教学,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4 通过整合单元教学目标设计自学任务

为了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大单元教学应用效果,教师首先应当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自学指导设计方案。教师要能及时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学情、教学目标设计自学指导活动,即在确定学生的单元自主学习目标中完成相应的自学指导设计过程。这样的学习目标需要涵盖在单元学习中的方方面面,如针对基础字词的学习、课文的阅读理解、写作练习的成效等,结合这些重要指标来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要能结合实际教材内容来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结合单元教学主题为学生提供教材以外的相关文章,将这些文章合并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学单元,也可以根据课文体裁特征明确单元教学主题,收集与课文在表达手法、体裁上较为相似的文章,甚至可以直接收集那些与课文有着一定联系的文章,将其一并纳入单元教学主题,之后便可以结合整体单元教学主题制订相应的单元自学任务并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这样往往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教学成效。

3 结束语

简言之,新时代的教育工作关注的是育人的质量,所以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引入大单元教学很有必要,以单元为学习的单位,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语文的知识体系,还能让学生在单元学习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语用能力,在大单元的教学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单元学习下学生能逐渐的建立起新旧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更好的落实当下教育提倡的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为敏.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究[D].聊城大学,2021.

[2] 孙磊.大单元教学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