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作者

张会莎

灵寿县正远建材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当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人们对于建筑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时,相关团队需要了解技术应用的关键步骤和质量控制的有利方法,从而在技术实操时能够控制材料质量,把控工艺流程,全方位的提升施工效果,同时也能够把控好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 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方式

1.1 拌制技术

混凝土拌制技术是为确保材料配置合理,搅拌科学的关键工艺步骤,它也可以降低后期建筑物维修的成本。在配置混凝土材料时,工作人员需要使用专业的计量容器,控制好骨料含水量。若在雨季施工,需加大检验力度,做好材料配置比例的控制工作,尤其是混凝土配置水分的比例。在进行拌和时,工作人员要控制好时机以及拌和的时间长短。工作人员也要做好混凝土拌制的坍落点检测操作,从而控制检测精度,提高拌制技术应用的效果。

1.2 运输技术

在混凝土材料运输的过程当中,为了确保材料质量得到保障,不会产生材料离析等问题。运输人员需要选择最佳的运输路途,尽可能的缩短运输距离,同时要选取合适的时间,做好运输途中的材料质量防护工作。施工团队也要使用专业的运输车辆,尽可能的减少颠簸,同时计算好时限和路径,以此提高材料质量。

1.3 钢筋搭接技术

在进行钢筋搭接操作时,为了提高建筑房建工程的施工效果,工作人员要选择规格质量达标的钢筋材料,按照图纸进行钢筋搭接操作,从而配合混凝土浇筑等后续操作,构建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

1.4 浇筑技术

在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时,工作人员要提前检验和记录支架、钢筋、预埋件等的尺寸与位置,要确保所有零部件的质量都能达到要求,做好前期检验工作之后,工作人员即可展开浇筑操作。在浇筑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确保模板结构的清洁和平整,从而降低后续裂缝问题的发生概率。在浇筑时,施工团队需要使用相应的配套措施,避免混凝土材料出现离析问题,同时也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要使用阻锈剂等材料控制好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1.5 捣实技术

在进行捣实技术操作时,工作人员要选择合适的振捣工具,诸如插入式振动装置等等,来完成振捣操作。在进行捣实时,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捣实时长不应太长,否则容易出现材料离析现象。也不应太短,否则容易出现振捣不均匀的情况。

在混凝土浇筑成型之后,施工团队需要做好养护工作,要防止混凝土材料出现裂缝等问题。混凝土材料由水、水泥等材料混合构成,材料内外温差过大,容易产生裂缝,而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在裂缝控制时,工作团队要做好温度控制工作,若气温过高,要进行降温操作,若气温过低,可以采取合适的保温防寒措施,以此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值相对较小,继而优化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1]。

2. 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1.6 裂缝控制技术

2.1 提高材料质量

想要提高建筑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施工团队首先要提高材料的质量。在选择水泥、细骨料等混合材料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按照项目的施工质量要求,把控材料的规格、数量、质量,从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能够符合施工要求。在材料的运输和应用环节中,施工团队也要派遣专人负责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从而按照施工工序要求,提供符合质量规定的原材料,进行高效的施工操作。

2.2 加强施工管理

在进行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时,工作团队要根据团队的整体建造实力以及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要求,构建健全的制度,其中包括责任制度、质量控制制度、激励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等。施工团队的管理者和基层技术施工人员也能够明确职权范围,可以按照施工图纸严格把关不同的施工工序,并在每一道施工流程结束后进行质量和安全监测,解决质量隐患问题,以此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2.3 强化人员培训

建筑房建工程施工团队的工作人员负责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以及技术的应用工作,其自身的专业能力、责任意识和质量控制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施工团队在选拔工作人员时一定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应用水平,要通过强化团队内部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操能力以及对施工质量控制的意识,从而发挥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有序展开相关施工操作过程[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相对较为复杂,只有掌握关键技术手段,提升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水平,才能够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达到现代化建筑房建工程的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博 . 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J]. 建筑机械 ,2025(4):294- 297.

[2] 梁源 .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J]. 中文科技期刊 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1):04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