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导向的英语师范生班级管理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南丽媛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四高级中学 457000
引言
班级管理能力是教师综合素养的关键维度,对于维持课堂秩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英语师范生作为未来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骨干力量,其班级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探索基于实践导向的英语师范生班级管理能力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一、当前英语师范生班级管理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互脱节
当前许多高校在英语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班级管理相关课程往往以理论传授为主,侧重于介绍国内外班级管理理论与一般性原则。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抽象概念与书本知识,却缺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的能力。由于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与真实情境的支撑,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班级管理中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遇到真实课堂情境中的突发状况或学生行为问题时,往往无法有效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与处理。这种脱节现象使得培养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毕业后仍需较长时间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班级管理要求。
(二)实践机会不足且指导效果有限
英语师范生获得班级管理实践的机会主要集中在教育见习与实习阶段,但受时间安排、基地条件、指导教师配备等多种因素限制,实践机会往往显得不足且较为零散。学生在短暂实习期内难以全面参与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例如班规制定、班级文化建设、学生评价与家校沟通等。实习指导教师的水平与投入程度存在差异,部分指导教师未能对师范生的班级管理实践提供系统化、针对性的反馈与指导,使得学生实践过程停留在表面观察与简单模仿层面,未能进行深入反思与能力内化,实践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实践导向下英语师范生班级管理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微格教学训练体系
微格教学作为一种小型化、可控化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可有效应用于班级管理能力培养。应系统设计一系列聚焦典型班级管理问题的微格教学主题,例如课堂指令的有效下达、学生问题行为的即时处理、小组活动的组织与监控、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纪律维持等。在实施过程中,组织师范生进行精心准备并录制简短教学视频,随后在指导教师带领下进行回放与集体研讨。重点分析其管理行为的恰当性与有效性,探讨改进方案。通过多次循环训练,帮助师范生逐步熟悉各类管理情境,掌握基本管理技巧,提升其临场应变与决策能力。此种方式能够在安全环境中反复锤炼技能,降低直接进入真实课堂的焦虑与失败风险。
(二)深化案例分析与研讨环节
案例教学是连接理论知识与实践智慧的重要桥梁。应广泛收集来自中小学英语教学一线的真实班级管理案例,涵盖纪律管理、学风建设、人际冲突调解、特殊需要学生支持、家校合作等多个方面。组织师范生以小组形式对案例进行深度剖析,识别问题本质,评估不同管理策略的潜在后果,并尝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指导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并适时引入相关研究成果与最佳实践范例,拓展其视野。通过定期开展案例研讨活动,能够显著提升师范生的问题识别、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使其从成功案例中汲取经验,从失败案例中反思教训。
(三)强化教育见习与实习的深度融入
教育见习与实习是师范生接触真实班级管理场景的核心途径。必须对见习与实习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强化其班级管理能力培养功能。在见习阶段,除观摩课堂教学外,应有计划地安排师范生跟随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系统观察其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包括晨会、班会、课外活动组织、个别学生谈话、家长接待等,并完成详细的观察记录与反思日志。在实习阶段,则应赋予实习生更多的班级管理职责,让其在实际岗位上承担部分或全部班主任工作,亲身体验班级管理的完整流程。实习指导教师需加强过程性指导,定期听取实习生汇报,组织专题研讨会,针对其遇到的实际困难提供咨询与支持,帮助其将实践经验转化为专业能力。
(四)开展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活动
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能够创设高度仿真的班级管理环境,为师范生提供低风险演练平台。可基于常见班级管理挑战开发模拟情境库,例如模拟处理学生抄袭作业、课堂吵闹、学生争执、家长质疑教师等场景。组织师范生分别扮演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角色,沉浸式地体验并尝试解决各类管理问题。活动结束后,引导参与者分享感受与策略,并由指导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这种高度参与式的训练方法有助于师范生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培养其共情能力、沟通技巧与复杂问题处理能力,同时激发其反思自身行为与态度,为应对真实情境做好心理与技能准备。
(五)实施双导师制协同指导模式
双导师制是指为每位英语师范生同时配备高校理论导师与中小学实践导师,共同负责其班级管理能力培养。高校导师侧重理论提升与反思指导,帮助学生整合所学理论知识,引导其进行系统化反思;实践导师则由优秀中小学英语教师或班主任担任,主要负责提供实践机会、进行现场示范、给予实操性反馈与建议。两位导师应保持定期沟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交流学生进展情况,确保理论指导与实践训练相辅相成。通过双导师的密切合作与协同指导,能够为师范生构建一个持续支持、全方位引领的发展环境,有效促进其班级管理知识的整合、转化与创新应用。
结束语
总之,培养英语师范生班级管理能力需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系统模式。针对当前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机会不足等问题,通过实施微格教学、案例分析、深度实习、情境模拟及双导师制等策略,能有效促进其管理知识内化与技能提升。未来应深化校地合作,完善细节,共同培育高素质英语师资。
参考文献
[1] 谢其利, 张睿, 陈冰洁.“卓越班主任”干预项目提升师范实习生班级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40(10):57-66.
[2] 刘智强 , 李双 . 提升师范生班级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J]. 教师 ,2023,(28):102-104.
[3] 张琴 . 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班级管理能力培养研究 [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12):130-131.
本文系 2025 年度河南省周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ZKSKDY-2025-122)《地方师范院校英语师范生班级管理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