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低段语文写话教学中" 看图说话" 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汪燕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七一小学 625400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写话能力的培养是连接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的重要桥梁。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何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培养规范的写话能力,成为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看图说话 " 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写话提供具体的内容支撑。当前教材中大量配有精美插图的课文和练习,为 " 看图说话 " 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本文将从教学价值、实施策略和实践案例三个方面,系统探讨" 看图说话 " 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一、" 看图说话" 的教学价值分析

(一)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具体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兴趣和理解。图画作为一种视觉媒介,能够直接呈现人物、场景、动作等要素,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思考的对象。例如,教材中 " 小蝌蚪找妈妈 " 的系列插图,生动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就能理解故事发展,进而组织语言表达。这种教学方式避免了抽象概念的灌输,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自然习得语言表达能力。研究表明,结合图画的学习能够显著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二)培养多元语文能力

" 看图说话 " 不仅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是写话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在观察图画时,学生需要调动观察力捕捉细节;在组织语言时,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理清表达顺序;在描述内容时,需要积累和运用恰当的词汇。例如,在观察 " 春天来了 " 的主题图画时,学生可以学习使用 " 绿油油 "" 红艳艳 " 等形容词,描述 " 柳树发芽 "" 花儿开放 " 等场景。这种综合性的语言训练,为学生后续的写话和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图画中蕴含的情感元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相比单纯的文字题目,图画更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表达欲望。色彩鲜艳、内容生动的图画能够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表达冲动。例如,在观察 " 过生日 " 的图画时,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生日经历,产生分享的愿望。教师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表达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能够有效缓解初学者的焦虑情绪,逐步建立语言表达的自信心。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培养学生长期的语文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二、" 看图说话" 的实施策略

(一)图画素材的科学选择

实施 " 看图说话 " 教学的首要环节是选择合适的图画素材。图画内容应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主题明确且富有教育意义。例如,可以选择 " 校园生活 "" 家庭活动 "" 自然景物 " 等学生熟悉的场景。图画的构图要清晰,主体突出,细节丰富但不过于复杂。难度上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初期选择单幅、情节简单的图画,随着学生能力提升,逐步采用多幅连环画或隐含情节的图画。以 " 下雨了 " 为例,初期可以选择小朋友打伞的单一场景,后期可使用 " 乌云密布 -开始下雨- 雨后彩虹" 的系列图画。

(二)教学流程的合理设计

有效的 " 看图说话 " 教学应包含观察、思考、表达、评价四个基本环节。观察环节要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如由远及近、由主到次)全面把握图画内容;思考环节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图画内涵,如 "图中人物在做什么? "" 他们可能说什么? ";表达环节鼓励学生用完整句子描述,初期可采取 " 填空式 " 引导,逐步过渡到自由表达;评价环节注重正向激励,针对表达中的亮点给予具体表扬。例如,在教学 " 爱护小动物 " 图画时,可以设计 " 观察动物特征 - 思考保护方法 -表达关爱行动- 评价情感态度" 的完整流程。

(三)分层指导的个性化实施

针对学生能力差异,应采取分层指导策略。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提供关键词汇和句式模板,如 " 图上有个 __,他正在 __";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要求添加时间、地点等要素,使表达更完整;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鼓励加入想象内容,丰富故事情节。例如,在 " 堆雪人 " 图画教学中,对不同层次学生可分别提出 " 说出图中事物名称"" 描述堆雪人的过程"" 创编雪人故事" 等差异化要求。这种个性化指导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切的发展。

三、" 看图说话" 的教学案例与实践反思

(一)单幅图画的写话教学案例

以" 植树节 " 主题图画为例,图中描绘了小朋友合作植树的场景。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要素:人物(几个小朋友)、动作(挖坑、扶树、浇水)、工具(铁锹、水桶)、环境(阳光、草地)。然后通过提问启发思考:" 这是什么季节? "" 他们在做什么? "" 为什么要植树? " 接着组织学生口头表达,教师示范规范句式:" 春天来了,小朋友们一起__。小明__,小红__,他们__。" 最后让学生尝试写话,强调时间、人物、事情三要素的完整表述。这样的训练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话结构。

(二)多幅连环画的写话教学案例

以 " 小兔运南瓜 " 三幅连环画为例,分别呈现小兔发现南瓜、尝试搬运、想出办法滚南瓜的过程。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图画间的联系,用连接词有序表达。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每幅图画,理解基本内容;然后通过问题串 " 小兔遇到了什么困难? "" 它想了什么办法? "" 结果怎样? " 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接着提供 " 首先 ... 然后 ... 最后 ..." 等连接词支架,组织完整叙述;最后让学生尝试将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写话。这种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

(三)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在实际教学中,常遇到学生观察不细致、表达不完整、想象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观察不细致,可采用 " 放大镜游戏 ",让学生比赛谁发现的细节多;针对表达不完整,可设计 " 五要素 " 检查表(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心情),帮助学生自我监控;针对想象不合理,可通过" 合理想象" 示范,区分现实与幻想。例如,在" 公园游玩" 图画中,学生可能说出 " 看到恐龙 " 的不合理想象,教师可引导思考 " 公园里真的会有恐龙吗? " 同时,要定期收集学生作品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实效。

结束语

" 看图说话 " 作为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有效方式,能系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精选图画素材、优化教学流程、实施分层指导,可显著提升学生的写话水平。实践表明,基于认知特点的阶段性训练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观察到表达的过渡。教学中需平衡规范与创新,避免过度形式化或随意化。未来应加强图画与其他教学手段的融合创新,重视学生作品的实证分析,持续优化教学方法,为写话教学提供更科学的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朱红霞. 小学语文低年级写作教学探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 语文园地 ),2021,(07):43-44.

[2] 仇云 . 小学看图写话教学指导研究 [J]. 作文成功之路 , 20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