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童玲
江西中科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 330000
引言
当下数字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所产生的成果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中小企业身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构成部分,其数字化转型的水平直接关联到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韧性以及竞争力,但在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状况下,中小企业依靠工业互联网达成数字化转型,这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之举,也是突破自身发展困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
一、中小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困境
(一)技术人才匮乏
在工业互联网背景下推进数字化转型,需要熟悉工业生产流程,又精通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一般更愿意选择薪资待遇优厚、发展平台广阔的大型企业或者互联网公司,中小企业因为规模的限制,很难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以及职业晋升空间,在招聘的时候面临着“招不来”的难题。企业内部现有的员工大多擅长传统生产管理,却缺乏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并且中小企业培训资源有限,很难开展系统性的技能提升培训,员工自主学习数字化技术的动力也不足[1]。
(二)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
多数中小企业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步相对较晚,基础较为薄弱,这使得它们很难为工业互联网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在企业内部,网络设施陈旧的情况较为普遍,大多是传统办公网络,其带宽以及稳定性都难以契合工业互联网对于海量数据实时传输的要求,部分生产车间甚至连网络全覆盖都未能实现。数据管理体系存在缺失,缺少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以及存储平台,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分散于不同系统之中,形成了“信息孤岛”,无法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给予完整且规范的数据支持。
(三)数据安全风险
当中小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达成设备联网以及数据共享之后,数据安全方面的风险出现了十分突出的提升态势,而且企业在整体上普遍欠缺风险防控的能力。在工业互联网所营造的环境之中,企业的生产数据、客户信息以及供应链数据等都是借助网络来进行传输与存储,很容易遭受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威胁。一旦核心生产数据遭到窃取或者被篡改,会致使生产陷入中断状态,商业机密也会被泄露出去,造成数额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中小企业由于受到成本方面的限制,很少去组建专业的网络安全团队,仅仅依赖像简单的防火墙、杀毒软件等这类基础的防护手段,根本难以抵挡有针对性的网络攻击。
二、中小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一)加强技术人才培养与引进
企业可与职业院校以及应用型高校共同建设“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培养那些了解生产又精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依据企业的需求来定制课程,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直接走上工作岗位,降低招聘以及培训成本。对于核心技术岗位而言,依靠“弹性薪酬”的方式来吸引人才,把薪资与转型成效联系起来,提供股权激励、技能提升补贴等福利。借助第三方技术服务平台,引进“共享工程师”,以此解决短期技术难题,减轻全职人才成本压力,定期安排员工参与行业数字化转型培训,联合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举办免费技能讲座,提高现有员工的技术应用能力 [2]。
(二)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可发挥牵头作用来推进“工业互联网进园区”这一工程,在产业园区对高速工业网络以及边缘计算节点进行统一的部署安排,中小企业借助共享的形式接入其中,以此降低单独建设时所需的成本。企业需要分阶段去推进改造工作,优先打通生产环节里关键设备的联网,选用兼容性较强的标准化传感器以及智能终端,防止出现设备“孤岛”的情况。联合行业协会制定关于数据采集与管理的标准,促使生产、销售以及管理数据接入统一的云平台,借助平台自身所带的数据清洗、整合工具,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在初期的时候可以选择轻量化 SaaS 级工业互联网应用,逐渐积累经验与资源,之后再推进深度的基础设施升级。
(三)强化数据安全保障
企业应当构建“分级分类”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针对核心生产数据以及客户隐私数据等实施加密存储举措,清晰界定数据访问权限,严禁出现越权操作的情况,引入成本较低的云安全服务,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自身所带的防火墙以及入侵检测系统,对网络异常行为进行实时监测,以此来替代自行建设的高价安全防护体系。定期联合第三方安全机构开展漏洞检测以及风险评估工作,及时修复系统存在的隐患问题,强化员工的数据安全培训工作,制定严谨的操作规范,防止因人为失误而造成数据泄露,行业协会可牵头制定中小企业数据安全指南,推动企业与平台签订安全责任协议,明确划分数据安全方面的权责。
结语:
经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转型。一方面面临着资金、人才、基础设施以及数据安全等多方面的现实困难,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清晰的破解思路与可行的应对策略。要解决转型过程中的难题,需要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多个主体共同发挥作用,凝聚力量。未来,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提高、技术的持续革新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中小企业应当积极主动地把握机遇,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落实转型对策,逐步突破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在工业互联网的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贡献更为强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小娣, 戈晓璇. 人工智能可供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 [J]. 科技管理研究 , 2025, 45 (15): 193-204.
[2] 绳子康. 数字化转型视阈下中小型物流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机制研究 [J]. 中国储运 , 2025, (08): 171-172.
童玲 1986.7 女 汉 本科 研究方向: 工业互联网发展
单位名称: 单位省市:江西省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