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P系统的医院运营管理模式
邓莉芬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重庆万州 404000
摘要:医院采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平台预期可以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因此,以充分发挥ERP管理系统功能优势为目的,以医院经营管理改革为背景,研究如何基于ERP管理系统优化医院运营管理模式,提出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优化资源配置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与控制机制、夯实运营管理保障等一系列措施,旨在解决医院运营管理现实问题,促进医院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ERP系统;医院运营管理模式;管理改革
引言:
医院运营管理中的ERP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三大应用模块,具有一体化集成管理、管理流程标准化与规范化、数据驱动决策等特点,对医院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具有促进作用。近年来,医院迎来经营管理改革浪潮,需要进一步基于ERP系统优化医院运营管理模式,以解决运营管理实际中的信息孤岛、资源配置不合理、成本不易控制、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一、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
医院需要以ERP系统为核心,进一步整合医院内的各个信息系统,如HIS(医院信息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等。开通系统数据共享与交互渠道,构成一体化信息平台,用于满足医院各科室、各领域工作人员实时调取信息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的协同性。新医疗ERP平台是以ERP系统为核心满足医院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一种管理软件。它具有多个管理模块,涉及医院资源、人员、财务等多个领域,改变了医院管理模式,让一体化信息管理成为现实。该平台支持全流程管理,具备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以保证医院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优化资源配置管理
因数据分析和统筹规划的缺失,医院内部在人力资源、物资设备等方面面临严重的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如部分科室人员冗余,而部分关键科室人手不足;物资采购缺乏科学、合理的预测支撑,导致出现库存积压、部分物品短缺等[1]。
运营管理深化改革背景下,医院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发挥ERP系统的功能优势,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和物资设备管理现状,实现根据科室业务量、工作强度以及员工专业技能和发展潜力等,配置人力资源,提供培训计划,以促进员工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加强对物资设备采购的全过程管理,以数据为依据,分析物资消耗、制定采购计划、加强库存管理。引入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理论,动态监控设备运行,及时维护各类型的医疗设备,以提高设备使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此外,ERP系统具备标准化、规范化流程,支持自动化操作,对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以医护人员排班为例,该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开通了排班功能,可以根据各科室不同时段的就诊人数、业务量等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同时还支持电子病历撰写与线上查看,同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就诊效率,推动了医院医疗服务从纸质化向电子化转型,实现了资源的有效节约。基于ERP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动态性,它可以支持医院持续改进。以该系统为核心,医院可以构建完善的数据分析和反馈机制,根据采集到项目数据并与历史数据对比,获得适应医疗行业发展变化的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策略。同时,系统还支持新模式、新技术的加入,得以让医院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创新发展。
三、完善成本核算与控制机制
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方式以粗放为主,无法精准地落实到每个环节,因此项目成本控制效果偏离预期。通常情况下,医院的运营费用分散在各个科室和项目中,目前缺乏有效的成本监控手段,所以运营成本始终居高不下,经济效益居低不上。
运营管理体制深化改革期间,ERP系统为医院实现精细化成本核算、全过程管控成本提供了解决方案。医院需要以ERP系统为载体,构建更加详细的成本核算体系,按科室、项目等细分成本核算,并与其他模块数据集成,以实现各项成本费用的精准核算。此外,医院还可以利用ERP系统的预算管理功能,结合自身运营管理实况,编写成本预算计划,按科室部门、项目分解预算指标,以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各项成本执行情况。系统也可以在实际成本远超过预计成本时,启动预警机制,提醒财务管理人员纠偏,调整成本预算执行计划,以便于将各项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以药品成本核算为例,医院ERP系统会采用标准成本法仔细核算药品从采购到储存再到配送各环节的费用成本,该方法精准反映药品实际成本以及成本费用分布结构,这有利于医院进一步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减少浪费[2]。为保障成本核算方法的有效性,医院需要动态调整标准。此外,还会采用活动成本法,即通过分析药品从采购到配送各环节的活动成本明确药品成本,该方法能够帮助医院了解不同活动成本分布,进而识别高成本环节并加以优化,有效控制成本。不过,在使用该方法核算药品成本时,需要有足量的数据支持,采用高精度的统计学分析工具,以此保障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四、夯实运营管理保障
基于ERP系统构建运营管理模式,需要医院完善组织保障,由医院高层领导挂帅,担任专项领导小组的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则要担任组员,配合组长完成ERP系统应用的统筹规划以及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以发挥部门协作力量解决推进以EPR系统为核心的运营管理模式建设的具体问题,确保ERP系统建设与运行始终不偏离医院整体战略目标。成立跨部门领导小组,要求与人力资源、财务、物资管理等环节相关的业务科室、信息技术部门参与到ERP系统建设中,完成相应模块的需求调研、流程梳理、系统测试、培训推广等工作,消除信息壁垒,让信息得以在各部门流转,以此确保各部门工作始终满足医院实际业务需求。采用分层分类培训机制,根据不同层次岗位和人员要求,设置不同专题的培训课程,以有效培养具备支撑ERP系统辅助医院战略决策和运营管理的管理人员、熟悉系统功能和操作技能并可以在系统上做好本职工作的各业务科室操作人员、服务于系统升级维护与二次开发以及根据医院需求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的信息技术人员。除此之外,医院还要对ERP系统数据加以检查和评估,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并定期评估系统性能,及时运维。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ERP系统构建与优化运营管理,需要医院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集成基础服务系统运行数据,打造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实现按需调配资源,完善成本核算机制与保障机制,以便于高效解决现实中的运营管理问题,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符凌嘉,杨佳艺,向晨,等.我国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内涵架构、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J].医学与社会,2024,37(01):99-104.
[2]张昱.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探索[J].商业2.0,2024,(02):16-18.
作者姓名:邓莉芬 ;性别:女 ; 出生年月:1969.12 ;籍贯:重庆忠县 民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 ;目前职称: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医院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