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探究考勤管理在用人单位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

褚大成

济宁监狱后勤服务中心 山东济宁 277600

摘要:考勤管理是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贯穿于企业日常管理各个环节,从员工日常工作秩序维护,到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提升,考勤管理都发挥着关键效能。考勤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正常运转。它确保员工按时到岗、离岗,保障各项工作任务能按计划推进,避免因人员出勤问题导致工作延误或停滞。为此,本文将对考勤管理在用人单位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究,并提出考勤管理办法,以期为相关用人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用人单位;考勤管理;作用

1考勤管理的内涵

考勤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用人单位为了确保自身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运用特定方法与手段,对员工在工作时间内的出勤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记录、统计、分析以及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不仅涵盖了对员工正常出勤时间的精准把控,还包括对员工迟到、早退、请假、旷工、加班等各类出勤异常情况的详细记录与严格管理。

2考勤管理在用人单位中的作用和意义

2.1规范员工工作行为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业务特点及运营需求对员工的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及午休时间进行合理设置。严格执行工作时间规定可以培养员工的时间观念、纪律意识、让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效率。员工如遇特殊情况需休假,须按指定程序预先递交休假申请,注明休假事由和休假天数,经相应负责人批准。在此过程中对员工的请假行为进行规范与制约,使用人单位能及时掌握员工的考勤。考勤制度是用人单位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它可以通过对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请假流程的具体规定来对员工进行明确的规范,有力地制约了员工的日常行为和良好工作秩序的养成[1]。

2.2提高工作效率

合理考勤管理可以优化员工工作时间,保证人力资源高效利用。用人单位在考勤制度中对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让员工可以合理地规划工作、生活,以免因工作时间太长或太短而给工作效率带来不利影响。考勤管理也可依据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业务季节性等特点对员工工作时间、排班方式等进行灵活调整,以保证关键时期、任务高峰期人力投入充足、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用人单位对考勤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到员工对工作时间的使用情况,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以便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考勤数据也可成为员工绩效考核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把员工考勤情况和绩效奖金以及晋升机会联系在一起,调动员工工作效率和主动执行任务的积极性。

2.3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考勤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是企业进行科学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基础。考勤数据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员工对工作时间的使用状况,对企业工作计划的制定起到至关重要的参考作用。通过对考勤数据的分析,使企业能够了解到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员工的工作时长、加班频率和工作高峰期的情况,以便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例如,从考勤数据中发现,某个部门某个时段的任务较重,加班加点的频率较高,因此企业能够及时地对工作计划进行调整,并合理地进行任务分配,或加大对临时人员的扶持力度,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免由于工作安排不尽合理而造成效率低、员工劳累等问题。考勤数据也有助于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对人员的招聘、培训、调配等方面进行事前准备,确保企业的各项业务的正常进行。在人力资源配置中,企业对考勤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到员工工作效率以及工作饱和度等情况,进而判断各岗位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对工作效率和工作饱和度较低的职位可适当提高工作任务或者调整职务;对工作效率不高、工作饱和度大的职位可考虑增人或者工作流程优化。这样企业就可以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满意度、减少人力资源成本[2]。

3用人单位考勤管理办法

3.1考勤制度的制定原则

合法性原则。用人单位在制定考勤制度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关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加班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公平公正原则。考勤制度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任何员工。从考勤标准到请假审批再到迟到早退的惩罚,都要保证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员工应用同样的规则,避免由于身份、职务原因造成不公正待遇。对迟到早退的惩罚,不应随员工职务高低变化而变化,要按统一的标准办理;批准请假时,要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及公司的规定进行公正批准,不受个人爱好等不合理因素的影响。

合理性原则。考勤制度应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员工工作特点,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在约束员工行为同时,充分考虑员工合理需求,体现人性化管理。

3.2完善考勤制度

用人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细致、全面、可操作的考勤制度。明确设定工作时长,涵盖常规工作时段、加班时长的计算方式和休息时间的分配,以确保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时间有清晰的了解。对考勤方式进行明确的规定,筛选出适合企业使用的考勤方式并对其具体操作流程及要求进行详细的阐述。规范缺勤处理程序,明确各类型缺勤申请和审批程序及对应薪资扣除标准等,避免缺勤处理不当导致劳动争议。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增强员工的认可度[3]。

3.3选择合适的考勤方式

用人单位要根据其业务特点、员工工作性质和管理需求等因素选择考勤方式。对工作地点比较固定和工作时间有规律的员工,可通过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考勤,这种方法准确性高,能有效地预防代打卡。对外勤员工、远程办公员工或者工作时间非固定员工更适合采用移动定位考勤方式,可以做到随时随地进行考勤打卡,增加了考勤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3.4规范考勤记录流程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考勤记录制度并明确考勤记录的责任人、时间、方式和审核流程等。考勤记录应详细、完整,包括员工上下班时间、加班时间、请假时间、缺勤原因等信息。在使用电子考勤方式时,要保证考勤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数据的丢失和篡改。考勤记录要定期核对确认,并有员工亲自签名承认,以保证考勤数据的真实可信。对发生在考勤记录上的迟到、早退、缺勤等异常现象要及时查处,并将有关信息记录在案,采取相应措施。

3.5培育良好的考勤文化

用人单位要加大考勤制度宣传培训力度,使员工充分认识考勤制度意义,增强考勤意识。用人单位通过企业文化活动和树立榜样,形成积极的考勤和文化氛围,使员工自觉执行考勤制度。表彰奖励考勤表现突出的员工,批评教育违反考勤制度行为的员工,并形成良好激励机制,督促员工养成考勤好习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在考勤制度上先行一步,给员工做出表率,引领全体员工一起遵守考勤制度、形成企业管理的良好氛围。

4结论

在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降本增效、提升管理水平的巨大压力背景下。本文通过对考勤管理的全面剖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认识其价值,完善考勤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臻.精细化考勤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大众商务:上半月, 2021(6):208-209.

[2]马雪辉.论企业考勤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对策[J].环球市场, 2020, (17):54.

[3]宋悦.国有企业考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销售与管理, 202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