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刘航
铁岭市清河区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省铁岭市 112608
引言
土地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空间性资源,其配置状况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开发能力,更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的重要变量。尤其在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生态保护与发展目标交织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提升区域发展质量,是摆在政策制定者与学术界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聚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耦合机制,探讨其作用路径、存在问题与策略建议,旨在为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可行思路。
一、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现实背景与区域经济需求
(一)土地供需矛盾推动配置效率提升需求
伴随人口增长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供给相对刚性与经济活动空间需求之间的矛盾持续加剧,尤其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建设用地指标日益紧张,对土地利用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西部及中部地区,虽资源相对宽裕,但存在利用效率不高、空间结构失衡等问题,土地配置未能有效支撑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区域发展潜力与活力的重要指标。
(二)区域经济多元化对土地功能提出复合需求
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以工业主导的产业集聚区,也有以服务业、高科技产业为主的城市功能区,土地功能承载由此呈现多维复杂特征。传统以行政划拨或计划指标为主的配置模式,已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对土地空间弹性、环境质量与交通条件等综合要素的要求。为此,需推进土地资源在功能、空间与价值上的精准匹配,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区域发展差异要求土地配置因地制宜
我国不同区域在自然地理、人口密度、产业基础与发展阶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东南沿海地区面临土地高强度开发后的“再开发”难题,西部地区则亟需通过优化土地配置吸引产业转移与资本进入。因此,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摆脱“一刀切”思维,因地制宜地制定空间布局策略,推动土地政策与区域发展阶段精准对接,实现差异化调控与有序发展。
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机制分析
(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要素集聚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通过产业导向用地、弹性控制机制等措施,能有效引导高附加值产业集聚,避免土地资源被低效能产业长期占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土地使用结构的合理布局,有利于形成“产业—空间—人口”有机协同格局,推动资源要素在区域内部高效流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土地资源在吸引优质资本、人才与技术方面起到“载体”和“平台”作用,直接关系到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推动城乡统筹与空间结构优化
优化土地配置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空间基础。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科学划定城乡建设边界、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升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与经济产出,推动形成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同时,通过“多规合一”“三线一单”等空间管控工具,建立土地空间高效使用秩序,支撑区域空间结构优化。
(三)提升区域投资吸引力与发展潜能
优化土地供给制度与价格机制,有利于提升区域土地市场透明度与稳定性,为投资者提供明确预期。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并引入竞价机制,能够更好地匹配投资意愿与土地空间价值,从而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尤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与绿色发展领域,优质土地资源的精准供给可显著降低投资门槛,增强区域经济对内外资本的吸附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
三、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面临的障碍与对策建议
(一)障碍:配置制度滞后与空间失调
前部分地区土地资源配置仍存在计划调控滞后、审批流程冗长、分类模糊等问题,导致土地配置效率偏低,制约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同时,部分区域存在土地开发与产业结构错配、城市扩张盲目等空间结构问题,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与生态压力上升。部分地方政府仍将土地出让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价值实现。
(二)路径:建立弹性化、多元化配置机制
应逐步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政府调控为补充的土地供需平衡机制,通过产业导向型用地政策引导资源流向优势产业与重点区域。同时,推行“工业上楼”“混合用地”“弹性用地”等新型土地使用模式,增强土地供给的适应性与灵活性,降低因用途限制带来的资源错配风险。政府应加强规划统筹与用地分类指导,提升土地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性与前瞻性。
结论
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本文从土地供需结构、功能匹配与区域差异化发展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土地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空间协调与投资环境构建的深层影响。研究认为,当前面临的资源配置低效、制度瓶颈与空间失衡问题,应通过用途精准管控、供给弹性改革与技术赋能手段予以破解。未来,需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形成“资源保障—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动态耦合机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协调与质量跃升。
参考文献
[1] 栾伟, 冯强, 刘阳. 土地储备制度对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研究 [J]. 智慧中国 ,2025,(03):84-85.
[2] 赵兴裕 .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探讨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5,23(05):31-33.
[3] 杨虎 .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环境健康发展的研究 [J]. 现代盐化工 ,2023,50(02):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