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乡土素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的应用研究

作者

胡祥学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富水镇初级中学 726301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高度契合。乡土素材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且具有深厚情感基础的资源,将其融入项目式学习能够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5A 级旅游景区金丝峡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 乡土素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的重要意义

乡土素材源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环境,是他们熟悉且能真切感知的事物。将乡土素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能把抽象的课程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例如,以当地传统庙会的经营与管理为项目主题,学生能迅速联想到自己逛庙会的经历,从而消除对课程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这种贴近生活的项目式学习,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学习注入强大的内驱力。

2 乡土素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素材挖掘深度不足,难以契合课程核心

乡土素材丰富多样,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对其挖掘往往停留在表面。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将一些常见的乡土现象,如传统节日、民间工艺等引入课堂,没有深入探究这些素材背后所蕴含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价值。例如,在介绍当地传统节日时,仅讲述了节日的习俗和活动,却忽略了这些习俗所体现的家庭伦理、社会秩序等道德观念,以及其中可能涉及的法律规范,像节日期间的一些祭祀活动可能涉及消防安全法规等。

2.2 资源整合能力欠缺,影响学习系统开展

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素材、学科知识、社会资源等。然而,教师在资源整合方面能力有限,难以将各种资源有机融合。教师可能只注重乡土素材的收集,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在开展关于家乡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式学习时,只关注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等乡土素材,却没有引入地理、生物等学科中关于生态系统的知识,导致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

2.3 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削弱整体学习成效

在基于乡土素材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参与度存在不均衡的现象。部分性格外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各个环节,主动承担任务,发挥自己的优势,在项目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升。而一些性格内向、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参与度较低,他们可能因为缺乏自信、对项目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参与等原因,在项目中处于被动状态,只是简单地完成任务分配,没有真正投入到项目的学习和探索中。

3 基于金丝峡乡土素材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设计思路策略

3.1 紧扣课程目标,精准筛选乡土素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明确且多元的教学目标,它不仅致力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还着重于法治观念的树立,让学生了解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同时注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贡献力量。在设计基于金丝峡乡土素材的项目式学习时,精准筛选素材是关键。比如,若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选取金丝峡当地生态保护的成功案例,像村民们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等行动,让学生了解个人行为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若要强化法治观念,则可挖掘金丝峡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如景区规划中的土地使用法规、游客权益保护法规等,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明白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总之,只有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筛选素材,才能使项目式学习有的放矢,真正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要求。

3.2 结合学生特点,设计趣味项目任务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然而,他们也存在着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问题,对于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往往缺乏兴趣和耐心。因此,在设计基于金丝峡乡土素材的项目任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巧妙融入趣味性元素。以金丝峡的民俗文化为例,设计“金丝峡民俗文化体验日”项目任务是个不错的选择。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传统手工艺人、民俗表演者、游客等。扮演传统手工艺人的学生可以亲手尝试制作具有金丝峡特色的手工艺品,如精美的竹编、色彩斑斓的刺绣等;民俗表演者则能学习并展示当地的传统舞蹈、戏曲等;而“游客”可以与他们互动交流,提出各种问题。通过这些亲身体验活动,学生不仅能深入了解金丝峡的民俗文化内涵,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 5A 级旅游景区金丝峡为例,探讨了乡土素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合理运用金丝峡乡土素材能够有效提升项目式学习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样本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延长研究时间,深入探讨乡土素材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策略和效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 [J]. 盖晓梅 ; 贾倩 . 辽宁教育 ,2024(05)

[2] 浅议项目式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J]. 张孟秋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12)

[3] 探究项目式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J]. 尹娜 . 学苑教育 ,2023(31)

[4] 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探索 [J]. 翟宏才 . 求知导刊 ,2023(11)

[5] 浅议项目式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J]. 张孟秋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