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文英
兴化市陶庄镇卫生院 江苏省兴化市 225733
摘要:伴随国家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也不断优化更新。为了实现基层医疗卫生医疗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优化绩效考核发展的视角出发,打造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体系。文章分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质量和效率的合理建议或措施。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体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因此必须特别重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同时提高基层医疗的质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在努力,但从目前绩效考核的实施情况来看,其对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作用十分有限。基于此,优化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对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绩效考核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管理和服务提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绩效考核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促进我国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但由于不同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环境差异较大,其内部人员结构、岗位组成等也存在差异,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环境,盲目照搬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机制,削弱了绩效考核的效果。无法建立科学、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绩效考核制度,内部职工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专业化的绩效考核队伍
通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环境分析发现,一些医疗机构人员结构比较复杂,甚至有从当地医疗卫生队伍临时借调的人员。缺乏专业的绩效考核理念和专业技能,对绩效考核的认识比较肤浅。无法制定出一套可靠、全面、有针对性、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绩效考核机制。同时,由于绩效考核人员自身缺乏准确的考核数据,在实际考核过程中难以掌控绩效考核的重点,阻碍绩效考核的有序开展。
2.2绩效考核指标计划不合理
一是仅重视医疗服务,忽视公共卫生服务。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单位绩效考核指标过于注重门诊量、住院量等卫生服务数量和质量,而免疫接种、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服务等公共卫生项目的考核权重较低,导致公共卫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考核指标模糊、不即时。考核指标没有全面反映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实际绩效特征和服务设备需求,过于笼统、抽象,无法准确评估绩效。最后,忽视服务质量和病患满意度。有些审核指标以任务导向为主,对服务质量和病患满意度关注不够,忽视服务的人文性和病患感受。
2.3没有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过程中发现,考核内容统一,方法单一,量化指标少,没有形成规范的考核制度,同时,考核流程不规范。具体表现在,第一,考核对象过于单一。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绩效考核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内的管理维护部门负责。缺乏医务人员和服务工具的参与。二是考核方法不科学。一些部门仍然采用人工评定、主观评价等传统方式开展考核,缺乏量化分析和数据支撑。最后,考核周期不切实际。有些部门考核周期过长或过短,不能及时对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作出反应。
2.4缺乏绩效管理服务意识
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服务理念落后,存在管理服务提供者不重视绩效考核管理服务、不认识绩效考核的促进作用等,导致绩效考核制度名存实亡。如虽将绩效考核与内部职工薪酬奖励挂钩,但是仍然没有严格执行,对绩效管理服务没有清晰的认识。这种环境直接导致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了考核而考核”,不重视绩效考核流程,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对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功能、提高其活动社会效益的作用。
3 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管理服务的对策
3.1建立更加科学的绩效考核队伍
基层医疗卫生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对象的特殊性会限制绩效考核的结果。因此,单位应建立更加科学的绩效考核队伍,对全单位所有岗位、所有成员进行绩效考核。第一,绩效考核队伍考核对象应该覆盖单位全体职工。同时,应将服务工具引入绩效考核流程,形成多维度的考核考核机制,提高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其次,为保证绩效考核的客观公正,绩效考核队伍可以建立完善类似的反馈机制,及时提供考核结果信息。审核完成后,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向医护人员以书面形式反馈审核结果,并进行当面沟通澄清,让其了解自己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
3.2科学计划的绩效考核指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自身特点和绩效考核需要,科学规划绩效考核指标。指标的规划应避免单调,指标体系中应包括量化的考核指标。一是平衡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考核权重。根据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定位,合理调整绩效考核指标中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比重,保证两方面均衡发展。二是提高指标的针对性和绩效性。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单位工作实际,明确考核指标,明确指标定义、规划方法和考核标准,使考核指标准确反映工作绩效。最后,加大服务质量和病患满意度考核力度,将服务质量和病患满意度作为重要的绩效考核指标。通过介入观察、电话监测等方法,收集病患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3.3审慎运用绩效考核结果
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对于强化绩效管理职能具有重要作用。地方卫生和保健组织应合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来履行激励和监督职能。一是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工薪酬挂钩,提高职工对绩效考核的认可度。对获得绩效考核评价良好的职工,单位可以建立绩效考核奖励基金,予以奖励;对于获得正面考核结果的职工,部门可根据工作成果发放工资;对于获得负面考核结果的职工,必须扣除绩效工资。二是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调整、职务晋升的依据。
3.4改变对绩效考核的认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转变对绩效考核的看法,正确对待绩效考核工作。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管理和服务层面应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提高绩效考核管理与服务力度,结合本单位性质和管理服务宗旨,研究同类单位绩效考核依据,制定符合本单位绩效管理服务需求的考核计划。成立专门的绩效考核部门,负责落实绩效考核标准,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为推进绩效考核工作提供全面支持。通过绩效考核相关的宣传、培训,从上至下改变职工的认知,落实考核制度。
4 结语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基本要素,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以激活部门人力资源,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同时,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对人才的激励和引导作用,科学规划绩效考核指标,明确绩效考核主体,转变绩效考核方式,建立更加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单位通过绩效考核管理服务,可以规范医疗卫生人员行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满足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健康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汪泽薇.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与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J].销售与管理,2024,(25):99-101.
[2]徐友志,陈林,薛元峰.绩效改革在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3,34(09):1218-1219+1223.
[3]陈晓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问题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3,(03):136-138.
[4]于本海,刘雯琪,袁倩,等.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22,41(09):73-77.
[5]樊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实践及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04):82-84.
王文英,女、1972.3、汉族、江苏泰州兴化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