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业森林防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
张娟
湘西州地质公园管理处 湖南省湘西州 416000
摘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森林火灾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引发社会不稳定。森林资源是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例如,旅游业、林业、农业等产业都依赖于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火灾会破坏这些产业的基础设施,影响其正常运营。通过实施森林防火项目,实施防火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森林防火项目对于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公共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森林防火项目的顺利实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在森林防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美国和澳大利亚通过建立完善的森林防火体系,包括先进的火灾监测系统、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和严格的法律法规,有效降低了森林火灾的发生率。美国的“国家森林防火计划”(National Fire Plan)和澳大利亚的“国家森林防火战略”(National Bushfire Strategy)都是成功的案例。这些国家通过高科技手段和严格的管理措施,实现了森林火灾的有效防控。
关键词:森林资源;高效;社会稳定;有效防控
1 引言
在中国,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也通过建设森林防火道路、配备现代化的防火设备,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建设森林防火道路网,提高了火源管控和火情监测能力,有效减少了森林火灾的发生。这些成功经验为森林防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正迈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的发展也让信息使用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新的信息,因此防火项目建设也不容忽视,设立专门的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负责统筹协调项目的各项工作。下设监测预警部门、扑救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监测预警部门负责通过各种手段如卫星监测、瞭望塔监测等对森林火情进行监测和预警;扑救部门在火灾发生时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扑救;后勤保障部门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物资、设备等方面的保障。因此实施林业森林防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势在必行的。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建设背景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而森林防火是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当今世界自然灾害中森林火灾是对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影响最广和破坏性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它发生面广、突发性强、处置扑救极为困难,已被联合国列为7大自然灾害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受全球气候异常的影响,我国干旱、高温、大风等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尤其是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实施后,我国的森林面积迅速扩大,同时林区经济异常活跃,生产、生活用火频繁,火源管理难度增加,森林防火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压力越来越大,而我国森林防火在预警机制、扑救手段、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置等方面远不能满足森林防火的实际需要。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呈现上升态势,已经成为对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影响极广、破坏性极大和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之一。因此,科学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已成为保护生态体系良好发展的重大课题。
2.2 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交通条件-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概况
3 建设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3.1 指导思想
深入贯物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党中央关于“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参山”的重要指示为指针,以新编制的《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为指南,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因地制宣,突出重点,因险设防,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现代科技防御森林火灾,建立科学有效的森林防火体系为手段,积极推进森林防火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的管理机制,重点加强森林防火标准化装备及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综合防控能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为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现代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3.2 建设原则和目标
3.2.1 建设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2)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宣,因害设防,突出重点,不断提高的原贝
(3)坚持森林防火灭火队伍专业化、机械化,防火制度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科技教育优先,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森林防火通信网络水平的原则;
(5)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3.2.2 建设目标
重点加强森林防火现代化装备及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综合防控能力。
重点加强专业扑火队能力建设,搞好专业队装备标准化及现代化建设、以水灭火专业队伍建设、机械化专业队伍建设。
重点加强重点区域内的林火监测系统建设,完善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和人工瞭望监测系统;基本实现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测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火情监测覆盖率达95%以上。
重点加强重点区域内森林防火通信及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搞好森林防火基础骨干通信网络连接工程、火场通信网络建设,配备卫星通信终端,完善州、县两级森林防火指挥系统
提高森林防火工作水平,减少一般森林火灾,杜绝特大森林火灾使森林火灾次数和损失明显下降,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
4 结论
森林防火项目与设施建设,大大提高森林防火的综合能力,有效地减少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对降低项目区森林火灾损失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大作用;能有效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文化古迹等旅游资源,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速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林区林业生产的发展,维护林区社会稳定。
项目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社会效益明显。项目的建设目标非常明确,符合国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发〔2000〕278号令);
[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国发〔1996〕204号令);
[4]《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LYJ127-91);
[5]《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LYJ104-88);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1992);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2006);
[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21990)。
[9]《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关于组织申报2016年森林防火项目的通知》(规建函[2016]108号,2016年4月25号);
[10]《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国家林业局,2016年);
[11]《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政部财建[2002]394号);
[12]《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
[13]《国家林业局关于颁布〈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林计发[2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