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培智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干预研究

作者

王保真

微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277600

引言

随着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培智学生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培智学生由于智力发展水平低于正常儿童,在学习、生活和社交等方面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培智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阻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降低其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深入研究培智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培智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能够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科学的指导,促进培智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培智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干预的重要性

培智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干预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从个体发展层面看,培智学生智力发展存在障碍,心理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干预,会进一步阻碍他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发展。自卑心理可能让他们丧失学习动力与探索欲望,情绪问题会影响注意力和思维,社交障碍则限制其融入集体、建立正常人际关系,干预能帮助他们突破这些限制,实现更好的个人成长。于家庭而言,培智学生心理问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引发家长的焦虑与无助。有效的干预能改善学生状态,减轻家庭压力,让家庭氛围更和谐,也增强家长面对困难的信心。

2 培智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大脑发育异常与神经功能失调

培智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生理根源主要在于大脑发育异常以及由此引发的神经功能失调。大脑作为人体的高级指挥中心,掌控着认知、情感、行为等各个方面。在培智学生中,部分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大脑发育出现异常,比如某些染色体异常疾病,会影响大脑细胞的正常分裂与分化,使得大脑结构与功能出现缺陷。

2.2 教养方式与环境不稳定交织

家庭因素在培智学生心理问题产生中起着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和家庭环境不稳定两方面。部分家长对培智学生过度保护,事事包办代替,不让他们尝试独立完成生活和学习中的任务。比如,孩子想自己穿衣、吃饭,家长却因为担心孩子做不好而代劳,久而久之,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信心,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和自卑感。而另一些家长则对孩子期望过高,不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一味要求他们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

2.3 歧视偏见与支持体系不完善并存

社会因素对培智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歧视和偏见以及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两个方面。社会上存在对智力障碍人群的歧视和偏见,认为他们“低能”“无用”,这种观念就像无形的枷锁,给培智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当他们走进社会,可能会遭遇他人的嘲笑、排斥,比如在学校里,普通学生可能会因为培智学生的外貌、行为或学习成绩而嘲笑他们,使培智学生感到被孤立和不被接纳,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进而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3 培智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干预策略

3.1 精准洞察,定制疗愈方案

培智学生由于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开展个性化心理辅导至关重要。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首先要与培智学生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通过耐心倾听、积极共情,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从而愿意敞开心扉,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在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后,教师要运用专业的心理评估工具和方法,精准诊断其心理问题的类型和程度。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

3.2 搭建桥梁,促进社会融入

融合教育为培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普通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有助于他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技能。学校应积极推进融合教育的实施,为培智学生创造一个包容、友好的学习环境。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根据培智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3.3 家校携手,营造温暖港湾

家庭是培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对于心理问题的干预起着关键作用。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定期的家校交流机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心理状态。开展家长培训活动,提高家长对培智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特殊教育知识、心理辅导技巧、家庭教育方法等方面。

3.4 多元助力,拓展成长空间

社会资源的整合对于培智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应共同参与,为培智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政府要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培智学生的合法权益。建立专门的特殊教育咨询机构和心理辅导中心,为培智学生及其家庭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咨询服务。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关爱活动等,为培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交机会。

结语

综上所述,培智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对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心理辅导、教育支持、家庭参与和社会融合等多方面的干预策略,可以帮助培智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然而,培智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特殊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不断完善干预策略,为培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建议 [J]. 沙鹏 . 现代特殊教育 ,2021(19)

[2] 构建特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J]. 武慧琴; 王国花. 课程教育研究 ,20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