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批判性思维”视角下《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范群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 430000
一、引言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积极且主动的思维范式,要求个体对所接触的信息展开深度剖析、审慎评估与合理推导,进而形成逻辑严密、有理有据的判断与结论。它绝非单纯聚焦于对错误的纠偏与批判,更是一种具有建设性的思维模式,强调对多元观点秉持尊重与包容的态度,同时能够依托充分的事实依据与严谨的逻辑链条展开合理论证。在《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语境中,批判性思维能够助力学生深入挖掘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蕴,精准剖析文学作品的深层主题与思想内涵,并在跨文化交流场景中,精准且得体地表达个人见解,同时深刻理解他者观点。
二、《高级英语》课程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一)助力语言能力提升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犹如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学生深入理解英语语言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大门。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类语言现象展开细致分析与热烈讨论,学生得以更加全面且精准地掌握词汇的丰富内涵、语法的精妙规则以及语用的灵活技巧,从而显著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流畅性。
(二)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级英语》课程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元素,这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则如同为学生配备了一副洞察文化差异的“慧眼”,使其能够以更加客观、理性的视角审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联系,进而在跨文化交流中游刃有余。
(三)推动学术研究能力发展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学术研究能力是其未来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重要基石。而批判性思维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素养之一,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学术文献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撰写学术论文时,能够提出具有深度与洞见的观点,并运用有力的论据进行严谨论证。在《高级英语》课程中,通过对文学作品与学术文章的批判性阅读与分析,学生能够逐渐熟悉学术研究的思维范式与方法技巧,逐步培养起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与素养。
三、《高级英语》课程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滞后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仍将《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重心置于语言知识的传授上,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思考与表达的机会,只能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深度广度不足
当前《高级英语》教材虽然在内容上涵盖了部分文学作品与文化知识,但在深度与广度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一些教材中的文章与文学作品内容相对浅显,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足够的挑战性,难以激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与批判性分析的热情。此外,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缓慢,无法及时反映当代社会与文化的最新发展动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空间。
四、《高级英语》课程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巧妙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逐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为切实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应摒弃单一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辩论法等,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
在案例分析法的运用中,教师挑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英语语言使用案例或跨文化交流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不同场景下的语言运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下因语言差异或文化误解引发的有趣或复杂的事件。在展示案例后,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如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得体性,文化因素对交流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问题驱动法同样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文学作品的深层主题、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中的策略选择等。让学生在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去寻找答案,分析不同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促使学生深入文本,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意,从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小组讨论法和辩论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平台。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学会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判断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出自己的反驳或补充意见。这种互动式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拓宽其思考问题的视野。而辩论法则更具挑战性,教师设定正反两方的辩题,让学生分别代表不同立场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组织有力的论据,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和质疑。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知识储备,更需要他们具备敏锐的批判性思维,能够迅速捕捉对方观点的漏洞,提出具有说服力的反驳意见。
结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高级英语》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它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高级英语》课程在批判性思维培养方面仍存在教学观念的滞后;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上的不足以及教学方法的单一性的问题。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必须积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批判性思维发展的优质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能够逐渐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同时,这也将有助于推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穆 从 军 . 英 语 专 业 学 生 的 写 作 思 辨 能 力 调 查 [J]. 现 代 外语 ,2016,39(05):693-703+731.
[2] 马利红 . 基于论证的英语写作思辨能力评价效度研究 [J]. 现代外语 ,2021,44(05):69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