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强晓蓓: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分析

作者

强晓蓓

芜湖新达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建筑工程行业也随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在建筑工程里,土建施工技术处于核心地位,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都与它的质量息息相关。有鉴于此,本文打算深入探究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剖析其中的关键要点,从而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要点

1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特点

1.1多样性

建筑工程项目多种多样,规模有大有小,施工的环境与条件也存在差异。土建施工技术需要适应这种多元性,从而契合不同项目的具体要求。从高层建筑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再到大型基础设施的地基处理和加固,都能体现出土建施工技术极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这种多元性既表现在施工方法与工艺的挑选上,又表现在对材料、设备以及人员安排的综合考量上。所以,土建施工技术的多元性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1.2复杂性

土建施工技术包含多个专业领域,地质勘察、结构设计、施工组织与管理等都属于其范畴。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气候条件、交通状况等诸多因素都要被综合考虑,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此外,土建施工会用到大量的材料和设备,这些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因此,土建施工技术是复杂的,这就需要施工团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1.3系统性

土建施工技术属于系统工程范畴,各环节间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施工前,需开展准备工作,像制定设计方案、审核施工图纸、布置施工现场等;施工过程包含具体操作、质量把控以及安全管理;施工后还有验收与评估。土建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工程里是贯穿始终的。这种系统性意味着施工团队要有全局意识,要全面掌控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保证各项工作协调进行。并且,土建施工技术的系统性也突显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得紧密协作,一同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题,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进度。

2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要点

2.1深基坑施工技术

深基坑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尤其是在大型、高层建筑项目与地下工程建设期间。该技术对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包含多个关键流程,像是基坑的开挖、支护结构的设计、降水的处理以及施工全程中的监测与检测等。在施工时,地质报告必须被工程师们仔细研究,再结合建筑设计的要求,去挑选最为合适的基坑开挖方式和施工顺序。而且,施工团队得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避免边坡失稳与地下水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毕竟这些潜在风险因素会给工程的顺利推进以及最终建筑的安全性带来严重影响。在深基坑施工当中,支护结构的设计也十分关键,其主要功能是对基坑壁予以支撑,防止基坑壁坍塌或者变形。设计人员要依据基坑的深度、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挑选支护结构的形式和材料,还要进行细致的计算与设计。钢板桩、地下连续墙、灌注桩等是常见的支护结构形式。降水处理在深基坑施工里同样不能被忽视。因为基坑开挖会破坏原有的地下水系统,使地下水位上升,从而影响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所以,施工人员必须采用有效的降水手段,例如设置降水井、运用排水设备等,把地下水位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在深基坑施工进程中,监测与检测工作也非常关键。施工人员要对基坑的变形、沉降、地下水位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察觉并处理异常状况。此外,还需要对支护结构的安全性予以评估和检测,保证它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和变形。

2.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于建筑结构而言有着骨架般的作用,建筑物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与钢筋施工技术直接相关。在钢筋施工之前,要按照设计图纸精确计算所需钢筋的规格、数量和长度,并且开展严格的材料检验工作,确保钢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与设计要求。钢筋加工与绑扎需要遵循既定的施工流程和规范,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绑扎牢固。此外,钢筋连接是重要的技术环节,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焊接、机械连接等,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并检测质量,从而确保连接可靠且耐久。在施工过程中,还必须重视对钢筋的保护,避免其遭受腐蚀或者机械损伤,如此才能保障建筑结构安全,延长其使用寿命。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里的又一关键技术。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其施工质量好坏会直接对建筑整体的耐久性与安全性产生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涵盖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多个环节。在混凝土制备环节,施工人员要依据设计要求、材料特性以及环境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符合施工要求。混凝土运输时,得采取相关措施来避免出现混凝土分离、泌水和坍落度损失等问题,以保证其到达施工现场时的质量。在混凝土浇筑环节,施工人员要控制浇筑的速度与顺序,保证混凝土能够均匀且密实的填充模板,防止产生空洞、气泡之类的缺陷。振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是重要的一步,借助振捣能够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与强度。振捣过程中,要挑选合适的振捣设备和振捣频率,使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得以有效排出。混凝土的养护环节也非常关键,这关系到混凝土的硬化速度与最终强度。养护期间,要根据天气状况和混凝土性能,采用合适的保湿、保温手段,保证混凝土在硬化时不受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

2.4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属于重要的一环。模板工程的作用主要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进行支撑与定位,从而保证混凝土能依照设计要求成型。选择和设计模板的时候,要把混凝土的重量、浇筑的方式、施工的条件以及脱模是否便捷等因素都考虑进去。木材、钢材、铝合金以及塑料等都是常见的模板材料,具体采用哪种模板材料,施工人员得依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在安装模板期间,施工人员必须保证模板的位置精准、固定稳固,避免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模板出现移位或者变形的情况。并且,模板的拼接部位得严密,防止在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的情况。模板的保养与维护工作也是非常关键的,这能够增加模板的周转次数,延长其使用寿命。每次使用之后,都要对模板进行清理和修复,要让模板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达到下次使用的要求。

3结语

深入探讨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后,不难发现,土建施工技术于建筑工程而言极为重要。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这就促使持续学习并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从而满足不同工程项目的需求。而且,掌握和应用深基坑施工技术、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等关键要点,也是工程项目顺利推进以及高质量完成的重要保障。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行业的进步,坚信土建施工技术会不断创新与完善,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与动力。所以,作为相关从业者,要持续关注土建施工技术的最新情况与发展趋向,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为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郭长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控制[J].科技资讯,2023,21(19):163-166.

[2]陈思慧,杜永强.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的现状及要点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3,(03):160-162.

[3]高龙玉,李炳辉,孙治涛,柴然.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分析策略[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12):67-69.

[4]郑康铭.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5):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