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自然的艺术印记

作者

戴晨诗

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鑫苑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215300

摘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将“自然”的概念引入了课程内容中,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实践,用自然的材料创作出各种艺术作品,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幼儿体验到了美的享受和创造美的乐趣,更能激发幼儿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幼儿;运用;自然材料;塑造;美术造型

幼儿教师通过实地观察、实践体验、同伴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各种自然材料的魅力,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自由表现和创造,以期让幼儿在运用自然材料塑造独特美术造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一、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幼儿对自然物和造型的兴趣

大自然是一个充满奇妙的世界,有太多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它是孩子们学习的好资源。幼儿生活在大自然中,他们每天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物,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受大自然中那些自然物的美。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欣赏自然之美,让幼儿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美,引导幼儿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当我们走进自然时,可以看到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颜色;当我们走进自然时,可以听到不同植物发出的声音;当我们走进自然时,可以闻到各种植物散发出的芳香。这样生动而有节奏感的语言会让孩子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并激发幼儿对自然物和造型的兴趣[1]。

二、自由探索自然材料以及造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在引导幼儿运用自然材料进行美术造型活动中,我们通过幼儿对自然材料的探索,让他们体验到自然材料的独特魅力,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鼓励幼儿运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创造出有意义的作品。例如:在进行“美丽的贝壳”主题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收集一些贝壳进行观察,然后再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从中发现贝壳有很多种颜色和形状。于是在讨论中,教师引导孩子们自由选择喜欢的颜色和形状进行组合,并用这些色彩和形状创作出了许多美丽的贝壳。如:我们可以利用白色、黑色、红色、黄色等不同颜色的贝壳制作成美丽的贝壳项链;也可以利用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贝壳制作成各种有趣的贝壳手工艺品,在参与美术造型活动的过程之中,幼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能够探索自然材料的用途。

三、运用自然材料表现造型,体验成功的喜悦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美术活动应是他们积极主动的创造活动,教师应善于创造条件,让幼儿不断地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来调动幼儿运用自然材料进行表现,如:将不同的材料进行搭配组合,在绘画和装饰中感受自然材料的特点;以不同的方法塑造作品;运用丰富多样的手法表现作品。例如:用纸筒做城堡、用毛线做动物、用树叶做花环等,都是幼儿通过实践活动自己创作出来的。在开展的“大手拉小手”活动中,我们还请家长为孩子带来了自己采集的各种树叶和花瓣,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将树叶和花瓣进行粘贴、折叠、粘贴等创作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还根据孩子们不同年龄特点引导他们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工具来进行创作,如:小班幼儿以涂色为主,中班幼儿以线造型为主,大班幼儿则以剪贴为主。通过运用不同方法来表现作品,使孩子们在创作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使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四、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体验合作的乐趣

在自然材料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不愿意与同伴合作,自己一个人画,一个人做,一人涂色,而面对自己制作的作品也不愿意与同伴分享。为此,我们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制定了不同的交流方式。对于中班以下的幼儿我们鼓励他们与同伴相互合作,分工完成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任务完成后的作品也要进行分享。这样不仅使幼儿感受到了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也使他们学会了合作与分享,使他们更能理解同伴并尊重同伴。而对于大班以上的幼儿我们鼓励他们进行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作品。在作品完成后教师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和分享,并让他们交换作品进行欣赏。这样既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又丰富了幼儿对自然材料创作过程和方法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幼儿感受到了与同伴合作时可以分享自己创作的乐趣和快乐。通过对幼儿在运用自然材料制作美术造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我们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更多表现艺术美、创造美、表达内心情感和愿望的机会和条件,更为幼儿今后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自然材料做出有益探索。

五、通过各种形式展示作品,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表现出的独特造型,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对材料的独特认识,以及在艺术创造中的独特表现,是幼儿对生活观察后的真实体验。因此,我们引导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这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到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也是对他们艺术才能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肯定。幼儿将自己创造出来的作品进行展示后,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也能激发他们对自然材料大胆表现的愿望和兴趣。在展示中,幼儿不仅可以了解别人作品中不同材料、不同色彩、不同造型带来的独特美感,也能体验到通过自己动手创造出来的作品能给别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创造美的乐趣。幼儿运用自然材料塑造独特美术造型时是充满童真童趣和天真活泼、充满想象与创造力又富有个性特点。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让幼儿感受到了自然材料的魅力和自然美,也激发了幼儿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体验大自然、表现大自然以及表现美等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不同材料带来的独特美感和自然美,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给予他们的无限想象和创造空间。在孩子们不断创作与表现过程中不仅让幼儿在不断体验中获得了成就感和愉悦感,更让他们在与材料互动中获得了发展[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美术活动是幼儿自由表现、自由创造的过程,是幼儿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技能进行的创造活动。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立足于幼儿的生活,挖掘周围环境中可利用的各种自然材料,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季节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让美术活动成为一种生动活泼、富有个性、能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单倩楠.幼儿园美工区自然材料投放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 2023(28):104-106.

[2]胡晓静.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工区域游戏中的投放与使用[J]. 2023(6):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