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帆板教学独特性与实操全程要点
薛景亓
山东省烟台市水上运动学校 264000
摘要:帆板运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水上运动类型,在教学中需要对水上运动的技巧、动作等进行指导,促使学生能精准掌握帆板教学的主要技术要点,获得水上运动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敢于挑战帆板运动的兴趣。本文对帆板教学的独特性进行研究,突出帆板教学的特殊性,从运动特点、技术特点等角度研究帆板教学的独特性;同时研究讨论了具体的实践教学要点,对起帆、直行前进、斜向前进、迎风转顺风技巧等进行探究,突出帆板教学的挑战性,为帆板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帆板教学;独特性;实操全程要点
引言
帆板运动是海边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借助海水、海风的综合作用让帆板在水面滑行,感受放松、刺激的运动特点。因此帆板运动成为很多学生、年轻人喜欢的运动形式,同时国家也大力倡导推行帆板运动,对此很多学校将帆板运动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帆板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不同,需要学习者具备较高的身体平衡性及身体素质。因此帆板教学具备一定的独特性,教师要掌握帆板教学的实践落实要点,才能带领学生在帆板教学与学习中获得深度理解与高质量练习。
一、帆板运动教学独特性简析
(一)教学场地和环境的独特性
帆板运动是借助风力、水的流动方向等综合作用开展运动的,这就决定帆板教学的环境与水和风有紧密的关系。帆板运动的教学的场地在海边或者湖边,让学生练习水上平衡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注意确保水环境的安全性,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性。同时,在帆板运动教学中首先需要锻炼学生的水上平衡能力,防止学生频繁出现落帆、落水、呛水、站立不稳等问题,导致学生对帆板运动学习丧失信心[1]。因此,根据帆板运动的环境要求决定了帆板教学场地与环境的独特性,教学中针对学生身体平衡性进行训练,防止水环境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压力影响。
(二)帆板运动姿势与技巧的独特性
帆板运动是水上运动模式,其运动姿势需要学生采用半蹲姿势降低重心,提高身体水上平衡性,同时两臂伸直目视正前方,防止水上环境、运动姿势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导致失去身体平衡性。因此,帆板运动技巧的掌握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维持身体平衡性的方式、懂得控帆的方法。另外,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水上起帆支撑身体,并固定支撑帆板对身体的反作用力和升力来使身体运动,对此,教学过程需要从起帆开始练习,逐渐掌握控帆能力,自由的在海上滑行[2]。
(三)帆板运动教学注重心理引导
由于帆板运动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建立恐惧心理,不敢在水中起帆和滑行,影响教学进度与质量。为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心理暗示与引导,降低学生对水的恐惧。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落水后紧抓帆板让身体恢复平衡性的方式,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提高帆板运动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观看帆板运动视频,让学生对帆板学习建立了信心,获得正向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卸下心理防备,配合教师完成帆板学习与运动教学,推动帆板运动的普及与推广。
二、帆板教学实操全程要点分析
(一)身体素质教学要点
1.提高身体平衡性及稳定性
帆板运动是在水上借助风力完成运动的一种体育形式,因此对学生身体稳定性及平衡性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借助风力在帆板上维持稳定的重心,同时伴随帆板运动方向控制帆板且保持身体平衡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重点锻炼学生的身体稳定性及平衡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脊柱和骨盆周围肌肉的力量促使其体内形成一股凝聚的力量,维持身体平衡,同时将学生的身体与帆板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的重心伴随帆板的运动不断获得调整,进而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及平衡性,降低落帆、落水的风险[4]。促使学生在身体整体力量的调整中保持灵活的运动姿势,在海水中根据风力、水的运动控制帆板及身体,进而获得自由滑行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身体稳定性及平衡性的锻炼与提升,促使学生敢于站在帆板上学习更多的技巧,为深度学习帆板运动、开展进一步教学提供必要的身体支撑。
2.强化学生核心肌肉力量
帆板运动在需要学生提高核心肌肉量,如背部、腹部和下肢的腿部肌肉群,尤其是小腿的肌肉力量需要得到提升[5]。这是由于帆板运动需要学生在滑行过程中通过摇帆控制帆板运动方向和速度,从而提高帆板运动的刺激性。这需要学生强有力的臂力、核心力量,同是需要腿部肌肉维持身体的平衡性,确保在持续、间接性摇帆过程中保持身体的直立,让帆板迅速向前滑行。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背部、腹部和下肢的腿部肌肉群进行重点训练。
3.培养学生专项意识
帆板运动专项意识包括综合技术能力、运动思维能力。综合技术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锻炼在运动环境观察与判断中提高身体与水环境的适应能力,确保帆板运动前进速度、身体平衡性,综合掌控帆板运动幅度。同时形成对帆板运动战术的制定与思考。运动思维能力,是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对帆板运动方向、速度、角度进行综合调控,制定运动战术,获得稳定、速度较高的帆板运动过程。教师要引导学强加练习,获得对专项意识的培养。
4.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帆板运动的环境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在高速前进过程中调整心理紧张、焦虑状态,进而在身体稳定性、协调性、核心肌肉量、专项意识等的综合作用中提高帆板学习的质量,获得良好的教学过程。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用坚定的意志、稳定的心态迎接帆板运动学习。
(二)运动技巧教学要点
1.帆板运动起帆要点
起帆是开展教学的起点,也是确保帆板运动高质量开展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对起帆进行高质量教育引导,促使学生精准掌握起帆运动技巧[6]。首先,学生带帆板进入水中,从帆的对面接近帆板,双手放到帆板的中心线上,支撑身体脱离水面,膝盖跪在中心线上,握紧帆绳,判断并确定风的方向。其次,握紧帆绳,弯曲膝盖站在中心线上,手臂伸直,依靠腿部力量拉起帆板。然后用手抓住桅杆低于横梁的位置,即“安全点“。保持膝盖弯曲,手臂伸直,逐渐让帆垂向顺风方向并远离身体,目视前方。第三,后方手松开桅杆置于体侧,后脚沿中心线后退一步;前脚同样后退一步并转身,让肩膀朝向前进方向;伸开前臂摆正身体,到达“平衡点”。最后,弯曲腿部,放低臀部位置,双手手紧握横梁,手臂伸直,目视前方。风力增大,增大下蹲幅度,反之减小下蹲幅度。
2.风帆直行前进要点
在帆板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直行前进的要点,从而在帆板运动中获得畅快的运动体验。尤其在竞赛中需要运动员保障高速度的直行前进才能为胜利奠定基础。一般凭借风帆起步操作滑行的,风向与帆板一定是呈直角,在前进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重心放置于后脚,确保翻版的平衡性。同时目视前进的方向,双手紧握桅杆,促使桅杆保持直立。一只手抽拉帆杆,维持帆板的稳定前行。这样学生就能掌握风帆直行前进的技术要点,获得稳定的滑行过程。
3.风帆斜向前进要点
帆板运动中开展风帆斜向前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与技巧,因此,需要教师开展对风帆斜向前进的技术要点教育引导,提高学生帆板运动技术,强化运动素养。风帆斜向前进分为逆风上行、45度角顺风下行、直线顺风下行三种模式,教师要对不同的模式进行注意讲解分析与示范。逆风上行,帆板与风向的夹角最大为45度,从直行前进的方式开始,将帆杆向学生身体风向拉入,此时风帆与帆板的角度会缩小,提高前进速度。身体的姿势要在拉动帆杆的同时转侧并与帆板平行,目视前进的方向。一般采用反复地转向和回旋达成身体姿势的调整。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微调肩膀与背部的力量控制身体的平衡性。45度角顺风下行,促使帆板与方向呈45度角,或者顺着风向直线前进。这与逆风上行的风帆打开方式相反,此时需要向外打开风帆,教师引导学生将身体向前倾,重心转移到后脚,双手握住帆杆,手的间距应大于双肩。重心尽量降低提高身体平衡性,前脚要用力踏帆板保持帆板的平衡。直线顺风下行,此时风帆与帆板成垂直状态,将风帆的后下角向上提,双脚以桅滑轨为中心,分立两侧。借助脚踝和脚趾的力量抓紧帆板的板面,提高身体平衡性。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风帆斜向前进的技巧,促使学生在帆板运动中自由调整前进方式,提高帆板运动的刺激感。同时需要注意,不管如何调整帆板运动方式,学生的目光都要注视前进的方向,不能低头看帆板,否则就会因为帆板运动、风力等综合因素导致学生失去身体平衡性,发生落帆、落水的风险。另外,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在风力大小改变时要注意调整重心,提高帆板的稳定性。
4.迎风转顺风技巧要点
迎风转顺风技巧的教学难度较高需要在平静的水面进行教学,且风速在3-10节之间。首先,引导学生确定下风向的目标,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做出下一步调整。其次,调整帆杆的位置。将帆杆的前侧轻轻向后拉,与此同时脚向后移动,弯曲后腿,前臂伸直,确保桅杆前倾。第三,将帆板板头对准下风向,逐渐将桅杆收回到起始的位置及状态。最后,调整顺风转的角度。理论上顺风转的角度是90度,但在实践操作中一般不可能完全实现顺风转的90度,需要学生根据方向、风速、滑行角度等综合因素调整顺风转的角度。风力越大,角度的调整难度越大,就会形成偏差。因此,迎风转顺风技巧难度较高,需要学生重复性练习,直到能灵活的进行迎风转顺风技巧应用,才能在风向变化时随时调整帆板的运动方向,获得灵活的滑行过程。
帆板运动技巧教学要点主要包含上面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加练习,掌握风速、帆板、风帆、水力等的综合因素,进而调整身体与帆板的平衡性,提高帆板运动的流畅性,保障顺利的滑行与转向。教师要根据帆板的教学要点引导学生练习,同时需要在要点分析与实践练习中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降低对水、帆板运动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与帆板运动的融合性,进而提高帆板教学质量,实践练习效果,提高学生对帆板运动的灵活掌握能力,强化运动素养提升。
总结
帆板教学独特性与实操全程要点的分析能对帆板运动教学起到引导和参考目的,帮助教师明确帆板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的区别点,懂得帆板运动的特征,从而开展高质量的帆板运动教学过程。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帆板运动技巧的掌握能力,强化学生帆板运动素养培育。帆板运动是国家提倡的全民运动形似,开展帆板运动教学是对国家教育的践行与支撑,也是针对学生运动能力与素养开展高品质培育的过程。为此,需要教师对帆板运动独特性、实践运动技巧与要点进行研究,提高帆板运动教学有效性,强化学生对技巧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推动帆板运动的推广与普及。
参考文献:
[1]姚福文.试析帆板运动员运动训练中的专项意识培养[J].体育风尚,2020,(07):65-66.
[2]方镇南.探讨青少年帆板运动员训练主动性的培养方法[J].体育风尚,2020,(04):211.
[3]刘友才.帆板运动取胜的几个主要因素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6):191-192+250.
[4]江立雄.青少年帆板运动员训练主动性的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6):59+61.
[5]陈文波.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帆板运动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24):24+26.
[6]齐建国,高传卫.帆板运动起航阶段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20(04):54-56.
姓名: 薛景亓 出生年月:1995.03.19 性别: 男 民族:汉 籍贯:辽宁锦州 毕业院校:沈阳体育学院 毕业专业:运动训练 学历:本科 职称:帆船帆板教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