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作者

田朝阳 冯义丰

南阳市油田第三中学 南阳市油田第七中学 473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单元教学设计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聚焦初中化学学科,深入探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策略。通过对大单元教学设计内涵与意义的阐述,分析初中化学实施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必要性。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详细介绍大单元教学设计在目标确定、内容整合、活动设计以及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实践操作,并对实践效果进行分析与反思,旨在为初中化学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提供有益参考,推动初中化学教学向更高效、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引言

初中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关键作用。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以单一知识点为单位进行授课,导致学生知识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的引入,打破了这种局限,它强调从整体出发,将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整合,以主题或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开展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

大单元教学设计在当今教育领域具有极其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体现在多个关键层面。从知识构建角度而言,它有力促进了知识的结构化。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点往往零散孤立,学生学到的是碎片化知识,难以把握知识间内在逻辑。而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大概念、大主题等为统领,将相关知识有机整合。学生能在一个完整框架内理解知识关联,形成系统知识网络。比如在历史学科中,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为大单元主题,把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放在一起学习,学生能清晰看到制度的传承与变革,更深刻理解历史发展脉络。

2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时间把控难度较大

在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与有效把控成为一大难题。大单元教学旨在打破传统教学的碎片化,将相关知识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化学知识。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往往伴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和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教学时间变得极为紧张。大单元教学设计通常涵盖多个知识点和复杂的探究活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化学概念,通过实验、讨论、项目实践等多种方式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2.2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

在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中,尽管教师努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难以充分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活动往往是基于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和进度进行设计的。

2.3教学资源整合不足

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资源整合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单元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需要整合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外读物、实验器材、多媒体素材以及网络资源等,以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3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策略

3.1精准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

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目标的精准确定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起点。首先,教师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化学学科在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的总体要求,以此为基石构建大单元教学目标。例如,在“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大单元中,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认识物质的分类方法以及各类物质的特点,教师据此可设定让学生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类别物质,并理解其组成和性质差异的知识目标。其次,分析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和知识脉络至关重要。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需梳理各章节中与大单元主题相关的知识点,找出其内在联系和递进关系。

3.2深度整合教学内容

深度整合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旨在打破教材章节界限,构建系统连贯的知识体系。以大概念为引领进行内容整合。化学大概念如“物质的变化与守恒”“微粒观”等,是化学学科知识的核心。在“化学反应”大单元中,围绕“物质的变化与守恒”这一大概念,将教材中不同位置的化学方程式书写、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化学反应类型等内容整合在一起。

3.3精心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

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验探究活动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在“酸碱盐的性质”大单元中,教师可设计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

3.4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

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是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监测。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表现、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实时评价。例如,在课堂提问中,观察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小组讨论时,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以及提出创新性观点的能力;在实验操作中,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能力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符合教育发展趋势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通过本次实践研究发现,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有助于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结合教学实际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化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策略研究[J]. 李元红.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2)

[2] 大概念视角下初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以“酸碱盐”教学为例[J]. 郭昌河.求知导刊,20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