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郑海洋
邹城市太平镇纪沟小学 273500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小学英语作为一门交际性、情境性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极具情感渗透优势。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有效融入小学英语课堂,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等心理素养的发展,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一线教学实践,从目标融合、内容挖掘、活动设计和课堂评价四个维度,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路径与策略。
一、整合教育目标,明确英语教学中的心理育人导向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然而在“双减”背景下,英语课堂不应止步于“能听会说”,更应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的自我认知、情绪调节、社交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提升,这些心理素养完全可以与英语课堂的情感态度目标深度融合。例如,在教授“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时,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句型,还要引导他们表达与季节相关的情感体验和生活记忆。在表达“I like spring becauseI can fly a kite”时,鼓励学生进一步说出与谁放风筝、当时的心情,从而唤起积极情绪,提升表达的情感深度,实现语言学习与心理建设的双重目标。此外,教师还可设置“我心中的春天”写话拓展任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从而激活情绪体验,在表达中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而英语学科的表达性特征正好契合这一目标。
二、深挖教材资源,构建心理教育的语言情境
小学英语教材中包含大量与生活、情感、人际关系有关的内容,是开展心理教育的优质素材。例如,“My family”“My friend”等单元不仅关注语言表达,更关注人际互动与生活情感。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词汇句型的同时,体悟亲情、友情、合作、尊重等心理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英语绘本作为补充资源。如绘本《Toby and the Eagle》中,男孩 Toby 在误闯鹰巢后逐渐学会尊重自然、理解生命,故事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能引发学生共情。通过角色分析、情节复述、情感表达等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促进了其同理心的形成与责任意识的觉醒。在延伸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我的朋友”“我最敬佩的人”等主题演讲或写作活动,让学生在真实表达中认知自我与他人,拓展社交视野,构建正向人际关系。
三、创新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与社交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体验式学习,而小学英语教学同样重视情境创设与任务驱动。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设计融合心理目标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表达自我、倾听他人、建立合作,提升其交际信心与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开展“Emotion show”环节,让学生尝试用“Ifeel happy/sad/nervous…”等句式表达日常情绪,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反馈,引导学生悦纳自我、正确表达、积极调适。此类活动既丰富了课堂表现形式,又强化了心理素养的生成路径,是实现语言与心理同步发展的有益尝试。
四、关注过程评价,营造温暖支持的课堂氛围
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英语课堂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应关注其成长状态和情感变化。教师应建立多维评价机制,将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被尊重、被理解中提升自信与安全感。可设计“成长记录卡”,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表达、团队合作、主动参与等表现,鼓励其反思成长;设立“心理星星榜”,表彰在合作中乐于助人、在表达中勇敢自信的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看到、被认可。同时,教师自身也应关注课堂情绪管理,及时发现学生的负面情绪苗头,适时运用“过渡语言”“积极反馈”等教学技巧,营造轻松、愉快、包容的学习环境,构建有温度的英语课堂生态。学校层面还可通过“心语信箱”等设置,为学生心理表达提供更多空间与出口,提升英语课堂对学生心理成长的支持力。
五、融合成效显著,推动“双育”落地生根
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与案例分析,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英语课堂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显著减轻。以往因“怕说错”“怕被笑”的学生在情感性课堂中逐渐敢于表达,语言表达能力同步提升;其次,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认同感增强,能更积极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再次,小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明显,班级氛围更为积极、融洽。课堂观察还发现,学生参与度更高、回答更主动、表达更自然,整体学习状态发生积极变化。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悄然转变,更加关注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目标,更加重视课堂中的心理引导与情感陪伴,推动了英语教学由“知识中心”向“生命中心”的转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加深,为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
小学英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抓手。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中巧妙嵌入心理育人内容,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活力,更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生命质量。未来应继续推动“学科 + 心理”融合的系统建设,通过教师培训、资源开发、课程研究等多维发力,形成“人人育心”“课课育人”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小学英语教学向“学语言”与“育心灵”并重的高质量发展。教师也应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中实现自身的职业成长与教育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