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鸡禽流感的发病特点与防控研究
易东升
重庆市北碚区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龙凤桥站 400700
摘要:高致病性鸡禽流感为动物一类疫病,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的高致病力亚型引起的烈性传染疾病。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对于养鸡业来说,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鸡群有疑似症状,应立即采取隔离、扑杀等措施,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提高鸡群免疫力和有效防疫是预防高致病性鸡禽流感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本文主要探讨高致病性鸡禽流感的发病特点与防控研究等相关问题,希望通过科学讨论,有效解决高致病性鸡禽流感问题。
关键词:高致病性鸡禽流感;发病特点;防控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禽类鸡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大量兴起了鸡养殖业的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但在生产过程中,防控高致病性鸡禽流感显得尤为重要,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一旦暴发,封锁、扑杀处理会给规模养禽场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且高致病性禽流感不仅影响鸡群健康,还可能对人类造成感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有可能变异为能够感染人类的病毒株,从而引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此,防控高致病性鸡禽流感是保障养鸡业发展,满足人们肉食品需要,更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1高致病性鸡禽流感的发病特点
1.1传染性强
高致病性禽流感,也称禽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途径传播,可以通过病禽的分泌物,以及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其他动物等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宿主广泛,鸡、火鸡、鸭、鹅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其中鸡和火鸡感染后的危害最为严重。
1.2死亡率高
当前高致病性鸡禽流感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发病急、传播快,病毒能在鸡群中迅速传播,一旦有鸡感染,很快会波及整个鸡群,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如H5亚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对鸡群构成严重威胁。低致病性禽流感虽然死亡率相对较低,但也可能因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而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1.3症状多样
感染禽流感的鸡可能出现多种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头部和面部肿胀;神经系统症状,如头颈扭曲、站立不稳;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粪便呈绿色或白色水样;以及全身性症状,如精神萎靡、羽毛蓬乱、体温升高;有的病鸡腿部鳞片有出血斑,严重时病鸡高度呼吸困难,卧地不起,最终因呼吸衰竭或全身器官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很高。
1.4易感性强
不同品种和各种日龄的鸡都对禽流感病毒易感,尤其是幼鸡和产蛋鸡更为敏感,而且初心季节性明显,禽流感在四季均可发生,但冬季和春季的发病情况更为严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 1-7 天。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流感,部分患者会出现肺部炎症,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1.5病理变化复杂
高致病性鸡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在病理变化上具有相似性,但也存在一些差异,感染禽流感的鸡可能出现头颈部皮下胶冻样浸润,或黄色干酪样物质、眼结膜充血并伴随出血、喉头和吸气管充血出血等症状,在消化道方面,可能出现食管出血、腺胃肿胀、腺胃乳头出血等现象。
2高致病性鸡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2.1免疫接种
高致病性鸡禽流感是国家强制性免疫病种,而疫苗接种也是当前国内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首要选择。应根据当地禽流感的流行毒株和鸡群的品种、日龄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禽流感疫苗,常用的有H5亚型、H7亚型及H5+H7二价灭活疫苗等。规范接种流程,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进行疫苗接种,例如对于蛋鸡,在雏鸡7~14日龄时可进行首免,颈部皮下注射;在3~4周龄时进行二免,剂量可增加;开产前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鸡散养殖户应在春秋做好防疫和日常新增补免工作。
2.2科学环境管理,落实人员与车辆管控
首先,应当保持鸡舍清洁,定期对鸡舍进行全面清扫,包括地面、墙壁、笼具等,及时清除粪便、杂物及残留饲料,建议每天至少清扫一次,每周进行一次深度清洁,每隔3~5天对养殖场做一次清洁工作。其次,要进行通风换气,保持鸡舍良好的通风,合理设置通风设备,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减少对鸡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一般每千只鸡需要3~5立方米/分钟的通风量。注重调节温湿度,根据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将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湿度保持在60%~70%,为鸡群营造舒适稳定的生活环境。例如,雏鸡阶段30~32℃,成鸡阶段18~22℃。
同时严格限制人员进出,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进入鸡场,必须进入时,需更换工作服、鞋套,经过消毒通道消毒,例如紫外线照射5~10分钟,全身喷雾消毒后方可进入。还要注重进行车辆消毒,对进入鸡场的车辆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包括车身、轮胎、底盘等部位,可使用专用的车辆消毒剂进行喷洒。科学进行工作人员管理,养殖场工作人员在进入鸡舍前也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程序,如更换工作服、洗手消毒等。
2.3饲料与饮水安全
一方面,要确保提供优质饲料,选择从正规厂家采购的优质饲料,应根据鸡日龄的多少或鸡只品种生和阶段给予均衡且营养科学的配方饲料,同时确保无霉变,储存饲料时注意防潮、防虫,饲料仓库保持干燥通风和饲料的质保期。
另一方面,注重清洁饮水,提供清洁无污染的饮用自来水,或可对自然水源进行过滤、检测合格饮用或消毒处理,例如添加适量的次氯酸钙进行消毒。
2.4疫情监测与预警,防控应急处理
首先,要落实好每周的日常观察,饲养人员每天要仔细观察鸡群的采食、饮水、精神状态、粪便形态等情况,发现异常症状要及时隔离观察,并初步判断病因。其次,加强监测与观察,加强与当地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的联系,及时了解周边地区禽流感的疫情动态,对鸡场的鸡群进行定期全面检测,排查感染情况。
其次,当可能出现鸡禽流感症状时,应当从严格隔离开始,一旦发现鸡群中有疑似禽流感病例,要立即将病鸡与健康鸡群严格隔离,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出售,可采用焚烧或深埋的方式,注意选择远离水源、居民区和养殖场的地点,深度不少于2米,并撒上石灰等消毒物质。还要注重对症防控,在兽医指导下,尝试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对症防控药物,以缓解鸡的症状,降低死亡率,例如,可选用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但要注意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
2.5科学管理,提高养殖素养
养殖户可以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采取该模式杜绝在鸡场内饲养其他品种的家禽,减少鸡群的应激行为,提高鸡舍温度2~3℃,保持温暖舒适,避免鸡群受到寒冷应激。同时有效提供营养支持,增加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如提高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鱼粉、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剂,增强鸡的抵抗力。
同时,加强培训与宣传,定期对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禽流感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并通过宣传册、海报等多种形式,向养殖户和公众普及禽流感防控知识,提高养殖人员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可以定期对禽流感防控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根据总结和评估结果,对防控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以上防控计划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鸡禽流感的发生和传播,确保鸡群的健康生长和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高致病性鸡禽流感的防控意义在于保护鸡群健康、维持养鸡业的稳定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以及保障人类健康等多个方面。因此,应高度重视高致病性鸡禽流感的防控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确保养鸡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通过实施多样化的综合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致病性鸡禽流感的发生风险和危害程度,确保鸡群的健康生长和养鸡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许燕.鸡禽流感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J].畜禽业,2025,36(01):88-90.
[2]周云.鸡禽流感的发病特点与防控研究[J].吉林畜牧兽医,2024,45(04):112-114.
[3]汤喜林.防控鸡禽流感的主要技术措施[J].中国畜牧业,2023(2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