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不同孕周社区孕妇心理压力源差异及针对性疏导方案设计

作者

夏文娟

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青浦区 201708

引言:

孕期的心理状态不但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社区是孕期保健的第一线,了解不同孕周孕妇的心理压力特点,是心理干预有效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孕期心理问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约 30%-40% 的孕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但是社区场景下分孕周压力源及疏导方案研究还比较少 [1]。本研究分析不同孕周社区孕妇心理压力源的差异性,建构有针对性疏导方案,给社区孕期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实际的指导。

一、不同孕周社区孕妇心理压力源差异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社区建档孕妇320 名,其中孕早期105 名、孕中期 110 名、孕晚期 105 名。纳入标准:单胎妊娠;意识清楚、能够配合完成问卷;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躯体、精神疾病;有妊娠期并发症史。

研究工具:使用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及孕妇心理压力源量表,该量表由胎儿健康、妊娠反应、保健知识、家庭角色、分娩恐惧、产后适应 6 个维度组成,共计 24 个项目,采用 1-4 分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压力越大,量表的Cronbach'sα 系数为0.86,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统计学方法:使用 SPSS26.0 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 X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般资料:共有 320 名孕妇,年龄在 22-3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28.6±3.2) )岁;学历上,本科以上者有156 名(占 48.8% ),大专学历102 名(占 31.9%) ),高中以下62 名(占 19.4%) ;职业上,有189 名在职人员( 59.1%) ,131 名全职家庭主妇( (40,9%) )。

孕周不同孕早期胎儿健康不确定性压力得分最高 (3.12±0.45) ),其次是妊娠反应困扰 (2.98±0.51) );孕中期孕期保健知识匮乏得分 (2.87±0.48) )居首,其次是家庭角色转变的焦虑 (2.76±0.53) );孕晚期分娩恐惧(3.35±0.42) )得分最高,其次是产后适应的担忧 (3.18±0.46) )。比较三组各维度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

二、针对性心理疏导方案设计

(一)孕早期:聚焦“不确定性”的安抚型疏导

压力核心:因为胎儿着床不稳引起的健康问题,以及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所引起的精神和身体上的不适。

疏导措施:(1)创建“一对一”健康随访机制,社区护士每周通过电话或者入户随访,监测孕妇的激素水平以及胎儿的发育情况,用客观的数据来缓解健康焦虑;(2)开展妊娠反应应对工作坊,邀请营养师和产科医生现场示范饮食调节、穴位按摩等缓解方法,发放图文手册以供日常参考 [2] ;(3)搭建同伴支持小组,组织孕早期孕妇分享自己的应对经验,减少孕妇的孤独感。

(二)孕中期:聚焦“知识缺口”的赋能型疏导

压力核心:对孕期营养、胎动监测保健知识掌握不够和“母亲”角色认知不清导致的适应焦虑。

疏导措施:第一,建立分层知识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学历的孕妇设立线上微课和线下实操的双轨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孕期体重管理、并发症预防等,课后用答题测试来巩固学习效果;第二,开展家庭角色适应辅导,邀请孕妇及其配偶共同参与,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育儿场景,加强家庭支持系统;第三,开通24 小时线上咨询平台,产科专家和心理咨询师轮流坐班答疑解惑。

(三)孕晚期:聚焦“分娩恐惧”的减压型疏导

压力核心:对分娩疼痛、产程风险的恐惧,以及对产后育儿能力、身材恢复的担忧。

疏导措施:组织“分娩体验营”活动,用VR 技术模拟分娩过程,并且邀请经历过分娩的人来讲分娩的过程,减少未知的恐惧;其次组织正念放松训练,每周进行一次小组辅导,指导产妇运用呼吸调节、身体扫描等技巧减低焦虑;再次为新产妇提供规划建议,与恢复师和育儿师一同举办讲座,包含产后恢复、母乳喂养等信息,提高产妇的信心 [3]。

三、方案实施保障与效果评估

(一)实施保障

人员保障:组建一个由社区护士、产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和营养师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并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和案例讨论。

资源保障: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项经费,并配备VR 设备、心理测评软件等一系列硬件设备,开辟一个专门的心理辅导室。

制度保障:给孕妇建立心理档案,用“筛查、评估、干预、随访”的闭环管理。

(二)效果评估

采取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相结合的方式,在方案实施前、实施后1 个月,用孕妇心理压力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再利用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孕妇对服务的评价,保证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

四、结论

社区孕妇的心理压力源具有显著的孕周差异,孕早期主要集中在健康和反应困扰上,孕中期集中在知识和角色适应上,孕晚期的核心是分娩和产后担忧。根据分阶段疏导方案,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以准确缓解各个阶段的压力。社区要充分运用基层服务优势,落实分孕周的心理健康服务,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娟 , 宋敏 , 李国浩 , 等 . 围产期妇女不同孕周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相关因素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J]. 青岛医药卫生 ,2024,56(05):387-391.

[2] 王慧 , 李晓娟 . 孕晚期孕妇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医药前沿 ,2024,14(14):4-6.

[3] 卢爱华 , 夏蕾 , 张秀丽 , 等 . 心理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J]. 心理月刊 ,2021,16(20):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