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基层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作者

鲁锡彬

镇康县档案馆 677704

摘要:基层综合档案馆作为地方文化和历史信息的存储中心,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公众对档案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基层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能力显得尤为关键。有效的公共服务不仅能够提升档案馆的社会功能,还能增强其文化传播的影响力。然而,当前许多基层档案馆在服务方式、馆藏管理、技术应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急需在服务能力建设上进行改进和提升。本文旨在探讨基层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及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文化需求的提升,基层综合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功能逐渐受到重视。尽管大多数档案馆已开始进行一定的服务创新,但在资源建设、服务质量、技术应用等方面,仍面临不少挑战[1]。尤其是在基层档案馆,由于资源和技术的限制,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仍存在较大空间。因此,研究和提升基层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已成为推动其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档案馆公共服务现状

1. 馆藏资源匮乏,服务内容单一

当前档案馆的馆藏资源较为有限,很多基层档案馆的藏品无法满足公众多样化的需求。部分档案馆在馆藏结构方面缺乏系统规划,文献种类单一,尤其是地方性和历史性的档案资料不足,导致用户在查阅时无法获得全面、丰富的信息。

2.服务意识不足,响应速度缓慢

目前,部分基层档案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较为薄弱,服务质量和效率较低。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档案馆仍处于“被动服务”状态,缺乏积极主动满足用户需求的意识。此外,档案查阅的响应速度较慢,未能有效满足群众的紧急需求,影响了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形象。

3.服务手段单一,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目前,大多数基层档案馆的服务方式仍较为传统,主要依靠纸质档案和现场查阅,缺乏信息化手段的支撑。很多档案馆尚未建设完善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也缺乏在线查询和远程服务功能,导致无法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二、提升基层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策略

1. 充实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

档案馆的资源建设直接决定了其服务的广度与深度,馆藏资源的多样性和系统性至关重要。优化馆藏结构意味着不仅要在数量上丰富馆藏,还要注重质量,合理规划馆藏的类别与层次,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存储[2]。

基层档案馆应积极开展本地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调查与资料收集,特别是地方性文献和历史档案的获取。此外,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历史研究机构等单位合作,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档案资源。对于馆藏结构的优化,可以依据使用频率和受欢迎程度对馆藏资源进行分类管理,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例如,在地方档案馆,可以增加关于地方历史事件、文化名人及重大经济项目的档案资料,以丰富馆藏的地方特色。同时,基层档案馆还可以加大数字化进程,借助扫描技术、光盘存储和云存储等手段,将重要档案资源进行电子化,提升资源的检索效率和可访问性。

2.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许多档案馆工作人员仍然以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服务,存在一定的服务意识滞后问题。现代社会对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档案馆应主动适应这一变化,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始终关注公众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基层档案馆需要通过定期的服务培训和意识提升活动,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档案馆可以组织工作人员参与服务技能培训,了解如何高效、专业地处理公众查询,提升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档案馆还应鼓励工作人员了解用户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做到精准对接。例如,在档案查询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主动引导用户并提供建议,帮助其更快找到需要的资料,而不是等待用户提出所有问题。

3.利用多元手段,提升服务能力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传统的档案查阅模式已难以满足公众的多元化需求。档案馆需要借助多元化手段来提升服务能力,不仅要优化传统服务渠道,还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拓展服务边界。

基层档案馆可以建设一个集成的数字档案管理平台,支持档案资料的电子存储、管理和检索。通过互联网平台,公众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和下载需要的档案资料,从而大大提高查询效率和档案利用率。对于一些历史资料丰富的档案馆,还可以开发专题网站或数据库,集中展示馆藏资料,例如地方历史、重要人物传记、经典文化遗产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使得档案资源更加生动、直观。

此外,基层档案馆还可以通过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关的档案信息、举办在线讲座或虚拟展览等形式,与公众互动,提高档案馆的可接触性和服务范围。这不仅有助于扩大档案馆的影响力,还能够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需求。

4.优化服务环境,满足精神需求

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环境应当具备舒适、安静、便于查询的特点。优化服务环境不仅有助于提高档案馆的使用效率,还能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让访客感受到温馨与专业,从而增强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和服务吸引力。

基层档案馆可以通过改善馆内的硬件设施,如提供舒适的阅览座椅、合理布置照明等来优化物理环境。此外,档案馆还可以通过调整布局,设置专门的自助查询区域,为公众提供便利的自助查询设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提升服务效率。在空间设计上,可以通过文化氛围的渲染,比如悬挂与本地历史相关的图文展板,展示与档案资料相关的历史故事,使访客在查阅档案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也能享受到文化熏陶。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档案馆可以定期举办文化讲座、档案展示等活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与文化。通过这些活动,公众不仅能够感受到档案馆在历史传承中的作用,还能在这里找到情感上的共鸣。例如,举办地方历史文化主题的讲座、展示与本地重要历史人物或事件相关的档案,能增加当地居民对档案馆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综合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在推动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充实馆藏资源、优化服务方式、加强技术应用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档案馆的服务质量和影响力。然而,仍需持续关注服务理念的更新与硬件设施的改善,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未来,基层档案馆应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确保其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兴广 孔通.综合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构成要素,内在逻辑与提升策略[J].档案与建设, 2024(5).

[2]杨佳萍,杨淇雯.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 2023(4):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