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作者

刘橙

泸县石桥镇学校 646125

引言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编排了丰富多样的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直观理解生物学知识,还能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思维。然而,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探寻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认为学生只要记住实验结论即可,忽视了实验过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课程安排上,留给实验教学的时间较少,一些实验甚至被简化或直接略过。多数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采用“讲解 - 演示 - 学生操作”的固定模式,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操作,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间。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实验原理和目的的理解也不够深入。一些学校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生物实验设备陈旧、短缺,无法满足教材中实验的需求。此外,实验材料的准备也存在困难,导致部分实验无法正常开展,限制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优化实验教学设计

结合人教版教材内容,将实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萌发情况,如潮湿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有光照和无光照等。让学生从熟悉的场景入手,更易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冰箱里的种子不容易萌发”,以此为基础设计实验方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前,教师应围绕实验目的和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链。以“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为例,首先提问“植物细胞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的结构”,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有初步的期待;接着问“如何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才能清晰观察到细胞结构”,让学生关注实验操作步骤;再问“不同植物细胞的结构有哪些异同”,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本质。通过问题链的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步深入探究,提高思维能力。

(二)强化实验操作指导

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前,要进行规范、细致的操作示范。以“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为例,教师应一边操作一边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如取镜和安放时,要强调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 7 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在对光过程中,要示范如何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教师规范的操作示范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减少错误操作的发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每组推选一名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在实验过程中,组长负责监督和指导小组成员的操作,及时纠正错误。例如,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当有小组成员在酒精脱色步骤中加热方式不当,组长可依据教师之前的示范,提醒其采用隔水加热,避免酒精燃烧引发危险。小组互助指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合理运用现代技术

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实验相关的视频、动画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过程。对于一些微观的、抽象的实验内容,如“观察草履虫”实验,通过播放草履虫运动和取食的动画,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弥补了显微镜观察的局限性。此外,还可以播放一些实验操作的错误案例视频,让学生通过对比,加深对正确操作方法的记忆。对于一些因实验条件限制无法开展的实验,可利用虚拟实验室软件。例如,人教版教材中关于“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若学校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学生可通过虚拟实验室,在电脑上模拟操作实验,改变实验变量,观察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的进行情况。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机会,拓宽了实验教学的空间。

(四)开展多元化评价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准备、操作过程、数据分析等环节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例如,对于在“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中,积极准备实验材料、认真观察蚂蚁行为并能准确记录数据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表扬;对于操作不规范的学生,要指出问题并帮助其改正。过程性评价能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激励学生不断进步。除了过程性评价,还应进行综合性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验报告撰写质量、实验成果展示、小组协作能力等方面。在“制作生态瓶”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生态瓶,并阐述生态瓶的设计思路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原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结合实验报告中对实验过程的记录和分析,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综合性评价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优化实验教学设计,使实验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实验操作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技能;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拓宽实验教学的途径;开展多元化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将这些策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推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喻金霞 . 虚拟仿真实验在初中生物学人体结构与生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2023.

[2] 杨秋虹 , 李雨 . 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5,(2).

[3] 张义芳. 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