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中年级情境化写作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

作者

蔡琪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第二小学贝林校区 242000

一、引言

情境化写作教学,即将写作教学置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场景里,激发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里,写作是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尤其是中年级阶段,是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像教学方式枯燥、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等,致使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写作内容空洞无物。情境化写作教学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二、实施策略

写作教学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意义重大。为改善中年级写作教学现状,可采用情境化教学,通过多维度策略提升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

(一)创设多元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要想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写作中,首先要激发其写作兴趣。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写作主题相关的视频、图片或音频,营造直观生动的情境。比如在描写春天的作文教学时,播放春天里百花盛开、鸟儿欢唱、小溪流淌的视频,让学生如临其境,直观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产生写作欲望。

此外,角色扮演也是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在开展校园活动主题写作教学时,教师可根据作文主题设计阶梯式角色扮演方案。以运动会题材作文为例,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往届运动会精彩片段,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员紧绷的肌肉线条、裁判员专注的手势动作、啦啦队员挥舞的彩旗道具,建立直观的视觉认知;随后将教室布置成 " 运动场",利用桌椅模拟跑道、跳高垫等设施,为学生分发自制号码牌、口哨等道具。

在角色扮演环节,学生分组抽签决定角色,运动员组通过模拟冲刺、交接棒等动作,感受呼吸急促与心跳加速的生理反应;裁判员组需手持秒表记录 " 比赛成绩 ",体会责任在肩的严谨态度;啦啦队员组则通过创编口号、设计加油手势,感悟团队协作的热情。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开展 " 角色心声分享会 ",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讲述体验:"当你冲过终点线时,脑海里闪过了什么念头?"" 看到同伴落后时,你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握紧拳头?"

通过多维度的情境沉浸,学生不仅积累了生动的细节描写素材,更在情感共鸣中捕捉到校园活动背后的拼搏精神与集体荣誉感。这种体验式学习能有效解决学生写作时 " 无话可说、无感可抒 " 的困境,让作文字里行间流淌出真实的校园生活温度,使抽象的情感表达转化为具象的文字画面。

(二)立足情境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中年级学生写作时常面临素材匮乏的难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积累素材。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例如,在写植物相关作文时,带领学生到校园花园或公园,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颜色、生长状态等,并鼓励学生用手触摸、用鼻子闻,全方位感受植物的特点,将观察到的细节记录下来,为写作储备丰富素材。

另一方面,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观察到社区环境的现状、居民的行为以及自己和小伙伴们为改善环境所付出的努力等,这些亲身经历都成为写作的宝贵素材。

(三)依托情境引导,开展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在写作教学中至关重要。在情境化写作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情境进行针对性指导。比如在写叙事作文时,创设“一次难忘的旅行”情境,先引导学生回忆旅行的过程,按照时间顺序或地点转换梳理写作思路,明确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在语言表达指导中,我先点明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再分别围绕风景和人物描写展开,增加具体示例、写作方法和对比说明,以丰富内容,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

在语言表达方面,细节描写是赋予文字生命力的关键,教师需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捕捉细微之处,将抽象感受转化为具象画面。以描写旅途中的美丽风景为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季节的山林景色,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动态三个维度展开观察与创作:在颜色上,让学生描绘春日山坡上“新绿嫩芽与粉白桃花交织的渐变层次”,或深秋枫叶“由橙红向绛紫晕染的绚丽”;在形状方面,鼓励学生刻画“云朵如蓬松棉花糖般的柔软轮廓”,或“怪石似展翅雄鹰的奇特造型”;针对动态描写,可启发学生捕捉“溪水流过鹅卵石时泛起的粼粼波光”,或“林间松鼠跳跃枝头抖落的松针簌簌飘落”的瞬间。

描写人物时,则需引导学生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四个角度构建立体形象。例如,在描写一位热情的导游时,可先通过外貌描写“小麦色皮肤被阳光晒出健康光泽,眼角笑纹里盛满岁月沉淀的温暖”,再用语言描写展现其性格:“‘看!那边岩壁上的藤蔓像不像天然秋千?’她挥动着绑着红绸带的导游旗,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雀跃。”配合动作描写“她半蹲着身子,用树枝轻轻拨开草丛,生怕惊扰了躲在里面的小刺猬”和神态描写“说话时眉眼弯弯,像月牙般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对这片山林的热爱”,让人物跃然纸上。

(四)基于情境表现,进行多元评价

写作评价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情境化写作教学中,可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教师评价时,不仅关注作文的语法、词汇、结构等方面,还要结合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如参与度、观察的细致程度、情感的投入等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自评时,回顾自己在情境中的体验与写作过程,发现优点与不足;互评时,学生相互阅读作文,从情境的呈现是否生动、素材运用是否恰当等角度进行评价,提出建议。通过多元评价,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的写作水平,不断改进提高。

三、结语

小学语文中年级情境化写作教学通过创设情境、积累素材、写作指导及多元评价等一系列策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了写作素材,提升了写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符合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写作教学更具活力与实效。未来,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情境化写作教学方法,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持续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雨泽。情境化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探索[J]. 语文教学通讯,2024(5):32-36.

[2] 林晓琳。小学中年级情境化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4(3):78-82.

[3] 苏雅琴。情境化写作教学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 [J]. 基础教育研究,2024(7):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