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某三甲传染病医院DRG 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谢雪彦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引言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配合国家、省市医保付费制度试点工作,本市 DRG 付费国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 DRG 付费结算办法(试行)文件。作为本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染病医院在 DRG 政策实施过程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机遇。本研究以某三甲传染病医院为例,深入分析 DRG政策在该院的实施效果,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以期为传染病医院更好地适应DRG 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医院实施DRG 政策的具体措施

1. 成立由院长牵头的DRG 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牵头,医保办、医务处、信息科等多部门协同参与,各科室明确责任分工,从事前培训、事中监管、事后考核三个方面进行政策监督落实确保DRG 政策的顺利推进。

2. 建立 " 医保办 - 临床科室 " 二级联动机制,每临床科室配备专职 DRG管理员 1 名,专项对接 DRG 工作,全面做好责任科室的政策宣传、督促落实、反馈建议等。医保办根据每月DRG 具体情况,将存在问题精准反馈科室管理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落实。

3. 加强信息化建设,升级了医院信息系统(HIS),实现了与医保 DRG 系统的无缝对接,同时,引进 DRG 医院数据运营分析系统,为 DRG 数据的准确采集和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确保各临床实时掌握 DRG 运行情况,出现问题及时调控整改,做到科学、及时、合理管控费用。

4. 优化临床路径,医院根据 DRG 分组结果,结合传染病诊疗特点,制定了标准化的临床路径,规范了诊疗行为,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同质化水平。

5. 医院建立了基于 DRG 的绩效考核体系,将 DRG 相关指标纳入科室和个人的绩效考核,激励医务人员主动参与DRG 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6. 加强病案首页质控,针对 DRG 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病案管理核心问题,建立病案质量层层把控机制,通过“DRG联络员核对 - 病案编码员把控 - 医务科、医保办督查”对病案首页质量进行层层把关,临床科室内部以 DRG 联络员为抓手对科室病案填写进行统一核对检查,把好第一道关口;病案室编码员在病案首页上传 10 天内通过市 DRG 综合管理应用平台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与各临床科室沟通修正,把好第二道关口;医务科和医保办定期对病案首页问题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层层把控,保证病案首页质量,精准解决DRG 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二、DRG 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DRG 政策的实施对本院医疗质量、费用控制和医院管理产生了显著影响。

1. 医疗质量显著提升。通过实施 DRG 政策,临床医生逐步掌握 DRG 政策内涵并进行科学合理诊疗,医院相关运行指标得到明显提升,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从 2023 年的 10.85 天降低到 2024 年的 9.91 天,缩短了 0.94 天。在费用控制方面,DRG 政策有效遏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次均住院费用从 2023 年的 14961.36 元,降低至 2024 年的 13448.51 元,下降了 10.11% ,药占比降低了 0.67% 。

2. 促进了医院的精细化管理。DRG 精细化监管模式将以事后监管为主的监管方式转变为线上实时监控、线下自查自纠为主的监管方式,从源头上进行医保违规行为监控与处理,并将监管行为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实现全过程监管,有效提升了监管效率。同时,DRG 政策也推动了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如加强成本控制、优化诊疗流程等,提高了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

三、DRG 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尽管 DRG 政策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首先,DRG 编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待提高。部分医务人员对 DRG 编码规则不熟悉,导致编码错误或遗漏,影响了 DRG 分组的准确性。其次,医院的成本核算体系还不够完善,难以准确反映各DRG 组的实际成本,影响了医院的精细化管理。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一是加强 DRG 编码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编码能力,确保编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二是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体系,建立基于 DRG 的成本核算模型,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三是优化医院信息系统,提高 DRG 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力,为 DRG 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四是建立 DRG 分组和支付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充分考虑传染病医院的特殊性,确保DRG 政策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某三甲传染病医院 DRG 政策实施效果的分析,发现 DRG 政策在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和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编码准确性、成本控制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未来,医院应加强编码培训、完善成本核算体系、优化信息系统,并推动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以更好地适应 DRG 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明华 , 李静怡 , 王伟强 .DRG 支付方式改革对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 [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3,30(2):45-48.

[2] 陈晓峰 , 刘芳芳 , 赵明辉 . 传染病医院 DRG 实施策略与效果评价 [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2,38(5):321-325.

[3] 吴雪梅, 郑小龙, 林晓彤. 基于DRG 的医院精细化管理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 ,2023,43(3):56-59.

[4] 黄志强 , 周丽娟 , 杨光明 .DRG 支付方式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优化研究[J]. 卫生经济研究 ,2022,39(8):62-65.

[5] 林晓华 , 张伟明 , 陈静怡 . 传染病医院 DRG 支付方式改革的挑战与对策 [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23,16(4):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