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气方法的技术现状及工艺研究
李昆
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027300
一、煤制气方法的现有技术及工艺
1.1 固定床气化工艺
固定床气化技术由于对多种煤质有着较好的适应性,因此特别适合于低活性、高灰熔点、强粘结性的煤炭资源。它的工艺流程比较简单,设备投资费用相对较少。但是,它存在的缺点就是气化剂与煤料的接触时间比较短,所以气化反应效率受到限制,使得煤气中的甲烷含量比较高,而有效气体的比例却不够高。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焦油和酚类物质需要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如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1.2 流化床气化工艺
流化床气化技术因为有着快速反应特征和高效的能量转化属性而得到大家的关注,它能够兼容各种不同粒径范围的煤炭资源,对那些活性比较高且成熟程度较低的年轻煤种表现出很明显的优长条件。在这种技术之下,工作的温度区间常常被设置在 800 到 1000 摄氏度这样一个范围当中,在这特定参数之下可以有效地减少氮氧化物产生的数量状况。如果只按照这个技术来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它的装置整体看起来比较简便,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操作上的方便性。
1.3 气流床气化工艺
气流床气化技术因为高效转化煤炭、产生优质煤气而受到重视,煤炭转化率达到 98% 以上。其生产的煤气主要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基本不含焦油和酚类杂质,简化了后续煤气净化步骤。原料适用范围广,能处理各种劣质煤种,原料兼容性强。高压高产是其特点,有利于工业化规模化生产,但设备投资大,运行条件苛刻,高温高压环境对材料性能要求高,造成初期建设成本高,运维费用也高。
二、煤制气工艺的优化方向
2.1 工艺集成创新
想要改进煤制气技术的更新水平,就要着重展开系统化的集成更新研究。固定床气化和气流床气化技术的融合方案在不少示范项目里显示了明显的应用前景。把流化床气化技术和气流床气化技术融合起来使用,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利用流化床气化速度快、适合细粒煤料的特性,可以对原料煤实施预处理,而且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开展部分气化反应。
经过预处理之后剩下的半焦和煤气被送到气流床气化炉中,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继续进行深入转化,这样不但整体提升了煤炭气化的效率,而且还解决了传统单一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像流化床气化过程中焦油分离技术难题就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又发挥了气流床气化高温高效的优势特点。
2.2 催化剂应用研究
开发高效的气化催化剂,是改良煤制气工艺性能的重点方向。经过研究发现,金属基催化剂在这个领域有明显的应用潜力,特别是镍基催化剂由于有着不错的催化活性而被大家看重。这种催化剂可以大幅削减煤气化反应的活化能,并且加快化学反应进程。从实验数据来看,如果采用镍基催化剂,即使是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下,碳的转化率也能提高大概 20% ,并且它的推动作用对于甲烷和水蒸气重整反应也有好处,进而改良煤气的成分结构,使得氢气所占的比例得到改进。
复合型催化剂凭借其优越的性能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金属基催化剂,成为催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多组分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金属氧化物和碳基材料组成的体系中,金属氧化物作为主要活性中心参与气化反应,碳基材料通过改善孔隙结构和提高热稳定性以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催化剂的负载方式以及制备工艺对其整体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利用纳米级分散技术不仅可以增大比表面积,而且可以使活性组分均匀分布,从而大幅度提高催化效率和选择性。
2.3 智能化控制技术
智能化控制技术给煤制气工艺精确调控给予了可靠的技术支撑。现在,物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这个领域之中,气化炉、净化设备等重要环节都装上了各类传感装置,包含温度、压力、流量检测器以及成分分析仪器等等,用来即时获取设备运作状况和生产流程的数据。这些信息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传送到数据中心之后,会被集中起来,并经过系统的整理和剖析,进而达成高效的运维管理目的。
依靠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创建煤制气工艺的智能化预测模型。用机器学习办法针对以往的生产数据展开建模,形成气化炉温度、压力以及煤气组分等关键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进而达成在多种工况情形下对生产指标实施精确预测的目的。一旦察觉到气化炉温度异常上升或者煤气成分波动超出预定阈值的时候,就会自动发出警报,而且会给出改良调整计划,包含调整气化剂流量、煤炭进料速率等具体操作参数方面的提议。
在煤制气工艺流程中,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系统有着明显的应用价值。把领域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转变成结构化的逻辑规则,再形成含有大量信息的知识库体系。该系统可在生产运行出现异常或者故障产生时,凭借实时监测数据和预先设定好的规则集合,做到自动推理和决策辅助,从而准确找出问题根源并给出应对办法。拿气化炉结焦现象来说,系统可以全面分析炉温参数、灰熔点特征以及燃料品质等众多因素,判定结焦原因是否是原料成分变化或者操作失误之类的情况,然后给出调整工艺参数或者改良配煤方案之类的解决建议。
数字孪生技术在煤制气行业中的应用日渐加深。创建起煤制气生产设施的数字孪生模型之后,就能做到虚拟环境同实际生产过程之间的实时交互以及动态同步。操作人员可在仿真平台上模仿生产流程,预先对工艺参数调整方案加以评判,进而改良生产参数设定,加强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结语:
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技术路径,煤制气工艺技术研究开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已有的煤制气技术路线实施全面梳理之后,可以深入探究其改良方向,涉及工艺集成革新、催化剂效能改良、智能化控制系统规划等关键范畴。展望将来,在技术创新推动之下,此领域或许会达成更高转化率、更强环境适应力、更完备的智能化运作机制,进而给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的给予强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忠权 . 煤制气行业含酚废水萃取设备的高效检维修管理模式 [J]. 化工管理 ,2025,(09):107-109.
[2] 张志博 , 陈丽丽 . 甲醇洗硫脱除技术在煤制气气体净化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4,44(20):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