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视角下幼儿红色教育课程开发
谢笑笑 胡美琪 朱宏伟 高琳
淮北理工学院 教育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
引言
在幼儿教育阶段,让幼儿接触爱国教育、革命精神等教育内容,使幼儿初步了解红色文化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游戏化的幼儿红色教育课程将抽象的革命事件及其包含的革命精神具象化,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更有助于激发幼儿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热情和欲望。
1. 研究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五条)明确指出 :“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课程联动机制,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1]。这为幼儿红色教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方向。
2. 课程开发原则和设计策略
2.1“沉浸式”教育理念设计情景游戏
沉浸式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体验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沉浸式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教育游戏从而专注学习寓教于乐 [2]。幼儿红色教育课程开发主要以“沉浸式”教育设计情景游戏,契合幼儿以游戏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幼儿在游戏中直观地理解和运用经验。
2.2 多元资源整合与本土化改造
教师是资源的整合者,利用所在园的办学资源,积极挖掘社区、社会资源,本土的红色文化是红色教育课程中重要挖掘的文化资源。教师深入梳理本地红色历史事件、红色遗址等,把其转化为幼儿课程素材,让红色文化课程更贴近幼儿生活。
3. 红色教育游戏化的核心价值
3.1 红色教育游戏化对幼儿价值观塑造的时代价值
第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教育游戏化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诚信、友善等价值观,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第二,增强文化自信。让幼儿参与红色教育游戏,能使他们了解本国的红色文化历史,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
3.2 红色教育游戏化对幼儿启蒙教育的价值
第一,激发爱国情感,培养良好品德。以游戏形式让幼儿了解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能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其中蕴含着坚强、团结等品德,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第二,促进智力、思维和身心发展。游戏中需要幼儿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如在模拟革命战争场景的游戏中,幼儿要思考如何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团队合作中又能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4. 游戏化的红色教育与五大领域有机融合
(1)健康领域:将革命历史事件融入运动项目,生成红色主题体能游戏,结合革命先辈在艰苦条件下依然保持乐观和纪律的故事,培养幼儿运动技能、纪律性、团队协作的能力。如“红孩子们的支援任务”。
(2)语言领域:结合经典阅读、革命故事、英雄事迹、爱国主义诗词朗诵、书信写作、辩论演讲,开设“红色故事剧场”,有助于幼儿语言、逻辑表达,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价值观的形成。
(3)社会领域:设计基于真实历史事件或虚构但符合精神的剧本。如角色扮演“小红军互助”参与者扮演不同角色,深刻体会历史情境、人物抉择和集体力量。
(4)科学领域:介绍红色历史中的科学原理,如在作战中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或进行红色科技探索,设计高效运输工具、简易通讯设备等。将科学知识与红色文化结合,使知识的学习更具故事性和趣味性,培养他们的逻辑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艺术领域:红色经典音乐、革命场景绘画,戏剧的创作与欣赏,利用艺术形式进行红色宣传。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创编能力及审美能力的提高。
5. 实践探索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1 红色文化抽象性与幼儿认知具象性的矛盾
红色文化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幼儿更倾向与通过具体的形象、生动的故事来理解事物。因此,教师在挑选幼儿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时,要考虑如何将其改编成幼儿能够理解的形式,如绘本、儿歌、幼儿剧本等。
5.2 情境创设表面化
部分教师缺乏将系统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不够灵活多样,难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效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在设计基于红色教育的幼儿园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创造性和参与性的游戏环节,这些活动能够让幼儿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和学习红色文化,从而深入认知和理解红色历史,同时能够凸显幼儿的主体性 [3]。
5.3 红色文化的理解能力不足
办好红色文化课程,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养。一些教师对红色文化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挖掘其背后的价值观和精神实质,无法准确、生动地向幼儿传递红色文化。为了幼儿教育中展开高质量的红色文化教育,幼儿园必须建立一支优秀的幼儿教师队伍,而这支教师队伍必行掌握科学的红色文化教育的方法 [4]。幼儿园或教育机构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教师自身要增强学习意识,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红色文化,深入研究红色文化与幼儿教育的结合点。
5.4 家园社共育机制不全
幼儿园应积极开展家园合作,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为家长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与指导。幼儿园可定期邀请家长来园为幼儿讲述红色故事、童谣等。幼儿园还可通过家园合作对家 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能力 [5]。社区也可以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联合幼儿园邀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参观红色基地等,增强幼儿的红色文化体验。
结语
红色教育需以幼儿为中心,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系统性、趣味性的五大领域联动,将革命红色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游戏性体验,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数字化与传统红色教育的创新产物,结合线上红淮 StoryHub 幼教平台使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了幼儿红色教育的普及性和时代性。同时,需解决资源开发、教师能力等现实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幼儿教育体系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L].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3-10-24
[2] 高岚岚. 沉浸式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研究——以《旅江湖》教育游戏为例 [J]. 中小学电教 , 2016, (Z2): 137-138.
[3] 王红莲 . 基于红色教育的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 [J]. 智力 ,2024, (16): 5-8.
[4]次央 . 红色教育融入幼儿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九).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第一幼儿园 ;, 2023: 560-562. DOI:10.26914/c.cnkihy.2023.024546.
[5] 唐艳华. 红色文化促进幼儿园“五育并举”的探索 [J]. 成才之路,2023, (11): 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