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分析
徐春涛
铁岭市综合实践学校 112000
引言
在当今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日益受到关注。基于生活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更是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塑造价值观。这种活动形式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对其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 基于生活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基于生活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教育形式,它将教育紧密扎根于生活实际,为学生搭建起连接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该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鼓励学生走出传统课堂的局限,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中。其核心在于“生活体验”,学生深入社区、自然、社会各个角落,亲身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调研、职业体验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合作,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基于生活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的特点
2.1 情境真实性与体验深刻性
基于生活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高度真实的生活情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它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生活场景中,如社区、工厂、自然环境等,亲身感受和经历各种生活事件。在社区开展的垃圾分类宣传与指导活动中,学生不再是单纯从书本上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而是直接与社区居民交流互动,观察居民的日常垃圾投放行为,并现场指导他们正确分类。这种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使他们深刻体验到环保行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和面临的困难。
2.2 过程开放性与自主探究性
该活动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活动的时间、空间、内容和形式都不受传统课堂的严格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和方向。例如,在研究“家乡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这一活动时,学生可以自由决定调研的地点,是深入到传统手工艺作坊,还是走访民间艺人;也可以自主安排调研的时间和方式,如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制定计划、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需要主动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与不同的人交流沟通,尝试运用各种方法获取信息。
2.3 结果多元性与发展全面性
基于生活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活动结果具有多元性。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不同,在活动中他们所关注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果也会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通过活动制作出了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展示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有的学生可能撰写了一份详细的社会调查报告,提出了对家乡发展的建议;还有的学生可能通过组织一次公益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3 基于生活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策略
3.1 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发价值观思考
教师要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自然地触发对价值观的思考。例如,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校园周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如垃圾随意丢弃、小摊贩占道经营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些问题对校园环境、学生健康以及城市形象的影响。
3.2 组织实践体验活动,强化价值观认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强化价值观认同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基于生活体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比如,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的社区服务活动,学生定期到养老院为老人打扫房间、陪老人聊天、表演节目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老人的孤独和需要,体会到关爱他人的快乐和意义。
3.3 引导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与包容价值观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合作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包容他人的价值观。
3.4 开展反思评价活动,促进价值观内化
在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反思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和表现进行回顾和总结,进一步促进价值观的内化。教师可以让学生撰写活动反思日记,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体会以及存在的不足。同时,组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如是否具有责任感、是否尊重他人、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等。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生活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在知识获取方面,它拓宽了学生的知识来源渠道,促进了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能力培养方面,它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与创造力、沟通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情感发展方面,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在价值观塑造方面,它树立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促进了学生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融合;在社会适应方面,它让学生了解了社会规则与文化,提高了学生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作业的优化设计——以《家乡小导游》为例 [J].黄春信 .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06)
[2] 德行一体化视角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阻碍与策略 [J]. 任晓静 .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