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

王晓龙 李灵

四川省剑阁中学校 四川广元 628399

一​、基本情况

(一)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要紧紧围绕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运用系统观念处理重大关系 ”。作为新征程下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发言为纲领性文献,以《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健全中小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体系,切实发挥评价导向功能,探索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路径和方法。

创办于 1931 年,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唐天宝年间的剑州官 学,文化底蕴深厚,但学校位于老县城,地理位置受限,学生的视野和对外交流机会较少 。因此立足县域中学的校情与学情,开展实施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育人方式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1. 促进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强调定量与定性的相互结合与相互补充,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为个人成长和职业选择奠定基础。

2. 有效发挥学生评价的引领作用。通过学生视角,引领教师教育价值观的重建,对现实的教育问题进行反思,实现教育评价的增值探索 。

二​、重要举措

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指标

1. 思想品德

(1)爱党爱国、理想信念:参与每周国旗下演讲、国旗护卫队出旗。

(2)诚实守信:学业考试违规情况。

(3)责任义务、遵纪守法:“兼山环保大讲堂”,“翠云廊”古柏保护宣讲。

(4)仁爱友善:“好人好事薄 ”记录情况。

2. 学业水平

(1)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国家课程(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考试成绩;地方课程《可爱的四川》成绩;校本课程《兼山课程》成绩。

(2)基本技能的运用能力:信息技术课成绩合格率。

3. 身心健康

(1)体育锻炼习惯:早操、课间操出勤率。

(2)身体机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

(3)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心理调查问卷结果;学校心理室问诊记录。

(4)剑阁中学兼山体育节获奖情况。

(5)统计学生体育特长情况。

4. 艺术素养

(1)艺术审美感受:剑阁中学“校园美育浸润 ”主题班会心得体会。

(2)艺术审美鉴赏:了解“鹤鸣山文化 ”

(3)艺术审美表现能力:剑阁中学兼山文化节“七本评选 ”结果;剑阁中学兼山文化节“兼山书法比赛 ”活动结果;统计学生艺术技能特长情况;统计学生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

5. 劳动素养

(1)劳动观念:剑阁中学兼山“劳动教育实践课 ”。

(2)劳动能力:剑阁中学“校园开放日 ”家庭厨艺展示;剑阁中学兼山“劳动教育实践课 ”成绩。

(3)劳动精神和品质:校园环卫“劳动周 ”活动参与情况;剑阁中学兼山劳动节“蔬菜基地劳动成果展 ”参与情况。

6. 社会实践

(1)学生动手操作:剑阁中学“校园创新大赛 ”参与率。

(2)体验经历:剑阁县学生综合实 践基地研学;“翠云廊 ”红色文化研学汇报;军训。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1. 组织原则

坚持正确的教育改革方向,以事实为依据 。在线上,我校与省相关部门合作建立“ 学生成长记录系统平台 ”;在线下,我校组织完成“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经历和典型事例,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强化有效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公正。

2. 组织评价内容(1)学生基本情况(2)学生发展情况

如实填报至“ 学生成长记录系统平台 ”,并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

3. 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1)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每月组织综合素质评价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培训,根据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

(2)建立评价结果公示制度

评价结果在线下线上公示7 个工作日。公示期内,全体师生及家长若有异议,由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受理并复议,最终结果须经学生确认。

三​、主要成效

为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的快速落实,切实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在我校高一(4)班试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高一(4)班实施方案后的成效如下:

(一)学生发展方面

1. 思想品德 :多数学生个人学习与生活习惯得到较大改善,例如日常操行汇报,通报次数由实施前的每月9 次到实施后的每月3 次,频率下降。

2. 学业成绩:学生的学业成绩稳定且优秀率提高,例如实施前历史学科优秀率为 40% 到实施后提升为 45% 。

3. 身心健康:记录显示方案实施前主动“每月谈心 ”男生 3 人,占比男生群体 15% ;女生 8 人,女生占比 20% 。实施后,男生 8 人,占比男生群体40% ;女生15 人,女生占比37.5%,分别提升 25% 和 17.5%。

4. 艺术素养: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的表现更突出,参加各类艺术比赛获奖的人数增加,实施前每年有8 人获奖,实施后增长到15 人。

5. 劳动素养 :通过家校合作,学生家务劳动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实施前 学生回家主动做家务为13 人占比 21.6% ,实施后增长到24 人,占比 40% 。

6. 社会实践 :学生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比例提升,例如从实施前的 30% 提高到实施后的 50% 。

(二)教师教学方面

1. 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 、社会实践等内 容的比例提高。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多元化,而不再是以学习成绩为唯一的依据。

四​、​问题与反思

1. 根据评价试点的反馈情况,在实施方案的具体操作中应当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与具体班级情况,做出符合校情 、班情的调整。

2. 加强评价过程的监督与督促,完善评价结果公示制度与评价过程定期或不定期抽检制度等。

3. 进一步加强家校交流,及时向家长反馈评价结果,提升家校信息共享的时效性,为家校共育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 [J].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2,(16):22-27.

[2] 姜封祥. 以德育体系的科学建构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实效[J].《师资建设》,2019.

[3]《兰州市教育局严令——考试成绩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或排名 》[N].甘肃经济报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