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听障中职学生在外实习的安全问题及解决策略

作者

王小明 李萌萌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济南特殊教育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一、引言

实习作为中职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听障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专业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地将自己融入社会,接触社会,进入工作环境。但由于听障学生身体有缺陷,加上无形之因,在实习时会有更多的安全隐患。特殊教育学校的实习地点都会有专门的老师入驻进行管理,但是校外实习的学生很难完全避免发生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研究听障中职学生在校外实习的安全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意义十分重大。

二、听障中职学生在外实习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交通安全问题

部分听障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在无证的情况下私自购买摩托车,并上路驾驶。由于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加之不懂机动车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对交通法规了解不够,时常会出现闯红灯、压线等各种行为,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听障学生由于先天的听力障碍,平时不会去注意路口的声音,也不会知道前面是否有大型的运输车辆鸣笛,一旦当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就不知道周围的情况。所以他们会非常容易地出现交通事故,危及到自己的安全。比如某听障学生的女儿在无证的情况下驾驶摩托车闯红灯,撞上一辆正常行驶的汽车,导致自己的身体受伤。事故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无疑是一种灾难。

(二)擅自离岗与行踪失控问题

这部分部分听障学生没有较强的纪律意识,擅自离校去不知情的地方,并且连带单位或老师、家长都不知情,这样学校方及实习单位就很难知道自己的下落,一旦学生在外地出现不测,将很难得到及时救助;听障学生与其他人的交流有障碍,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在外界会很难解释清楚,如果是在陌生的环境里面迷失自己就很容易出现问题甚至会导致出逃失联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学生因擅自出走并且在走失之后所出现的迷路和被侵害等情况的发生而没有被人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着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

(三)沟通障碍引发的人际冲突问题

听障学生大多用手语或者文字来和别人进行交流,在工作中他们很难直接和实习单位的同事产生很好的沟通,如果发生错误会因为听不到别人的批评而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就算犯错也不好向别人说明白自己想要说什么或者怎么做的想法。而同事们面对这样的听障学生也可能会急躁、不耐烦,甚至着急赶他们走。如此下去,就容易产生冲突,如果学生不明道理被辞退了,会对自己非常打击。例如:听障生小凌不能准确的理解同事工作的安排,导致了小凌没有做错事却挨批评,两人吵架最终伤害了公司的气氛。

(四)心理安全问题

听障学生因为身体上的原因,比较敏感脆弱,实习期间需要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工作压力,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出现一些消极情绪,如果不及时疏导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发生,如出现极端的行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遭受挫败、受到他人的羞辱、受到冷眼相待等之后,就会出现自我封闭以及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对自身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实习的效果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听障中职学生实习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听障学生由于听力受损,在平时的成长过程中接受的安全教育相对较少,对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了解也不够全面,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其中个别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没有做到很好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对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规定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再加上听障学生社会适应性不强,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时不知如何处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学校教育与管理因素

原校方对实习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强、细致、深入,没有考虑到听障学生的特殊情况,教育方式较为单一,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习过程中虽然有班主任经常去探访学生,但缺乏管理和联动措施,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日常动态,也很难做到及时发现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隐患,并对其进行消除;同时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充分、沟通联系不够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学校对学生的需求之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脱钩断线。

(三)实习单位因素

一部分实习单位并没有认识到听障学生的特殊性,未给他们分配相关的工作任务并给予工作指导与帮助;另外并未对其开展相关安全培训及管理,由于听障学生的特殊性,在工作安排上并未考虑到听障学生的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造成实习生在工作时会感到有较大的压力感,安全隐患也会随之而来。与此同时,在学生与同事之间进行沟通协作的过程中存在困难与阻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听障学生对工作情绪上的愉悦感以及对实习期间美好体验的感受。

(四)社会环境因素

如今社会上人们对听障群体的关心和理解程度远远不够,缺少无障碍设施建设,给听障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极大不便,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常常遭到歧视或偏见对待,使听障学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各种不良的社会行为的诱导,很容易使听障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带来安全隐患。

四、听障中职学生实习安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

1. 开展多样化安全教育活动

学校在学生实习前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课,在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兼顾学生的聋哑情况,用图象、视频、手语等方式对学生讲授交通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自我保护知识;组织各类安全演练,包括消防演习、应急逃生演习等,并且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请交通警察、律师等专业人员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法律意识。

2. 强化实习期间安全教育

班主任走访学生时,应根据实习单位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并将实习过程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要求学生与同学们分享自身安全体验、安全经历等,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在班级内引领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另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线上安全教育平台,定期向全校推送安全知识和案例资料,供学生们随时浏览、学习借鉴。

(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实习监管

1. 建立严格的请假制度

说明学生请假的相关流程及规定,需要向实习单位以及班主任书面申请说明具体的事由,时间,去向等,且该事宜需要得到学校以及实习单位的许可方能离开,若未经允许私自离岗者,要严格批评教育并进行处罚,并联系家长协同工作。

2. 加强实习过程动态管理

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建立学生实习信息管理系统,实时跟踪掌握学生工作、生活、行踪等情况;班主任应定期联系实习单位负责人、本人及家长,掌握了解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情况、思想动态等;学校可以选派系部辅导员定期到实习单位开展巡查,并针对有关情况进行走访。

(三)优化沟通机制,改善人际关系

1. 开展沟通技能培训

学校组织听障学生参加实习前进行一些沟通技能培训,让他们学习一些如何准确表述自己想法、正确理解别人的想法等有效的沟通技巧,并且还要让正常人群学会一些跟听障人士沟通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便在实习的时候能让实习单位的同事更容易理解和接纳。实习单位定期开展团建活动,有助于加强和提升听障实习生和同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营造温暖友好的工作氛围。

2. 搭建沟通平台

给听障生提供几个和所在实习单位同事沟通的方式:如微信群,文字沟通软件等,使其能在工作中及时与同事沟通;其次,在工作场所可以配备手语翻译或者手语教材、字板、笔纸等辅助工具让师生双方更流畅的沟通;另外学校可设置专门的学生和实习单位沟通协调员,帮助解决双方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强化心理辅导,关注心理健康

1. 建立心理辅导机制

需要学校配有一名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对听障生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对于参加实习前学生的心理进行测评,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案;实习期间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需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情况,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及时加以疏导;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

2. 加强家校合作

密切联系学校,及时告知家长学生心理情况,同家长一起关爱、呵护好学生的身心健康;要让家长理解残疾学生,关心爱护听障学生;可多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心理教育活动,在家长会上学习一些心理教育辅导的方法、技巧,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五)加强社会协作,营造良好环境

1. 推动社会对听障群体的理解和支持

学校与实习单位要大力开展有关聋人特点、需要等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聋人的关注度与认知度,引导全社会尊重聋人、关爱聋人,消除歧视、偏见;倡导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听障学生实习工作,给听障学生创造更多实习机会,给企业提供优秀人才。

2. 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实习单位及周边区域完善无障碍通道、手语提示等设施,为听障学生的出行和工作提供便利。同时,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五、结论

听障中职学生在外实习,这涉及到学生本人及学生家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问题,特别是学习障碍中职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在接受校外实习时发生人身意外事故的现象较为突出,关系着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等问题。因此,学校、实习单位、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关注这些问题,并为此付出切实的努力,以确保学生的实习安全。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安全知识宣传和讲解,严格落实相关安全规定和管理制度;制定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帮扶措施;建立健全协调合作网络体系,从系统层面保障特殊职业教育的实习培训安全工作,真正服务于社会特殊职业领域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同时要不断发展和创新实践方法,逐步完善听障中职学生的实习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Bronfenbrenner 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Z]. 2021.

[3] 刘全礼 . 特殊教育导论 [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20.

[4] 张宁生. 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 华夏出版社, 2018.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report on disability[R].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