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畜牧养殖技术的实践与效益分析
高那仁图雅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农牧和科技事业发展中心 137600
引言
畜牧业规模化发展之后,它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粪便污染,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水资源过度耗费等现象频发,传统的养殖模式已无法满足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双重需求,环保型畜牧养殖技术凭借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以及生态管理手段的融合,打造出低污染,高效益的养殖体系,成为畜牧业可持续转型的关键途径,本文全面剖析这一技术体系的组成要素,配套举措以及实际效益,期望给政策制订和产业升级赋予科学支撑。
1. 环保型畜牧养殖技术的关键要素
1.1 技术体系构成
环保型畜牧养殖技术的中心是形成多维度技术整合体系,包含养殖过程污染控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链协同这三大部分,在污染控制方面,通过精准饲喂技术和生物发酵工艺来削减粪便中的氮磷排放量,资源化利用层面,借助厌氧发酵技术和有机肥生产设备达成粪污的能源转化和土壤改良,生态链协同注重养殖 - 种植 - 能源的循环设计,比如用沼气发电来满足养殖场的能耗需求,沼渣沼液代替化学肥料,智能监测系统凭借物联网技术随时监督粪污处理效率和环境参数,给技术改良给予数据支撑。这种技术体系既要考虑功能完整又要顾及经济可行,它的设计原则是源头减量为主,过程控制要准,末端利用要快,像饲料添加剂可以削减动物肠道的氨气排放,密闭式的粪污收集系统可以防止二次污染,技术集成不是简单地堆砌起来,而是依靠工艺相配和参数调优来达成系统整体效能的提升。
1.2 技术应用的关键配套措施
技术落地要依靠三大配套举措,政策监管体系,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农户培训机制,政策上要制订严格的粪污排放标准和环保补贴政策,拿沼气工程来说,给予税收减免,对违规排放的行为执行行政处罚,基础设施方面,养殖场要配备密闭式储粪池,厌氧发酵罐,有机肥生产线,还要装上自动化的环境控制体系,农户培训重点放在技术标准操作和设备维护能力上,创建区域性技术服务中心来给予长久的技术指导。配套设施是否有效,需要多方配合,政府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环保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企业要参与养殖场改造投资,减少农户技术采纳成本,科研机构要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和效果评估标准,只有形成“政策引导—市场驱动—技术支撑”的三位一体模式,才能使技术得到大规模的运用。
2. 环保型畜牧养殖技术的效益实践
2.1 经济效益
这项技术通过削减污染处理开支并改进资源附加值来增添经济收益,一方面,粪污资源化利用缩减了化学肥料和污水处理费用,拿沼渣沼液取代化肥来说,可以节约 30% 以上的肥料开支,另一方面,沼气发电和有机肥售卖形成了新的创收途径,就拿大规模养殖场来说,沼气工程年发电量达 10 万千瓦时,这差不多等于减少电费开支 15 万元 / 年。从长期来看,技术应用还可以提升畜产品的品质,精准饲喂和低应激养殖环境改善之后,肉类和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以及市场溢价率都有所增长,拿生态养殖认证的乳制品来说,其价格往往要比普通产品高出 10% 到 15% ,虽然开始时设备投入比较高,不过 5 到 7 年之内就能凭借节省开支和增收把投入收回来。
2.2 环境效益
传统的畜牧养殖技术存在严重的污染环境问题,比如粪便随意排放、清洁污水未处理等,加剧农村的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废物,再加上目前使用的饲料中含有较多激素成分,随意排放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技术实践对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减排、资源循环两个方面,在污染减排方面,粪污厌氧处理可减排 85% 以上甲烷排放,有机肥代替化肥降低土壤重金属富集风险,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可实现尿液和雨水分离回用,使养殖场耗水量减少 60% 。生态修复功能也不可忽略,沼液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加强碳汇能力,粪污无害化处理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削减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根据监测数据可知,运用此技术的养殖场周边水体 COD 浓度下降超过 40% ,空气品质远胜过传统养殖区域。
2.3 社会效益
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与自然生态以及自然资源的联系非常紧密,自然生态为畜牧养殖提供了养殖场所与饲喂资源,为牲畜的健康生长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只有处理好自然生态与畜牧养殖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社会效益主要体现于就业机会创造、居民健康改善以及乡村治理优化,技术推广促使沼气工程运维、有机肥销售等新产业链就业岗位增多,特别利于农村留守劳动力稳定增收,环境污染削减直接缩减人畜共患病流传风险,密闭式粪污处理系统能阻止苍蝇蚊虫滋生地,附近居民肠道传染病发生率就可降 25%。另外环保型养殖模式提升社区对于畜牧业的接纳度,化解养殖场和居民的环境纷争,通过形成“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的利益关联机制,技术应用促使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缩减城乡收入差异,据数据表明,环保养殖示范区的农村人均年收入增长比率高于区域平均水平 8%-10%. 。
结语
环保型畜牧养殖技术依靠体系化的技术创新以及系统性的配套举措,达成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重改善,其取得的成功显示,技术创新务必同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紧密结合才能得以推行,以后的研究要探寻智能化技术怎样削减运维成本,而且加大国际合作来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只有塑造起“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经济可行”的养殖新形式,畜牧业才可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展望未来,环保型畜牧养殖要加大科技赋能力度,把大数据同物联网融合起来,做到精准饲喂,污染预报,还要完善绿色金融支撑体系,促使农户采用低碳模式,众人协力,才能真正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畜牧业体系,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 丁景华 .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探究 [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07):82-84.
[2] 马海蛟 , 马宏伟 . 畜牧养殖生产中的环保问题及改进措施 [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1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