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造林中播种育苗技术应用研究
陈飞虹
湖南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湖南郴州 423600
一、处理种子
首先,做好种子采集和选择工作。种子质量直接决定苗木成活、生长与发育状况,一般情况下存在病害隐患的种子成活率较低,颗粒干瘪的种子则苗木生长水平较低,所以如何采集与选择种子是播种育苗技术的应用要点之一。采集种子需要选择健康茁壮、无病虫害的母树,还要在母树种子成熟的最佳时期进行采集,如此才能保证种子的质量。
其次,对采集的种子实施消毒作业。种子在采集、储存的环节中有可能携带各种病菌、虫卵,这会对种子萌发和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必须对种子进行集中消毒操作 [1]。通常情况下在去除杂质、空粒、瘪粒等劣质种子后,采用药剂消毒、温汤浸种两种常用方法,消灭种子有可能携带的各种病菌、虫卵。以药剂消毒方法为例,可以使用浓度为 0.5%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为保证消毒效果浸泡时间不能低于2 小时,该种方法可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
最后,科学进行种子催芽操作。一些营林造林树种的种子具有外壳坚硬、休眠期较长的特点,为提升种子发芽率及发芽整齐度,需要采取人为干预的方法进行催芽。当前常用的人工催芽方法包括药剂催芽、层积催芽和水浸催芽,根据种子催芽需求选择最佳方法。以水浸催芽方法为例,将种子浸泡在适量的水中,结合种子发芽所需条件合理控制水温、浸泡时间,确保每一粒种子能够充分吸收水分,从而达到催动种子发芽的目的。
二、准备苗床
所谓苗床主要是指用于培育植物秧苗的小块土地,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露天苗床与室内苗床两种类型。营林造林中播种育苗技术应用,需要准备适合苗木生长的苗床,用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水平。
选择圃地。要想培育出高品质的苗木必须选择一个适宜的圃地,需要满足土壤肥沃、通风良好、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和土层深厚等条件。另外,不同树种对土壤环境要求不同,需要根据树种生长习性处理土壤,以红松、云杉树种为例,此类树种喜欢微酸性土壤,就要适当提高圃地土壤的酸性。
制作苗床。高床、平床、低床是播种育苗技术中常用的三种苗床类型。高床比较适合排水良好、土壤质地疏松要求较高的圃地,制作过程中要将床面高出地面 15~30cm ,床面宽度为 1~1.2m ,床面的长度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低床适合干旱地区、土壤湿度较低的圃地,相比高床具有更强的保水性能,床面需要高出地面 10~15cm ,床面宽度保持在 1~1.5m 之间。平床在高度设置上与地面保持平齐,常用于地形平坦且排水良好的圃地。
三、科学播种
播种育苗技术在营林造林中的应用,需要对播种程序加以重视和改进,以此提高种子发芽率、苗木成活率。当前科学播种常用方法包括撒播、条播、点播,每种播种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且适合不同的播种条件。
撒播:将处理后的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该种播种方法操作简单且效率较高,适合用来播种数量较多和颗粒较小的树种,诸如柳树种子、杨树种子等 [2]。采用撒播方法时,应当对苗床进行浇水,还要保证将整个苗床浇透水,等到苗床土壤稍微变干后,使用细沙对种子进行拌和,随后连同细沙将种子撒在苗床上,再用一层薄土做好覆盖,厚度以看不见种子为最佳。
条播:在苗床上按照一定间距做行距开沟,后将种子均匀地播在沟内,该种播种方法被称为条播。选择条播方法的优势在于方便后期开展种植管理工作,包括中耕除草、灌溉、施肥等,此种播种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树种。采用条播方法需要注意开沟深度与宽度,一般情况下深度为种子直径的 2-3 倍,宽度为3 ~ 5 cm。
点播:根据种子生长特性按照一定株行距,将种子逐个播在准备好的苗床上。点播方法比较适合颗粒大且发芽率高的树种,主要包括板栗树、核桃树等,
播种效率较低但是播种质量较高。
四、苗期管理
灌溉和排水。苗木生长过程中需要足量的水分,但是苗床不能出现积水,这就需要采取科学的灌溉和排水措施。种子发芽时期、幼苗时期,需要适当增加灌溉次数,尽可能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度,随着苗木生长逐渐减少灌溉次数与灌溉量,满足苗木生长的水分需求即可。雨季时期为避免圃地大量积水,导致苗木根系腐烂或缺氧,必须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及时将圃地内的积水排放出去。
施肥管理。苗木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营养,这就需要做好施肥工作,提高圃地土壤的肥力,促进苗木快速、健康地生长。例如,苗木生长的初期要适当施加氮肥、磷肥、钾肥,满足苗木根系、茎叶生长需求。
间苗与补苗。营林造林中应用播种育苗技术,应当格外重视苗木的种植密度,密度较低容易导致资源利用率下降,密度较高容易影响苗木生长状态,所以在苗期管理中应当做好间苗与补苗工作,实现对苗木密度的科学管控。苗木生长初期受到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速度差异性影响,可能出现苗木密度不均匀的情况,此时可以对苗木采取间苗操作。遵循“去弱留强”“间密留稀”的原则,去除生长不良、存在病虫害隐患的苗木,将苗木密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针对缺苗的苗床应当采取及时补苗措施,为保障后补苗木与原有苗木保持统一生长水平,要选择合适大小的苗木,以此提高苗木的齐整性。间苗与补苗操作后,还要对苗床实施浇水,确保苗木的根系能够与土壤密切接触,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中耕除草。杂草会与苗木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所以应用播种育苗技术需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中耕作业必须结合苗木生长状况控制中耕深度,如苗木生长初期中耕深度保持在 2~3cm 为最佳。除草作业要遵循“除早”“除了”“除小”的原则,防止杂草长势过旺干扰苗木生长。
营林造林中播种育苗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系统性和专业性,要求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播种育苗技术的相关要点,能够对处理种子、准备苗床、科学播种、苗期管理等主要的播种育苗程序加以管控,通过提高种子与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生长水平,保障各种营林造林树种健康、快速生长,从而为营林造林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结语:处理种子、准备苗床、科学播种、苗期管理,是营林造林中应用播种育苗技术的关键要点,掌握和控制技术要点能够显著提高播种育苗技术的应用成效,有利于提高营林造林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晖. 新时期营造林管理技术与创新措施研究 [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 26 (02): 171-173.
[2] 鱼亚军 . 营林造林中的播种育苗技术要点探究 [J]. 农村实用技术 ,2021, (02): 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