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智能交通管理的城市交通工程优化研究

作者

刘甜甜 耿嵩涛

漯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石油沥青库 河南省漯河市 462000;漯河市港航建设和养护中心 河南省漯河市 462000

1、理论基础与技术背景

1.1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内涵与发展概述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一种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对城市交通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调度的系统 [1]。通过实时获取交通数据并进行处理,系统能够实现对交通流的智能优化和调控,从而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突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内涵包括多个方面:系统包括传感器、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等组成部分,能够实现对城市交通的全方位监测和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数据进行智能的信号控制和路网规划,优化交通流动,减少拥堵和延误;系统还能结合交通信息发布、应急调度等功能,提供全面的交通管理服务。在技术方面,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交通信息的高效处理和智能决策,不断提升交通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发展呈现出日益重要的趋势。未来,随着 5G、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将进一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为交通管理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推动城市交通工程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

1.2 城市交通工程优化的关键技术与理论框架

城市交通工程的优化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优化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关键技术与理论框架,以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交通信号控制策略是城市交通工程优化的核心 [3]。通过智能化的信号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交通流的精确调控,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拥堵现象的发生。路网规划与设计也是优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路网规划能够优化交通网络结构,减少交通阻塞点,提升整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除此之外,实时交通信息的应用对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交通信息,可以及时调整交通控制策略,提高交通运行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对旅行者行为进行建模与预测也是优化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了解旅行者的出行习惯和行为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交通管理措施,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

综合运用上述关键技术,形成的城市交通工程优化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改善交通流的服务水平,减少旅行时间和平均延误时间,并且能降低交通碳排放,提升交通运行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智能交通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具体情况,兼顾交通出行的安全和便捷,确保智能交通系统的最大优势得以发挥。这一理论框架为城市交通工程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

2、优化策略与应用效果探索

2.1 智能化信号控制与路网规划的协同应用

城市交通工程优化的关键在于智能化信号控制与路网规划的协同应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流量和车辆速度,结合交通信号控制技术,实现交通信号的自适应调整。通过对路网进行智能规划,优化道路布局和交通流分配,避免交通拥堵和车辆之间的冲突。

智能化信号控制系统利用传感器、视频监控等设备获取实时交通数据,借助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和交通流预测,以此优化信号灯周期和配时方案。在高峰时段,系统能够智能调整信号灯的绿灯时长,优先疏导交通流量较大的方向;在低峰时段,则可根据实时交通情况灵活调整信号灯的切换时机,减少车辆在红灯处的等待时间,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与此智能路网规划则通过建立交通模型和仿真计算,分析道路容量、规划车道设置、确定交通组织形式等,以优化道路网络的整体效能。系统可根据交通需求和城市规划,提出路网优化建议,如增设或关闭交叉口、调整车道宽窄、规划公共交通线路等,使道路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行效率。

智能化信号控制与路网规划的协同应用,能够实现交通系统的整体优化,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减少拥堵现象,改善通行速度和行车舒适度,有助于提升城市交通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平。

2.2 交通效率提升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效果

在城市交通工程的优化研究中,交通效率提升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实施,为城市交通体系的优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明显改善了交通流的运行效率,并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信号控制技术,实现了对交通流的动态调节。通过实时交通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系统能够自动优化信号配时,减少不必要的停车等待时间,进而降低车辆的燃料消耗与排放。研究表明,在优化信号控制的情况下,过路车辆的延误时间显著减少,通行效率大幅提升。这不仅改善了个体出行体验,为城市整体的交通运输效率注入了活力。

与智能信号控制相辅相成的,还有优化的路网规划。通过建立模型,综合考虑交通流量、路网结构、出入口设计等多项因素,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情况。优化的路网设计不仅降低了事故发生率,还减少了因拥堵导致的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气候效益的提升,体现在显著降低的碳排放量,促进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城市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应用还注重结合公众出行需求,推动多式联运的广泛应用。例如,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与私家车的有效衔接,构建出一套高效、绿色的出行系统,进一步提升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轻了城市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合来看,智能交通系统的优化设计不仅在交通效率方面表现出色,也在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城市交通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为建设可持续的城市交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3\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基于智能交通管理的城市交通工程优化方法,通过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策略、路网规划设计及运用实时交通信息,提高交通流服务水平,降低行车时间与平均延迟,并减少交通碳排放,提升交通运行效率。结果表明,智能交通系统可有效改善城市交通,但需结合具体城市情况,确保交通安全与便捷。本研究局限在于对复杂城市环境的适配,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优化策略,以实现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江萍 .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交通流协同优化与诱导关键技术研究 [J].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12):0119-0120.

[2] 赵怀君 . 浅谈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J].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20):0027-0027.

[3] 张 祎 . 智 能 网 联 交 通 系 统 的 交 通 控 制 [ J] .上 海 城 市 发展 ,2020,0(0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