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安全意识培养探究
肖伦葵
重庆市开州区赵家中心幼儿园 405499
一、引言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幼儿园需组织丰富且契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各类身体活动,户外自主游戏恰是落实此要求的重要形态。小班幼儿(3-4 岁)处于认知发展初始阶段,虽对游戏抱有浓厚兴趣,但危险判断能力欠缺,动作协调性亦不足,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常因相互碰撞、器械操作不当等情形引发安全问题。培养该阶段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安全意识,既是保障其身体健康的根基,亦是推动其自主游戏能力持续发展的核心。
二、小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安全意识培养现状
(一)幼儿层面:安全认知与行为脱节
幼儿处于认识世界的启蒙阶段,对外界的认识有限,且在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上相对欠缺,因此,他们在幼儿园参加户外游戏时,往往只凭自己的本能和喜好,缺乏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小班幼儿对“安全”的认知多限于表层,例如知晓“不可快速奔跑”,但游戏兴奋状态下往往漠视规则。他们对危险场景的预判能力较弱,在攀爬架周边追逐时,难以察觉可能摔倒的风险;同时,自我保护动作尚未娴熟,遭遇碰撞时不会借助手臂进行缓冲,进而容易产生磕碰损伤。
(二)教师层面:引导方式与幼儿特点不匹配
部分教师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未能妥善平衡“安全”与“自主”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三方面:其一为过度保护,为规避风险而限制幼儿游戏内容,例如禁止攀爬、跳跃类活动,致使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被削弱;其二是引导方式缺乏趣味性,常以“说教式”进行提醒,如“禁止打闹”“注意安全”,而小班幼儿注意力易转移,难以理解并记住此类提醒;其三是应急处理能力欠缺,面对幼儿摔倒哭闹等突发安全事件,往往优先安抚情绪,未能借此契机强化幼儿的安全认知。
(三)环境与家园层面:支持体系不完善
户外游戏环境中安全隐患客观存在,部分器械边角未实施软包防护,游戏区域划分亦不够明确,例如运动区与沙水区相邻设置,易使幼儿滑倒受伤。家园协同层面存在明显不足,部分家长在家中对幼儿过度宠溺,未同步开展安全习惯培养,甚至允许幼儿在家随意攀爬家具,导致幼儿园所建立的安全规则无法在家庭场景中得到有效延续。
三、小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安全意识培养策略
(一)创设“安全且自主”的户外游戏环境,奠定意识培养基础
为提升户外自主游戏安全性,需从环境与标识两方面优化。先动态调整环境布局,依小班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划分游戏区域,将滑梯、攀爬架等剧烈运动区与沙池、涂鸦区等安静游戏区分离,借助彩色地垫、低矮围栏界定边界;定期排查器械安全,在滑梯台阶、攀爬架连接处等易磕碰部位加装软包,确保器械高度与间距契合小班幼儿使用规范。同时设置可视化安全标识,采用幼儿易懂的图画形式,如在跑跳区张贴“慢慢跑”卡通图案,在器械旁粘贴“排队玩”示意图;引导幼儿参与标识制作,如让其为“禁止推挤”标志涂色,通过动手操作深化对安全规则的认知。
(二)优化教师引导方式,推动安全意识落地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是活动前安全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活动前结合户外环境的实际情况,向幼儿详细讲解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交通风险、尖锐物品伤害、水域安全等,与幼儿一起讨论避免发生安全问题的方法。为有效培养小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安全认知,可从规则导入与行为引导两方面落实。其一采用游戏化方式导入安全规则,将安全知识融入具体游戏情境,例如“小火车过山洞”游戏中,通过“火车不可撞击山洞(器械)”“乘客不可伸出手(规避碰撞)”等情节设计,让幼儿在游戏体验中自然理解安全规则;同时借助儿歌、手指谣辅助记忆,如“滑梯需排队,小手抓牢固,屁股缓缓滑,安全乐开怀”这类简短内容,帮助幼儿强化安全认知。其二注重即时性引导与游戏后复盘,游戏过程中持续观察幼儿行为表现,察觉危险倾向时及时介入,通过提问启发幼儿主动思考,如“你刚才奔跑速度过快,险些撞到同伴,怎样做才能更安全呢?”;游戏结束后组织“安全小讨论”,鼓励幼儿分享游戏中的发现,如“今日玩沙时,有小朋友将沙子扬至他人眼中,我们玩沙时应采取哪些方式保障安全?”,依托同伴间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深化幼儿的安全认知。
(三)家园协同,构建安全意识培养闭环
为实现家园安全教育协同,需同步内容与分享案例。通过家长群、家长会向家长传递幼儿园安全培养目标,如明确“本月重点培养幼儿‘不推挤’‘规范使用器械’的习惯”;同时提供家庭安全游戏建议,例如在家开展“障碍物行走”游戏,引导幼儿练习绕开桌椅,提升规避危险能力。定期向家长分享幼儿户外游戏案例,反馈安全行为表现,如“小宝今日玩滑梯时主动排队,还提醒同伴‘缓缓滑’”;同时指出需改进之处,如“孩子在家攀爬沙发时,可引导其用‘手抓稳、脚踩实’的方法,与幼儿园器械使用规则保持统一”,助力家长开展针对性教育。
四、结论
为培养小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安全意识,需遵循该阶段幼儿“游戏中学习、体验中成长”的认知特点,从环境、教师、家园三个维度凝聚教育合力。通过构建安全且开放的游戏环境,以趣味化、即时性引导帮助幼儿建立安全认知,再依托家园协同巩固安全行为习惯,方可让幼儿在享受户外自主游戏乐趣的同时,逐步提升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其身心健康发展筑牢根基。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幼儿安全小卫士”“安全游戏绘本创作”等特色活动,使安全意识培养更具创新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鲍安琪 . 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安全措施与乐趣平衡研究 [J]. 天津教育 ,2025,(09):180-182.
[2] 朱红梅 .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安全实践策略研究 [J]. 幼儿100( 教师版 ),2024,(06):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