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基建”的实施问题与解决措施

作者

莫韦萍

广西柳州市柳北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广西柳州 545200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广阔的地理面积,地形比较复杂,人口数量多,资源分布不太均匀,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所不同。为解决发展不平衡现状,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近几年,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振兴发展的作用,在完善基础设施的环境下,鼓励更多的农村群众参与到非农业生产中,在增加农民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能带动农村经济更好发展。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实施“新基建”的意义

“新基建”也就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铁、5G 基站、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覆盖的产业链比较多,以新发展为重点,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通过全面创新,引导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传统基建比较,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基建”展现出经济学特点,衍生出新的思想理念与发展方式 [1]。加强“新基建”建设,在农村高效利用,引进全新的发展理念,帮助农村群众解决生活、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农业生产与销售,让农民从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益,推动农村更好发展。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通过新型基础设施(新基建)赋能乡村发展,浙江省作为全国数字乡村建设的先行示范区,积累了多项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于以下试点地区实践:

第一,‌治理数字化。建立“一中心四平台一张网”治理体系,实现 99.6% 事项即时办结,群众满意率达 97.5% ‌;建设“三治积分”智慧场景,积分兑换价值超2165 万元,移风易俗“桐十条”为农户节约宴请成本9000 余万元。

第二,产业升级。‌建成省级未来乡村 14 个、数字工厂 17 个等 10 亿级全产业链,6 个项目入选国家级数字农业优秀案例‌。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基建”的实施问题

(一)农民认知薄弱

受传统理念影响,大部分农村群众没有认识到“新基建”实施的必要性,再加上“新基建”实施深入不够,未能在农村全面普及和推广,农民对不太了解的产品存在抵触情绪,不会把更多的精力或资源投入其中,不愿承担风险,这种比较保守的思想理念驱使农民不愿意尝试新的事物,“新基建”实施力度不高,不利于“新基建”全面推广。

(二)建设资金不足

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新基建”在融资方式上比较单一,主要是依赖于政府部门的专项投资。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投资规模大、收益周期长,无法为“新基建”实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无法为“新基建”实施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影响建设效果。如果政府部门大包大揽,容易产生较大的债务风险,无法起到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由此可知,在“新基建”实施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建设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无法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展提供资金保障[2]。

(三)新型人才比较匮乏

作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基建”是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产物,其本身就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在推广“新基建”中,在人才方面存在缺失,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无法挽留充足的优秀人才;第二,人才引进不足。在“新基建”实施过程中,受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大部分农村群众在学业完成以后选择留在城市,“衣锦还乡”的传统现象比较少见,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政府福利政策待遇不理想、农村技术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影响。从“新基建”实施角度来说,人才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大量综合型人才参与其中。但是因为新型人才比较匮乏,影响“新基建”实施目标的快速实现。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基建”实施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全面推进“新基建”

在乡村振兴发展下,为了将“新基建”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有效处理,首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创建数字化乡村,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推广,能够为农业农村数据采集、整理、分析、使用等提供保障,实现农村现代化管理,改善农村群众当前的生活环境。以某地区为例,该地区政府部门把大数据技术应用其中,实现畜牧业数字化,并建立了数字化畜牧信息化管理平台,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提高了畜牧业管理水平。同时,该地区建立村级数字化管理平台,全天候对农村生产、环境等实施数字化监测,以改善乡村生活环境。为了快速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在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的重视,还要注重风险防控,优化风险管理机制,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风险重点识别与防控,如政策风险、资金断裂风险、技术风险等,降低风险发生率。另外,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化赋能农村新业态,推动直播电商、智慧农业等创新模式快速发展。如发展直播电商,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发展智慧农业,技术驱动产业升级[3]。

(二)创新农村金融投入方式

乡村振兴背景下实施“新基建”,首要条件就是准备充足的资金,而通过对农村金融投入方式的改革创新,能够为“新基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一方面,将政府财政部门自身效能全面发挥,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放到新农村建设中,如农村道路硬化处理、建设集中蓄水池、改造农村卫生间等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在乡村振兴发展上已经取得良好成绩,尽可能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更加完善,大量财政资金也被投放在农村建设发展中。另一方面,实现资金多元化投入。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来说,投资的资金数量多,周期长,为了给其准备充足的资金,在注重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也应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建立国民投资基金,要求各金融机构采买,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鼓励民间企业参与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统筹更多的资金,为“新基建”实施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提高农民主体参与度

在乡村振兴发展中,为了实现“新基建”实施发展目标,应吸引更多的农村群众参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作为主要领导的政府部门,应鼓励农民群众广泛参与“新基建”实施发展,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农民深入了解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对于农村干部,也应起到示范作用,通过多方参与互动的方式,为乡村现代化建设发展提供保障 [4]。与此同时,选拔一些文化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农民接受专业培训,从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操作技巧,增强与农民之间互动,让其明白推广“新基建”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农民就业发展要求,提高农民参与度,为乡村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有利于农村振兴发展目标的快速实现。在推进“新基建”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结合现状,找到“新基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了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相关部门应该掌握“新基建”内涵,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找到其中薄弱的环节,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协助“新基建”目标快速实现,为我国农村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拓虹 .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基建”的实施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 [J]. 山西农经 ,2024,(17):38-40.

[2] 吕佳君 , 杨兆力 . 数字新基建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J]. 农业工程技术 ,2024,44(20):108-109.

[3] 高笑歌 , 罗建章 . 新基建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问题与建议 [J]. 中国发展观察 ,2023,(04):48-52.

[4] 杨翔宇 , 任新平 . 乡村振兴背景下固始县农村“新基建”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33(24):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