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学为主" 教学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丽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一中学 842000
引言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而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环节中,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更加关注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并没有充分考虑。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严重影响,对历史知识不能深刻理解和有效应用,无法体现出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对此,教师需要充分贯彻落实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明确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从而突破课堂教学的束缚,构建更加高效、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为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提供必要条件。
1 以学为主教学策略的内涵与重要意义
1.1 主要内涵
以学为主教学策略主要是提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让学生在整体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在充分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提供支持的策略。以学为主教学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等相关内容,以此为切入点,有效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从而确保学生可以在主动学习中强化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为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提供有利条件。
1.2 重要作用
一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在以学为主教学策略的推进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选择更具有吸引力的教学素材,设计与学生学习需求更相适应的教学活动。例如,通过多媒体资料的融入以及历史故事的契合,确保历史知识可以得到生动立体地呈现,使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激发,进而确保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迈进。二是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在以学为主教学策略的导向下,可以有效设置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以及项目式学习模式,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品质优化提供必要保障。同时帮助学生从不同层面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形成自身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培养其辩证思维和历史思辨能力,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以学为主教学策略的有效执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优化自身的体验和实践能力,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强化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全面发展更有效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
2 以学为主教学策略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2.1 结合学生具体需求,明确教育目标
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制定中,教师要充分明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整体层面上做好学生的调研和分析。可以通过课堂讨论、问卷调查和个别交流等方式,明确学生的兴趣点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同时明确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使目标制定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例如,在美国独立战争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调查学生对战争中著名人物和关键战役的兴趣爱好,并且了解学生对美国政治体制有很大的好奇心。基于此,在教学目标设定方面要确保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充分阐述,并分析核心人物在战争中的具体作用,理解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政治体制的深远影响。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其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并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对于当今世界的重要启示。如果目标的有效设立和执行,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观都得到优化,并且在目标指引之下使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体现目标的可行性和针对性。
2.2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以学为主教学策略的执行环节,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可以充分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有效创设相对应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历史事件之中,从而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代入感。例如,在现代革命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播放与之相关联的影视片段或者展示历史图片及其资料等,充分展示清末民初的社会氛围,提供体验式情境,让学生有全身心地感受和沉浸。然后,进一步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当时的一名进步青年,该如何参与到革命之中?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通过情境导向,学生在深入思考和共同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刻理解现代革命的背景和意义。除此之外,也要有效实施问题导向教学法,有效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学以致用。以此体现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效果,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例如,在工业革命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以及它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通过问题导向,让学生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相关内涵,并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以致用。
2.3 充分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融会贯通
在以学为主教学策略的执行环节,教师需要在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方面充分整合和融会贯通。在多种教学资源的合力作用下,使学生有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这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和学习需求的满足都有着关键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视频、音频以及图文资料,使抽象的历史知识更直观立体地展现出来。例如,在针对古代丝绸之路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匹配相应的纪录片,充分展示丝绸之路沿途的文化遗迹、地理风貌和贸易往来场景,进一步帮助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历史价值。同时,也可以应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和搜索引擎获得相应的历史知识,例如通过历史学术网站、历史论坛以及在线历史课程等相关平台,进一步掌握优质的网络资源。此外,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相关资源,积极开展实地教学或邀请专家进行有效讲座,在地方历史资源的整合作用下,使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得到优化。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落实以学为主的基本原则,在以学为主策略的导向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和调动,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实践,整合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成效,优化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辉 .“以学为主”理念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新课程 ,2024(30):44-45.
[2] 王琳琳 . 高中历史教学中“以学为主”教学策略的应用与思考 [J]. 考试周刊 ,2024(66):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