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大单元重构策略

作者

李琢文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

一、引言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 " 习作单元 " 内容的设置为习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习作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已不仅仅局限于写作本身,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不能局限于某一篇习作,而要放眼整个单元,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和拓展,建构起一个系统完整的写作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习得写作知识和方法的同时,提升语文核心素养[2]。这种做法突破了传统就文论文式的习作教学,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更加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大单元重构的理论基础

大单元教学设计强调从语文要素出发,将习作教学与课文阅读、语言积累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丰富语言实践中习得写作[3]。在统编本语文教材习作单元的教学设计中,可采用逆向思维,先明确单元习作教学的目标,进而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整合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4][5]。教师应深入解读习作单元内容,梳理写作教学的关键知识与技能,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 " 写作知识图谱 "。习作教学知识图谱通常包含写作任务情境、体裁特征、表达方法、语言运用、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谋篇布局等多个维度,形成从写作认知到写作实践的有机整体 [6]。基于写作知识图谱,habit 教学设计可采用逆向思维,即先明确习作教学目标,再回溯每个教学环节在写作知识图谱中的支撑点,进而优化教学流程。

三、写作知识图谱的构建

在构建写作知识图谱的过程中 , 教师要善于从统编教材中的范文、指导语、练习题等中提炼出写作知识要点。一般来说, 写作知识可分为选材、立意、谋篇、遣词造句等几个方面。在明确写作知识要点后, 教师还要进一步梳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构建成一张清晰的写作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图谱, 学生不仅能直观地看到写作知识的整体框架, 还能深入理解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例如 , 在谋篇布局环节 , 详略得当的方法可以是总分总 ,也可以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而在行文时又要特别注意过渡句的使用。知识图谱的构建使学生对写作知识的理解更加系统化, 思路更加清晰[7]。

四、逆向教学设计实践

在实践环节,笔者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习作《形形色色的人》为例 , 探索了基于写作单元" 知识图谱" 的逆向教学设计。教学中采取了" 观察积累- 示范引导- 合作探究-尝试运用 - 交流评价 " 的递进式策略 [9]。首先,引导学生通过细读课文,识别文中描写人物细节的多种表现手法,在阅读感悟中积累素材。其次,教师选取习作指导案例,示范细节描写方法在习作中的具体运用,引导学生理解方法要领。再次,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互相分享运用细节描写使习作更生动具体的心得体会。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指定主题和要求进行习作尝试,有意识地在文中渗透所学表达技巧。最后,师生共同评改习作,聚焦细节描写,总结提升习作水平的关键所在。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内化写作知识图谱,掌握由内容到方法、由整体到细节的思维框架,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研究表明,将知识点整合成系统化的框架图示,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激发写作灵感 [10]。通过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能够初步运用细节描写使文章更丰满生动,习作整体质量有明显提高。这表明基于写作知识图谱的逆向教学设计,能够切实提升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教学实效。

五、结论

本研究在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高段 " 习作单元 " 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尝试。通过对教材进行横纵向分析, 深入理解" 习作单元" 的编排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写作知识图谱, 为教师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研究发现, 基于写作知识图谱的逆向教学设计能有效整合单元内容, 使写作知识随着阅读、写作等环节的重构而重构, 弥补了以往教材中知识与能力训练点不成体系的问题。

综上所述 , 习作单元的大单元重构策略虽然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艰难性 , 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准确把控学情, 但其在弥补教材局限性、保护学生语文学习和语文生活完整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这一过程, 我们看到了学生写作力量的生长, 为今后进一步优化习作单元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习作单元与其他单元的协同整合, 构建更加立体、系统的写作教学体系, 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莹莹, 李国荣. 逆向思维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以“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2021:4.

[2] 张寰宇. 聚合单元之力, 构建部编教材写作教学[J]. 语文教学通讯,2017:66-

69.

[3] 陈慧君 ;. 统编本教材编写理念下的“ 一课一得” 教学 [J]. 语文建设 ,2018:15-18.

[4] 许红琴 . 基于统编教材,探索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 [J]. 小学语文教师 ,2023:5.

[5] 张炳祥.“大单元”教学路径探寻[J]. 小学语文教学,2022:2.

[6] 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2021.

[7] 潘虹. 统编教材作文专题单元教学模式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2021:2.

[8] 杨柳.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什么、怎么教——以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C 刊 ,2019:103-107.

[9] 柯晓萍. 关于习作单元的教学思路与策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上第五单元教学例谈 [J]. 新作文 ,2021:1.

[10] 孙金秀 . 重构单元组教学 , 领悟文章表达方法 [J]. 教师 ,2017:21.

[11] 黎紫娟 .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的实践 [J]. 启迪与智慧 ( 中 ),2020:1.

[12] 张忠诚.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的三种思维策略[J]. 语文建设,2020:3.

[13] 杨丽芬 .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 [J]. 科技视界 ,2021:2(124-125).

[14] 叶秀宝 .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学支架的运用 [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98-100.

[15] 孙瑶 . 逆向设计学教 :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学教探索 [J]. 语文课内外 ,2021:1(114).

作者简介内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海淀区骨干教师,海淀区第七届、第九届、第十届“世纪杯”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姓名:李琢文

出生年月:1988.11

性别: 男

籍贯: 北京

民族: 汉

最高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作文教学

教材版本:统编版语文

单位邮编:100083

单位: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