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与探索
郝春梅
灵宝市中等专业学校
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落实德育教育的根本途径。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密切、影响最直接的教育者,既是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者也是思想道德的引导者。因而,班主任需有意识地将立德树人育人理念深度融合到课堂教学各环节,将立德树人育人理念深入贯彻到整个思想建设过程中。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意义
思想品德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非智力因素,也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特征。学校加大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对于塑造学生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方面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促使学科知识教育和学生精神品质培养密切结合。通过调整、完善班级管理和德育体系来推动学科课程管理,解决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立德树人理念充分落实到学生思想中和行动上,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校通过培养全面高素质的人才,以人才的作用为社会发展和民族伟大事业做出努力,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和全球竞争力。
二、班主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途径探索
(一)建立协同发展目标
当前阶段中专学校班主任开展德育教学工作,需立足于时代发展需求,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指导下,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度探索德育教学方法,建立协同发展教学目标。当前信息化教学的构建对于完善学校德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学校方面需加大信息化建设,更新学校计算机设备,省级校园网络宽带,以建立高效信息化德育课堂,切实推进班主任德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价值理念。班主任还需时刻保持跟学生家长的信息交流渠道畅通,通过家长会、家访和线上沟通等方式帮助家长转变只关注学生在校成绩的观念,引导家长明确家庭德育的目标和责任,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会,向家长分享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职业选择等内容,让家长参与到学生德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也要加大学生德育知识的培育,对于可能产生行为偏差的学生,要及时有效的进行干预,实现和学生深入沟通交流,班主任以自身专业素养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道德榜样和行为典范,通过自身言行发挥辐射作用,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意识,确保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
(二)构建系统化教学体系
将德育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形成”课堂教学、活动育人、文化侵润“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是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核心。课堂教学中,班主任需推动德育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避免德育空洞化,如在讲解“工匠精神”相关文章时,引导学生树立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在活动育人环节,班主任需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情境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如开展职业体验日,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参观学习,感受职场氛围,培养职业操守。在文化侵润中,班主任打造富有德育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氛围,如设立榜样墙,展示优秀毕业生事迹,给学生树立优秀榜样形象。通过构建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将德育元素充分的贯彻到班主任管理和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自我品德修养和高尚人格塑造的动力。
(三)完善德育评价机制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促使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更具层次性和有序性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德育教育,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塑造完整健康的人格。因此构建多元主体、过程导向和注重实效的德育评价体系能有效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评价。班主任可从学生思想表现、学习态度、职业素养和社会实践四个维度开展评价工作,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班主任、学科教师综合评价,家长补充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全面。班主任还要注重过程性评价,避免一考定终身,建立学生德育成长手册,记录学生日常课堂表现、活动参与情况、职业行为表现等,定期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学生优缺点并给与有效反馈。同时将评价结果与学生成长指导、评优评先等相结合,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此外,班主任定期向家长反馈评价结果,形成评价 - 反馈 -改进的闭环,确保立德树人工作持续优化。
结束语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高尚道德修养有着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班主任需始终以学生认知特点和职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将德育融入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德育体验。
参考文献
[1] 潘丽丽 .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 [J]. 吉林教育 ,2025,(19):85-87.
[2] 王永慧 .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J]. 青海教育 ,2025,(05):53.
[3] 刘泉林 . 立德树人视域下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路径探索[J]. 作家天地 ,2025,(1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