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多元文化视域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研究

作者

祝为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江油中学 四川 绵阳 621700

高中阶段属于学生综合素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阶段,且此阶段不断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而且注重学生文化素养、关键意识的发展与形成 [1]。而纵观当前高中音乐教学来看,虽然教师能够意识到音乐学科的教学地位逐渐提高,但在课堂中只讲解教材内包含的音乐基础知识,忽略了将音乐方面的多元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并忽视了学生文化素养、观念意识的发展与形成,以至于高中音乐教学过度关注基础知识讲解,导致最终呈现的教学效果极其不理想,学生无法在音乐课堂中获得全面发展。面对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教师拓展音乐教学范围,依据高中音乐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将多元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一、基于多元文化视域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研究的意义

多元文化走进课堂已成为高中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并属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还是推动多元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负推动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责任,以及影响着学生综合素养和观念意识的发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采取确定多元文化元素,分析解读教学内容;创设音乐文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落实多元文化讲解,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增加音乐鉴赏环节,感受多元文化魅力;组织文化主题活动,推动多元文化传承等策略,按照教育改革要求将多元文化与所要讲解的高中音乐知识相融合。一方面能够顺利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二、基于多元文化视域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研究的策略

(-) )确定多元文化元素,分析解读教学内容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较为丰富,课堂中所要讲解的音乐技术知识中蕴含一定的多元文化元素,这为多元文化走进高中音乐课堂奠定的基础。因此,教师应确定多元文化元素内容,深入解读课堂中需要实际讲解的高中音乐知识,进而打造高中音乐多元文化课堂,保障多元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的有效性 [2]。例如,在讲解《脚夫调》这首歌曲时,教师提前在本次高中音乐教学前的备课过程中,对课堂中所要讲解的本首歌曲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得知,本首歌曲属于陕西民歌,而民歌属于音乐文化的一部分,且在多元文化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大部分学生对于陕西民歌并不了解。从此方面出发,教师围绕本次高中音乐教学中蕴含的多元文化元素——陕西民歌,进一步整理融入本次高中音乐教学的多元文化资料,如陕西民歌的特点、本首陕西民歌的创作背景、陕西民歌在民间音乐中的地位等,将这些内容与课堂中所要讲解的基础知识,如脚夫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有效结合,并进一步确定本次高中音乐教学方案,明确民族音乐文化渗透本次高中音乐教学的具体环节,如在导入环节中,初步介绍民族音乐在音乐领域中的地位;在新知讲授环节中,明确提前整理的课外民族音乐文化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陕西民歌特点,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等。同时,教师进一步根据高中音乐多元文化教学计划,制作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的课件内容,并在课件中融入与所选择的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提前从教学资料方面做好充足准备。教师通过提前对课堂中需要实际讲解的高中音乐内容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选择民族音乐方面的多元文化内容融入本次课堂教学,并确定去具体融入的课外资料,确定教学环节,制作教学课件,不仅能为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进行有效铺垫,还能保障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音乐文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新时代下的高中生来说,其对音乐方面的多元文化了解较少,并对流行音乐较为感兴趣,以至于出现了学生对音乐方面的多元文化不感兴趣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讲解多元文化。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音乐文化情境的方式,将课堂中所要讲解的多元文化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营造生动且活跃的教学氛围,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多元文化的兴趣。例如,在讲解《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京剧《空城计》选段》这首歌曲时,教师根据本次高中音乐课堂中所要融入的多元文化——京剧传统文化,考虑到虽然京剧属于我国音乐领域方面的国粹,但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其对于京剧方面的文化知识了解的少之又少,甚至在主动学习京剧文化方面无法提起兴趣。为确保学生能够主动融入本次高中音乐课堂学习中,积极学习京剧传统文化,教师充分利用本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利用信息化手段向学生直观展现《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京剧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在正式学习音乐多元文化前,初步了解本次音乐学习主题,以此达到创设音乐文化情境的目的,并使教学氛围变得生动且充满趣味性,帮助学生做好学习音乐多元文化的准备。随后,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具体介绍京剧的发展历史,以及京剧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同时,教师向学生进一步介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尝试学唱《我在城楼观山景》,引导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感受京剧文化,并与学生共同讨论京剧选段中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推动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京剧文化的博大精深,帮助学生掌握京剧的综合表演艺术特征。教师通过充分借助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以视频形式,直观呈现学生在课堂中所要学习的音乐文化与知识内容,打造直观且生动的教学情境,并明确教学主题和方向,不仅能帮助学生做好学习准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多元文化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落实多元文化讲解,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在过去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全部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需要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方面,对于与音乐知识相关的文化内容总是一带而过。因此,教师应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落实多元文化讲解,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深入学习与音乐知识相关的文化内容,进而开阔学生学习视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例如,在讲解《辽阔的草原》这首歌曲时,教师提前围绕本次高中音乐教学中需要完成的目标“能够独立搜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资料,加深对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关系的了解”,考虑到此教学目标与多元文化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选择向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的方式,要求学生采用查阅资料、网络搜索等方式,整理蒙古族相关的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化内容,创新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形式,推动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初步了解与蒙古族相关的文化,为学生在课堂中深入学习文化内容进行铺垫和准备。在本次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在导入环节中,相互分享自己在课前预习中所总结的蒙古族方面的文化资料,借此检验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情况,并以此为教学切入点,带领学生认真聆听《辽阔的草原》歌曲音频,强调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的节奏与旋律,以及鼓励学生尝试分辨蒙古族音乐风格特点。随后,教师进一步按照教学计划讲解《辽阔的草原》音乐作品的结构特点,围绕学生分辨蒙古族音乐风格特点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并在讲授环节中落实多元文化讲解,将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整理的蒙古族相关的文化资料内容,与课堂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多元文化知识相结合,推动学生在已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理解,帮助学生从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进一步了解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以及通过学习进行掌握。教师通过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落实多元文化讲解,并将多元文化与需要学生学习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相融合,推动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融入多元文化学习,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文化素养,还能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四)增加音乐鉴赏环节,感受多元文化魅力

音乐作为高中课程中的一门艺术学科,需要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深入感受音乐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因此,教师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融入多元文化时,可采取增加音乐鉴赏环节的方式,带领学生在鉴赏音乐中深入理解多元文化内容,推动学生感受多元文化魅力,同时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例如,在讲解《大江东去》这首歌曲时,教师首先按照教学计划,呈现作曲家的相关资料,以及歌曲作词作者资料,带领学生对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学习。随后,教师围绕学生所要掌握的音乐知识,向其提出相关的问题,如你是否熟悉这首歌曲的歌词?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意境?诗词与音乐是如何巧妙结合的?等,以此渗透接下来音乐鉴赏环节中具体进行音乐鉴赏的方向。同时,鼓励学生以举手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回答,并在此环节中渗透诗词文化,向学生具体讲解本首歌曲选词的背景,进一步讲解学生在鉴赏音乐时所要运用的文化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正式进行音乐鉴赏环节,强调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围绕诗词与音乐的结合进行鉴赏思考,以及要求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融入刚刚所掌握的音乐知识与文化知识。紧接着,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鉴赏分享环节,采用随机点名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表达,围绕学生所表达的鉴赏内容,了解学生对音乐与诗词巧妙结合的鉴赏情况,并从助力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诗词文化与音乐结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出发,向学生提供鉴赏指导,帮助学生在鉴赏环节中更加深入感受歌曲内容,理解诗词文化。教师通过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讲解多元文化时,增加音乐鉴赏环节,为学生提供从音乐鉴赏角度更加深入理解与掌握音乐中所蕴含的多元文化的机会,并推动学生在音乐鉴赏中感受音乐与文化结合的魅力,不仅能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发展学生审美意识,还能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五)组织文化主题活动,推动多元文化传承

多元文化走进高中音乐课堂的目的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文化传承与发扬。因此,教师除在高中音乐课堂中重点讲解音乐知识与多元文化外,还需要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可通过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文化主题活动的方式,带领学生推动多元文化传承。例如,在讲解《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霸王别姬》选段》这首歌曲时,教师围绕教学前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果“有着国粹之称的京剧,它的传承和发扬是我们每一代人应肩负的责任”,从学生能够担负起传承并发扬京剧文化的角度出发,在本次高中音乐课堂中增加文化主题活动。在课堂中,教师向学生具体讲解本次课堂中所要学习的京剧选段中的旦角,引导学生在聆听京剧选段表演中,感受旦角的唱腔、表演特色和咬字吐字方法,并将京剧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简单的京剧表演动作,提升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随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活动前的表演练习环节,指导学生学习旦角唱腔的过程,纠正学生存在的身段动作问题,并围绕本次京剧文化传承主题的活动特点,结合学生在活动中所要表演的京剧选段中的角色,组织学生提前进行活动分组,以及为学生预留小组讨论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正式进行京剧文化传承主题的活动过程,强调学生围绕传承京剧文化进行表演,并为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应用音乐知识和掌握京剧文化的情况进行评价,以及对学生进行京剧表演的过程提出肯定,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宣传自己在本次课堂中所掌握的京剧文化,担负起传承京剧文化的责任。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在课堂学习后进行文化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后应用多元文化的机会,并带领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掌握的音乐知识,不仅能落实推动多元文化传承与发扬这项教学任务,增强学生文化传承意识,还能提升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育人效果。

综上所述,多元文化走进课堂属于当前高中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且属于素质教育落实高中课堂的重要体现。音乐作为一门蕴含丰富文化资源的基础课程,还需要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从确定多元文化元素、创设音乐文化情境、落实多元文化讲解、增加音乐鉴赏环节、组织文化主题活动等方面,融入与高中音乐知识相关的多元文化,带领学生在课堂中同时进行基础知识与多元文化的学习,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郭超 .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多元文化教育途径 [J]. 天津教育 . 2023, (36): 116-118.

[2] 陈天慧 . 多元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J]. 学园 . 2022, 15 (35):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