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纸杯游戏探童趣 多元发展启智慧

作者

李冀旎

上海市普陀区真光幼儿园

一、故事背景: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不仅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源泉,也是他们探索世界、发展各项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玩角色游戏时,孩子们制作了好几种水果饮料,橙色的橘子变成了橘子水、红色的草莓变成了草莓汁、紫色的葡萄变成了葡萄汁、绿色的青菜变成了蔬菜汤;没多久,孩子们对五颜六色的纸杯产生了兴趣,“我要做一杯蓝莓汁。”没有蓝莓,就拿蓝色的纸杯代替,没有蓝色的纸杯就在白色的纸杯上画。”老师看到孩子们的点滴乐趣,考虑到纸杯的材料非常安全,收集也相对简单,悄悄的,纸杯游戏成为了我们小班班本化材料的研究主题。

二、故事起源:

(一)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面对各种颜色的纸杯,小班孩子们显露出来了好奇的眼神:“玩纸杯啦!”随着一声快乐的呼喊,孩子们纷纷投入了自己喜爱的纸杯游戏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孩子们把小纸杯变成了各种花纸杯:有的利用油彩棒涂涂画画,把纸杯变成了美丽的小花朵;有的利用彩色粘土和扭扭棒,揉一揉扭一扭,把纸杯变成了可爱小娃娃;有的利用彩色手工纸,撕一撕贴一贴,给纸杯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小班宝宝的小手变得灵巧了,个个都是设计师。

“纸杯只有一种玩法吗?”

“为什么孩子们喜欢美工创作,而没有其他的玩法?”

“老师该怎么引导?”

“怎么利用纸杯游戏,让孩子得到多元的发展?”

( 二)在观察中不断思考

老师在观察的同时不断的反思着。《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提到“3 岁儿童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经常会有平行游戏出现,是不是老师平时行为的潜意识影响让孩子觉得杯子只能这么玩呢?

三、故事发展:

(一)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目的观察发现契机。

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老师对 3 岁左右的幼儿年龄特点进行了巩固学习,《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这个时期的儿童已经产生了美术表现的愿望,这一阶段的儿童在绘画、构造活动中,愿意尝试各种新材料,表达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

“那么,除了美术上的表达意愿,在构造上孩子们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吗?让孩子们再去试试,不要着急。”老师调整好心态,在幼儿开展班本化纸杯游戏时有目标的去进行观察,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在制作小纸杯,兴趣持续时间有多久。忽然,老师发现,有两个宝宝在摆放纸杯作品,一个一个排放整齐,小花朵放在一排,小娃娃放一排;过了一会一个小宝宝用小纸杯搭房子了,三个纸杯上面放两个,两个纸杯上面再放一个。契机出现了!

(二)及时捕捉孩子的想法,适当给予引导和支撑

1. 了解孩子的想法

当发现孩子们出现不同玩法后,怎么样让孩子继续探索下去,老师是继续耐心的观察,还是适当的介入、引导呢?思考后,老师再观察了一段时间,当看到孩子兴趣减弱,快要放弃的时候,老师及时出252

现,用开放性的语言和孩子交谈:“宝贝,你在玩什么?”引导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这么玩?从而理解孩子的想法。

2. 鼓励探索与创新

当知道孩子看到这么多美术作品后,想把他们放得更好看、整齐时,老师给与了表扬和支持,同时给与适当的建议:“纸杯作品的确非常漂亮,相信你肯定能把他们布置的更整齐,让大家都能看到。”

“是不是可以根据颜色给他们排队呢?”

“你的小房子搭的很稳哦,能不能搭得更高更大呢?”

老师的语言引导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力量,不要每一次都说:“你真棒!”“你好聪明啊 !”这样说可能会让孩子的自信心盲目的变大,鼓励表扬要具体的告诉孩子他(她)哪一个行为是进步的或者是成功的,这样更加的具象化,明确的让孩子知道自己好在哪里,聪明在哪里。

3. 平等合作一起玩

当发现孩子们的新玩法是积极有益、与众不同的,老师不仅仅给与正面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孩子们继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还可以在孩子们发生瓶颈,不知道如何继续时,适当介入,以同伴身份一起玩,或者开展平行游戏,让孩子边玩边模仿,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

“老师,我想搭得更高一点,更大一点,怎么搭呢?”

“老师,你能帮帮我吗?”

听到这些求助的声音,老师回应:“让我看看你搭的房子,这个向上垒高的方法很棒哦,我和你一起合作,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比现在搭得更高更大。”

4. 丰富幼儿的经验

当孩子们突破契机,发现了纸杯的新玩法,原来不仅仅是可以美工涂色、勾画、黏贴,还可以垒高后,老师除了支持还可以做的就是利用各种途径:阅读区悄悄出现了和垒高有关的小图书,这些小图书是老师通过观察,用相机拍摄小朋友的玩法自制出来的;教室的一个角落,悄悄出现了世界各地不同形状的房子如片;游戏分享的时候,老师播放了一个有趣的多米诺骨牌视频;潜移默化的丰富孩子的经验,让孩子从幼儿自身的角度去发现,原来垒高也有很多种方法,从而达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经验梳理

(一)更新观念强素养,引领教育树榜样

通过这些方法的尝试,惊喜的发现,小小的孩子在和同伴的互动中能把老师介绍的方法运用起来,大大的老师也在和孩子的互动中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变化,和孩子们在一起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真正的引导者。

(二)重视游戏启童智,紧跟时代育新苗

游戏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老师通过游戏中的观察来发现孩子不同的行为,给与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不仅仅能让孩子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转化成孩子自己的一种能力和素养,一点一滴、一日一行就是最为质朴的蜕变,对今后的学习生活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而在不断观察、引导、支持孩子自主学习的同时,老师也在根据时代的需求不断的转变老师的教育思维和行为,开放的提问,间接的行为,适当的表扬,这也是一种自我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