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咸光秀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中心小学 276119
一、引言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重要导向,而群文阅读作为突破传统单篇阅读局限的教学形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群文阅读教学以“一组文章”为载体,通过多文本的对比、关联与整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深层次理解。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文本选择零散、教学目标模糊、核心素养渗透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人教版课文,构建主题统一的任务群,从四个逻辑连贯的过程探索教学策略,旨在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实施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需依托系统的实施过程,从文本资源的科学整合,到互动活动的精心设计,再到思维能力的逐步引导,最终实现文化素养的深度渗透,四个过程层层递进、紧密衔接,共同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聚焦主题关联,系统整合群文资源
在群文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需围绕核心素养目标,筛选主题相似、内容互补的课文组成任务群,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为例,选取人教版课文中《静夜思》《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敕勒歌》四首古诗组成“古诗中的自然与情感”任务群。整合过程中,先分析每首诗的核心要素:《静夜思》借明月抒发思乡之情,《登鹳雀楼》以登高景象传递哲理,《望庐山瀑布》用夸张手法展现自然壮美,《敕勒歌》以质朴语言描绘草原风光。随后梳理文本间的关联点,四首诗均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却分别体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与审美风格。整合时需标注每首诗的审美重点,如《静夜思》的“意境之美”、《登鹳雀楼》的“哲理之美”、《望庐山瀑布》的“气势之美”、《敕勒歌》的“质朴之美”,并设计资源清单,明确每首诗在任务群中的作用,确保资源整合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为学生后续的对比鉴赏与审美体验提供丰富素材。同时,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补充简单的诗人背景、创作情境等辅助资料,避免资源过载,以精准的资源整合为核心素养培养搭建有效平台。
(二)设计互动任务,引导深度语言实践
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需设计具有层次性与互动性的教学任务,推动学生开展深度语言实践,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以“古诗中的自然与情感”任务群为例,围绕语言运用设计阶梯式任务:首先,开展“诗句寻‘景’”活动,让学生自主圈画四首诗中的自然景物词语(如“明月”“鹳雀楼”“瀑布”“草原”),并在小组内交流词语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景物描写的准确性与生动性,初步积累写景词汇;其次,组织“情感连线”任务,给出“思乡”“豪迈”“赞美”“闲适”四种情感,让学生结合诗句内容(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应思乡),将诗句与情感进行匹配,并说明理由,在此过程中,学生需准确理解诗句含义,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解读;最后,开展“我是小诗人”仿写活动,让学生模仿其中一首诗的语言风格,用简单的诗句描写身边的自然景物,如模仿《敕勒歌》的质朴风格写“校园里,桂花香,满树金,随风扬”。任务设计需注重互动性,通过小组讨论、全班分享、互评修改等形式,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完善表达,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同时为后续思维发展做好铺垫。
(三)搭建思维支架,促进深度理解与迁移
在学生完成语言实践任务后,需搭建思维支架,引导学生从文本表面理解走向深度分析,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培养。以“古诗中的自然与情感”任务群为例,搭建对比分析、归纳推理、迁移应用三类思维支架:首先,提供“古诗对比表格”,从“景物特点”“情感表达”“写作手法”三个维度,让学生填写四首诗的具体内容,如《望庐山瀑布》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手法展现气势,《静夜思》用“明月”的意象传递思乡,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诗歌表达情感的差异与共性,培养比较思维;其次,组织“诗人情感密码”归纳活动,让学生结合表格内容,归纳“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的规律,如“选取与情感相符的景物,运用恰当的手法描绘”,培养归纳推理思维。
(四)渗透文化元素,实现文化理解与传承
在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需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元素,将文化渗透融入教学全过程,达成“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养目标。以“古诗中的自然与情感”任务群为例,从三个层面渗透文化元素:首先,结合诗歌内容介绍传统文化知识,如《静夜思》中的“明月”在传统文化中常与“思乡”“团圆”相关,可简要介绍古人“借月抒情”的文化传统;《登鹳雀楼》中的“登高”是古人常见的活动,常与“抒怀”“望远”结合,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意象的内涵;其次,开展“古今文化对话”活动,让学生对比“古人通过诗歌表达情感”与“现代人通过微信、日记表达情感”的差异,思考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变化,如“古人用诗写思乡,现在我们用‘想家了,想妈妈做的饭’表达,虽然形式不同,但情感是一样的”。
三、结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需以系统的实施策略为支撑,从资源整合、任务设计、思维引导到文化渗透,四个过程逻辑递进、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一教学策略不仅能突破传统阅读教学的局限,还能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课堂,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良好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审美素养与文化自信的个体,为其终身语文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雨桐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路径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4(3):45-48.
[2] 林宇轩.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资源整合与教学实践探索[J]. 语文教学通讯,2024(5):62-65.
[3] 赵思琪. 基于文化传承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 小学教学参考,2024(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