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学业质量命题设计研探究
周莹
西安高新区第十一小学
引言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重要途径,其学业质量评价对教学改进与学生发展具有关键导向作用,随着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受到前所未有关注,相应命题设计与评价体系亟需变革。基于教学实践探索分析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命题现状与困境,提出命题设计范式转变路径探索多元评价机制完善策略,旨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推动语文教育从知识灌输走向能力培养与素养提升。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命题现状,素养导向落实困境分析
当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命题实践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问题,命题理念滞后现象突出部分教师仍延续传统知识分解评价思维,将综合性学习简化为多项单一能力叠加缺乏整体性设计与系统化规划。试题内容组织呈现碎片化特征,往往按照听说读写技能分块设置相互独立任务,未能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与整体性特点,评价内容选择上偏重考查语言知识与基础技能,如词语理解、句子仿写等而忽视思维品质、学习策略等核心素养关键要素导致命题与素养培养目标脱节。试题形式设计普遍单一以纸笔测试为主要方式,封闭性试题占比过高开放性、探究性、创新性任务设计不足,难以激发学生思维创造力与个性化表达。
素养导向落实困境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制约因素是对综合性学习本质理解不足,部分教师将其简单理解为多种活动形式组合或多种学习内容整合,忽视学科内在逻辑与核心素养目标指向,导致命题设计表面综合而实质分散。评价标准模糊问题同样突出,目前缺乏明确细化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命题人员难以将抽象素养要求转化为具体可操作试题,评价标准往往过于笼统或流于形式无法有效指导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评价内容结构失衡也制约素养导向落实,传统命题过分强调知识技能考查而轻视思维品质、学习策略等素养要素,造成评价内容与核心素养目标不匹配现象。
二、命题设计范式的转变,综合学习任务的构建策略
命题设计范式转变需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构建从文本理解走向实践应用再到价值内化全过程评价体系,针对记叙文本评价可突破传统单一文本解读局限,设计多维度任务群组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基础上进行迁移应用与创造表达。可采用主题式命题策略,围绕文本核心主题设计系列相关联任务使评价过程成为完整学习体验,实施情境化设计创设与文本内容紧密关联现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欲望。推行任务驱动模式通过设置真实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思考,将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建构意义,构建开放性问题链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思考问题培养多层次思维能力,融入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结构与内容关联形成系统化认知框架
以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命题设计为例,可构建勇敢智慧小达人主题评价活动,围绕课文核心价值设计系列任务群组,创设危急时刻情境导入展示儿童游戏场景与可能发生危险图片,提出“如果你看到小伙伴遇到危险,你会怎么做”问题引发思考与讨论。基础理解环节设计事件调查报告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包含时间、地点、人物、结果等要素调查表,考查对文本基本内容把握能力,深度思考环节设计司马光思维导图任务,引导学生分析司马光面对危急情况思考过程与行动步骤体会其机智勇敢品质。情感体验环节创设换位思考活动,请学生分别从司马光、落水儿童、旁观小伙伴不同角度描述事件感受培养多角度思考能力,知识迁移环节设计安全小卫士任务,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收集整理校园常见安全隐患与应对方法,编写《校园安全手册》实现知识迁移 用。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评价标准体系的优化,多元反馈机制的完善路径
评价标准体系优化需突破传统单一结果评价模式,构建关注过程、注重发展、促进成长多维标准框架,针对寓言故事教学评价可建立包含文本理解、思维品质、道德认知、实践应用四个维度标准体系,全面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文本理解维度应关注学生对故事情节把握、寓意领悟、语言特色感受等方面表现,思维品质维度需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推理判断、批判思考、创新思维等认知能力,道德认知维度重点评估学生对寓言蕴含价值观念认识与内化程度,实践应用维度则着眼于学生将故事寓意迁移至生活实际能力。评价标准表述应采用等级描述方,用具体行为表现描述不同水平特征,避免模糊笼统表述为教师评价与学生学习提供明确指导。
以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学评价为例,构建寓言智慧探索家主题评价活动,设计多维度评价标准与反馈机制,评价标准设计上文本理解维度关注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寓意理解表现,设置初步理解基本理解深入理解三级标准细化为具体表现描述。思维品质维度考查学生分析农夫行为原因、预测可能后果、评价行为对错能力设置相应等级指标,道德认知维度评估学生对坐享其成因循守旧等消极观念认识与批判能力,实践应用维度则考查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发现类似现象并提出改进建议能力。多元反馈实践中可实施三色评价法,设计红色(需改进)、黄色(基本达标)、绿色(表现优秀)三色评价卡,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在不同维度标准上标记对应颜色直观展示发展状况,开展寓言小顾问活动学生分组互评对方对寓言理解与表达,提出具体改进建议培养评价能力与表达能力。
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学业质量命题设计需立足现实困境,从命题设计范式转变与评价标准体系优化双向推进,命题设计应突破传统学科知识本位思维构建基于核心素养整体框架,创设真实学习情境设计系列任务群组,体现语文学科综合性与实践性特点。构建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相一致命题评价体系真正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引导小学语文教学回归学科本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卓毅 , 胡磊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材解析[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21, 41(12):102-104.
[2] 赵洪彩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 [J].语文世界 , 2025(10).
[3] 何雪蕾 .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中段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 西南大学 ,2024.
注:本文系 2024 年度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学业质量命题设计与评价思考 "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GH24Y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