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渗透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马志燕
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新城校区 7307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思政课程渗透已成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部分,中职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任,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契合中职教育特点。当前中职学校思政课程渗透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从思政课程渗透角度出发分析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机制现状,探讨优化路径与评价体系以期为推动中职学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中职学校思政课程渗透现状分析,问题挑战与发展困境
中职学校思政课程渗透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多数中职学校思政课程渗透尚未形成系统化方案,呈现出随机性、零散性特点,导致思政教育效果难以持续巩固。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较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思政课堂吸引力不足教学氛围活跃程度欠佳,师资力量方面中职学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专职教师数量不足兼职教师思政素养欠缺,难以胜任课程思政教学任务。专业教师普遍缺乏思政教育理论基础与教学技能无法有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课程建设方面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教学内容脱离专业实际,教学方法单一乏味难以引发学生共鸣。
中职学校思政课程渗透面临体制机制障碍,表现为顶层设计不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学校行政部门与教学部门协同不足,缺乏统筹规划导致思政课程渗透流于形式。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对教师开展思政课程渗透缺乏有效激励措施挫伤教师积极性,社会支持体系薄弱校企合作平台未能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实习实训环节思政引导缺失,家校联动机制不健全家长参与思政教育意识淡薄,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中职学生群体特点复杂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突出,抵触情绪明显增加思政教育难度,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良思潮冲击传统价值观念对中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产生负面影响,给思政课程渗透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二、优化思政课程渗透路径,构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新机制
优化中职学校思政课程渗透路径首要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领导机制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成立思政课程渗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协调各部门通力合作。完善制度保障制定思政课程渗透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责任分工,为思政课程渗透提供制度支撑,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思政专职教师培养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对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培训,提升其思政素养,使其能够在专业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壁垒推动两者有机融合,针对中职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线上思政课程资源,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展思政教育时空范围。
构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新机制需创新课程体系,将思政元素有机
融入专业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全
课程、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强化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实习实训全过程通过劳动实践、技能
竞赛、社会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加强校企合
作邀请企业参与思政课程渗透工作,共同开发思政案例库将企业文化、
工匠精神、职业规范等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建立双导师制度专业教师
与企业导师共同担任学生思政引路人,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228
发展。注重文化育人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通过主题教育、校园活动等形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想观念,建立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思政活动,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完善思政课程评价体系,提升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实效
完善中职学校思政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主体,打破传统单一评价模式,构建学校、教师、学生、企业、家长多方参与评价机制,根据中职教育特点确立科学评价标准,既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掌握程度,又关注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形成情况。创新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方式,全面客观反映思政课程渗透效果,建立教师思政课程渗透能力评价体系,将思政元素融入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思政课程渗透工作。建立学生思政素养评价体系,通过理论测试、实践考核、行为观察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估学生思政素养提升情况,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指导教师改进教学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促进思政课程渗透质量持续提升。
提升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实效需加强组织保障,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思政课程渗透工作,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确保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对思政课程渗透工作成效显著教师予以表彰奖励调动教师积极性。加强条件保障建设思政专用教室,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思政课程渗透提供良好条件,注重科研引领鼓励教师开展思政课程渗透理论探究与实践探索,形成理论成果指导教学实践。建立思政课程渗透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自评互评,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加强交流合作与其他中职学校建立思政课程渗透联盟,通过研讨会、观摩课等形式促进经验分享,共同提高,还应重视思政课程渗透工作总结与反思定期梳理成果与不足,不断完善思政课程渗透体系提升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
思政课程渗透作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重要环节,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职学校思政课程渗透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优化渗透路径、构建人才培养新机制等方面入手系统推进改革创新。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教学模式等措施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强化组织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人力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 洪锦霞 ." 三全育人 " 视角下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 2025(1):93-95.
[2] 黎敏 .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 策略的研究 [J]. 好日子 , 2023:91-93.DOI:10.3969/j.issn.1671-2609.2022. 32.031.
[3] 孙一源. 将" 课程思政" 融入中职学校学科教学的探索研究[J]. 2021.DOI:10.12255/j.issn.1672-6677.2021.05.1345.
本文是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立项课题《思政课程渗透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立项号:BY[2024]G107 号)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