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实践研究
陈莹芬
厦门市江头第三小学 361009
前言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时表现出的个体言语经验和品质,具体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判鉴赏与创造四个方面。本文针对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实践策略展开研究,以期为有关教育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一、语文核心素养与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
语文核心素养共包括四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与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创意表达能力是指学生可以在习作中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素材,将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有新意地表达的能力。因此,语言运用是创意表达能力培养的基础,小学生只有具有丰富的语言素材积累和良好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才能流畅表达。同时,思维能力是创意表达能力培养的关键,小学生需要在阅读学习中进行有效的分析、比较、归纳与总结等思维活动,才能锻炼创新思维,形成创意表达灵感和能力 [1]。而且,审美创造是创意表达能力培养的动力,学生只有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学作品魅力,才能激发创意表达想法和动机。最后文化自信是创意表达能力培养的源泉,学生只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国特色革命文化等有认同感和热爱之情,才能为创意表达提供丰富的表达素材,赋予其文化内涵,让表达更具深度和价值。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教育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一方面,可以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及思想为创意表达源源不断地提供素材和灵感支持,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在借助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培养过程,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自信等培养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综上,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教育意义显著,且有助于教师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目标 [2]。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夯实语言基础,搭建创意表达支架
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实践教学中,因语言运用是创意表达能力培养的基础,所以教师应注重采取一些教学措施和方法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以此搭建创意表达支架,为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培养做好铺垫。一方面,教师应做到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可以形成表达持久性,从而养成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注重展开多元化表达活动。毕竟,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只一味展开课内阅读延伸下的创意表达,容易让学生失去阅读与表达的兴趣。同时,丰富的表达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开展小组活动,助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达成创意表达的目标。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为学生创造晨读、课外拓展阅读等路径助力学生积累更多语言素材,同时为学生创设主题多样的创意表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表达中培养创意表达能力。例如,教师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课外阅读拓展活动,要求学生在晨读期间分享课外阅读收获。在晨读分享期间,教师安排每日至少 5-6 名学生分享,且保障一周可以完成全班分享,这样的分享活动安排,可驱动学生每日认真拓展阅读,从而在拓展阅读中积累更多语言素材。同时,教师设置“分享达人”等荣誉称号,肯定并表扬每日积极分享,且分享内容丰富,有创意的学生,以此激励学生主动分享。最后,教师在每周五最后一节课上为学生创设表达情境,以“班级图书推荐会”“校园小记者”等表达主题为学生搭建真实语境,使其在表达中既夯实语言基础,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又为创意表达提供平台和机会,埋下创意表达“种子”[3]。
(二)激活思维活力,拓宽创意表达路径
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实践教学中,因思维能力是创意表达能力培养的关键,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多采取提问、组织改编活动等方式激活学生思维活力,使学生因问题而深度思考,学会多角度构思表达能力,因改编活动而激发表达兴趣,学会逆向思考中拓宽表达路径。例如,在《猫》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若猫也有了人类的思维,它会认为自己的性格古怪吗?”“你如何看待文章中对猫‘温柔可亲和‘冷漠疏离’的描写,若你来写,你想怎么表达?”等问题设计,可引导学生多维度解构猫的性格,从而激活思维,在问题引导下多角度构思表达方式和内容。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布置改编任务,要求学生从猫的视角改编课文,表达出课文中“爱玩毛线球”“尽职抓老鼠”等特点。此时,学生将因改编要求而对改编作业产生兴趣,并学会从“猫”的视角逆向思考,写出不一样的改编文章,成功拓宽创意表达路径。
(三)厚植文化底蕴,提升创意表达内涵
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实践教学中,文化自信是创意表达能力培养的源泉,审美创造是创意表达能力培养的动力。因此,教师可在创意表达能力培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渗透红色文化内涵,并且带领学生深挖文本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成功提升学生创意表达内涵。例如,在《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教师可结合课文中介绍纳米涂层等技术内容时,向学生拓展介绍古代陶瓷釉面的纳米级晶体结构,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及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中体会到文本语言对科技成果的诗意化表达的意境美。同时,教师也可在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内涵,向学生推荐《小灵通漫游未来》这类红色主题的科幻文学作品,并选取其中的部分片段拓展教学,使学生可以通过文本阅读体会到科技进步是全民族的追求与目标,进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与创新使命感,促进学生在表达时融入更多文化元素,提升创意表达内涵。最后,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时,也引导学生聚焦文本语言,赏析语言美与情感美,使学生可以在创意表达时关注语言艺术与情感需求,最终逐步培养提升创意表达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语文核心素养与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教师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教育意义,针对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进行深度探究,从而确保采取的实践策略可促进学生创意表达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黄芳芳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与指导 [J]. 华夏教师 , 2024,(29): 96-98.
[2] 司卫华 .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J]. 河南教育 ( 教师教育 ), 2024,(10): 45-46.
[3] 张娟娟 .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概念、价值与路径 [J]. 华夏教师 , 2024,(28): 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