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英语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孙淑红

邹平市梁邹实验初级中学

语言学习绝非简单的词汇记忆与语法规则堆砌,而是一个涉及感知、理解、分析、判断、创造等多种思维活动的复杂过程。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究知识,从机械模仿转向灵活运用,最终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同步提升。

一、语言与思维的内在关联

语言与思维如同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一方面,思维的成果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没有语言,思维就难以具象化;另一方面,语言的发展也会推动思维的进步,不同的语言结构会影响思维的方式和角度。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含义,更要探究其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意义,这需要分析思维;对语法规则的灵活运用,需要判断与推理思维;用英语进行话题讨论或写作创作,则需要发散与创新思维。可以说,语言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思维的参与,而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语言学习的效果。

当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逻辑清晰的表达时,不仅体现了其语言能力的提升,更反映了其思维的条理性与深刻性。反之,若思维能力不足,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就会出现表达混乱、理解偏差等问题,难以真正掌握语言的精髓。

二、培养思维能力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语言理解的深度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常常能读懂字面意思,却难以把握文章的主旨内涵、作者的情感态度或隐含的逻辑关系。这正是思维能力不足所致。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与推理能力,能让他们透过文字表面,深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从 “读懂” 走向 “读透”。例如,在阅读记叙文时,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行为动机与性格特点,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在阅读议论文时,指导学生梳理论点、论据与论证过程,能让他们清晰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

(二)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不少学生在英语口头表达或写作中,存在内容零散、条理不清、衔接不畅等问题。这背后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通过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与连贯性,能让学生在表达时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在口语交际中,他们能围绕话题有序展开,观点明确且论据充分;在写作中,能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运用恰当的连接词体现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表达更具说服力。

(三)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从 “学会” 转变为 “会学”。当学生具备了探究、质疑与反思的思维品质,他们就会主动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而不是被动等待教师的讲解。例如,在遇到陌生词汇时,他们会尝试通过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而不是立即查阅词典;在学习语法规则时,他们会主动总结规律,并通过练习进行验证与反思。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重要保障。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

富有思维挑战性的教学活动。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活力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授 “环境保护” 相关话题时,可以提出“Is it better to use paper bags than plastic bags?”这样的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从而深化对话题的理解。

2. 开展小组合作,促进思维碰撞

组织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能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促进思维的多角度发展。在学习 “未来生活” 这一话题时,让学生分组讨论“ What will our life be like in 50years?”,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设想,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与完善。通过思维的碰撞,学生的思路会更加开阔,表达也会更加严谨。

3. 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思维脉络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可视化工具,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单元复习时,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句型、话题等内容,明确知识的框架与层次。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先用思维导图构思文章的结构、主要内容与论证思路,再进行写作,能让文章更具条理性。

(二)课外活动中的思维拓展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应局限于课堂,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

1. 开展英语探究性学习活动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兴趣爱好,设计英语探究性学习课题,如“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探究”“校园垃圾分类的英语宣传方案设计” 等。学生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需要搜集资料、分析信息、合作交流、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活动能全面锻炼他们的探究思维、创新思维与合作思维。

2. 组织英语演讲与辩论比赛

演讲与辩论比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应变思维与表达能力。在比赛前,学生需要深入研究话题,梳理观点,准备论据;在比赛中,要快速回应对方的观点,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参与比赛,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敏捷,表达也会更加富有说服力。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更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教师应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与课外活动的有效拓展,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从而真正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协同发展,为其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凯 , 董仁珍 .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思考[J]. 校园英语 , 2024,(20): 130-132.

[2] 杜枫 .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J]. 读写算 ,2020,(27): 74.